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油桐花又開(吳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油桐花又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油桐花又開》中國當代作家王吳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油桐花又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第二天,雨後初晴,山村空氣格外清新宜人。在故鄉貧瘠的山野,邂逅了久違的油桐花開。

石徑邊上,生長出兩三株稚嫩的油桐樹。桐花灼灼,旁若無人地、恣意寂寞地綻放着,開得稀稀疏疏,也有含苞欲放。湊近端詳着它,愛憐地撫摩着它,一種久違的馨香從歷史深處走來,一種莫名的青睞從靈魂深處走來。哦!原來你在這裡!自然界的花林林總總,雖說我喜愛花,卻總也說不出哪種花是我的最愛。油桐花在童年的記憶里早已褪色,淡出視線已有八千多個日日夜夜,漸行漸遠。油桐花還是曾經的模樣,形似小喇叭,五片花瓣,每片花瓣邊緣潔白無瑕,中間是絲絲縷縷的紅,花蕊倒是黃得純淨。紅白黃三色交相輝映,彰顯出和諧之美。油桐花猶如一位情竇初開的姑娘,委婉含蓄,羞紅了臉。

常常都有錯過最佳花期,前年錯過櫻桃花,去年錯過杏花,今年再也不想錯過。於是,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在小院靜待花開。雪白的櫻桃花算是積極分子,最先開放,着實讓人歡欣雀躍了好一陣子。可是,不幾日,便香消玉殞。正當惆悵之際,善解人意的李花開了,一堆堆,一簇簇,潔如玉,白似雪。一場春雨過後,李花被摧殘得一地花落。李花走了,梨花來了;梨花謝了,槐花又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悲喜交織,悵然若失。春景,春花,稍縱即逝,欲伸出手遮挽,卻總是事與願違。春,終究是留不住的。我發現,自己的修煉尚未達到「春來則惜,春去不悔;花開則賞,花謝不悲。」的境界。

春,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接近尾聲。李花、梨花秀氣有餘,柔弱的身軀哪堪風和雨?櫻花妖艷有餘,譁眾取寵,搖曳生姿。眼前的油桐花姍姍來遲,到暮春時節才開放,開得燦爛樸素,開得認真大氣,是春之「壓尾」、餞行者。以楊萬里的詩句為證:「紅千紫百何曾夢?壓尾桐花也作塵。」「更無人餞春行色,猶有桐花管領渠。」

農諺曰「放牛娃兒不要夸,還有三月凍桐花。」「凍桐花」,「桐花凍」,油桐花開意味着倒春寒來臨。清明時節,晴雨不定、乍暖還寒。「凍桐花」給人料峭之感,正如楊萬里的詩句「怪來春晚寒如許,無賴桐花領取來。」據說,「凍桐花」,「桐花凍」亦有時運不濟、遭遇冷淡的寓意。儘管如此,油桐花滿不在乎,毫不氣餒,紮根於廣袤的農村土地,耐旱耐瘠,開出的花不俗不媚,富有鄉土氣息,顯示其生命的本色。

油桐樹渾身是寶。油桐樹的果實壓榨出的油是桐子油。桐子油是天然的照明燃料和天然的油漆。在工業極不發達的年代,桐油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思緒把我帶回遙遠的童年。那時,能源稀缺,勤勞智慧的農民就地取材,幾乎家家戶戶都點桐油燈照明,驅逐黑暗,以微光照亮漫漫寒夜,給人們帶來光明和溫暖,更帶來心靈的慰藉。桐油塗過的家具、漁船、木桶鋥亮鋥亮,防水防腐,經久耐用;桐油塗過的摺疊紙扇散發出淡淡的桐油香,給炎炎夏日帶來陣陣清涼;桐油塗過的油紙傘,作為民間傳統工藝流傳下來。一把油紙傘成為小時候對美的憧憬和嚮往,夢中的那一把油紙傘帶給我無限想象。我不由得想起戴望舒筆下的《雨巷》「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的,結着愁怨的姑娘。」

每年五六月,人們常常會採摘一些肥大光鮮的油桐葉來做粑粑。油桐葉粑粑散發出桐葉特有的清香和麥香。剛出籠的油桐葉麥粑滾燙滾燙,只需提着葉柄晃動幾下即可變涼,然後輕輕撕開柔韌的油桐葉,麥粑表面光滑圓潤,葉片脈絡印在鬆軟的麥粑上,脈絡清晰可見。現在想來,油桐葉麥粑分明是大自然特意饋贈給勤勞淳樸的勞動人民的美食。

油桐對人類的奉獻是徹底的。油桐樹幹是建築房屋的棟樑之材,就連桐子殼化為灰燼,還不忘為人類所用,用桐殼灰包出的皮蛋會形成一簇簇漂亮的松花。桐殼灰是一位天然魔術師,又是一位天才畫家。

油桐花是最明麗、最清爽、最樸素的花。站在盛開的桐花前,思緒把我拉回到現實。我驀然發現油桐樹結出果子來,一個個差不多嬰兒拳頭大小,長得像無花果,又像小青瓜。常言道:先開花後結果。這是常識,人人皆知。可是,油桐樹怎麼就敢於打破墨守成規?如何做到同一棵樹上花果並存的呢?我頓悟:油桐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樹,是有個性、有膽識,勇於創新的樹。

默默地為油桐祈禱吧!願它稚嫩的軀體茁壯成長,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油桐花又開,常開不敗![1]

作者簡介

吳 玲,《西南作家》雜誌簽約作家,四川文學藝術院院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