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治承三年政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治承三年政變,12世紀70年代平清盛發動的一次武裝政變。保元、平治之亂後,平氏勢力凌駕於源氏之上,建立了平氏政權。後白河上皇反抗平氏勢力,1179年(治承三年)11月,平清盛率軍數千從住地福原(今神戶市西部)進入京都,幽禁後白河上皇,驅逐反對派,停止「院政」,在朝廷確立了平氏的獨裁統治。 治承三年(1179)十一月十四日,平清盛率領着數千騎大軍,突然自福原入京。在以武力制壓了京都之際,清盛陸續採取了貴族們難以想象的措置。 首先,清盛將同後白河院一道給自己穿小鞋的關白藤原基房罷職並處以流罪,流放關白實乃前所未有的大事件。並且,還使在兩年前被後白河解任的親平家派天台座主明雲復歸座主之位,接着罷去院近臣三十九人的官位,將太政大臣藤原師長,權大納言源資賢處以流罪。接下來在二十日,清盛最終將後白河幽禁在洛南的鳥羽離宮,停止了其院政。他雖在第二年使外孫安德天皇即位,以其父,女兒德子之夫高倉院開始院政,但這不過是清盛的傀儡而已。 通過治承三年政變,清盛最終掌握了實際上的權力。第一個以武士以武力樹立的政權——平氏政權便在此成立了。 以臣下的武力停止院政,即王權遭到更迭的事態,在國家體制尚不安定的奈良時代之前姑且不論,在平安時代中卻是頭一遭。這正可謂是木曾義仲發動的法住寺合戰、因鎌倉幕府的確立所帶來的承久之亂等事件的先例的一場政變。

影響

作為這次事件的原因,《玉葉》和《山槐記》中提到了越前國的問題、平盛子死後攝關家領的問題、松殿師家的權中納言晉升問題。越前國是圍繞着鹿谷的陰謀處理,與清盛抱着不協和音死去的重盛的知行國。而且,在他去世後,其遺孤維盛的繼承人是他的弟弟宗盛,因此宗盛和小松家的對立是在十分危險的情況下發生的,如果應對不當,平氏一門有可能會分裂。後者的2個攝關家圍繞王位繼承問題,平氏和聯繫的深近衛家攝關家,是根據其實現繼承王室-近衛家(攝關家)-平氏的連帶成為可能,清盛後白河天皇的相互信賴的象徵——同時,今後的平氏政權歸時間有關。更鹿谷的陰謀的前後持續從後白河天皇和親人帶來的「王法」和「佛法」的衝突的問題,後白河天皇的近臣享有一定的武力的賴盛的固執己見,清盛和後白河天皇的矛盾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東西,平氏一門的分裂,更可能會擴散到整個國政,成為嚴重的構圖。據推測,清盛是為了打破這種閉塞狀況,追究治天之君後白河的責任,促使其退出政壇而採取的行動。更因為與賴盛之間存在和戰雙方的可能性,所以有必要有大軍來壓制都城。賴盛屈服於清盛的衝突被迴避了,但裡頭有九條兼實的前,後白河天皇的鳥羽殿幽閉的理由清盛的賴盛討伐計劃的消息傳達等,緊張的狀況會持續幾天的時間內成為了(《玉詞》11月20日條)。 幽閉後白河掌握了政治實權,產生了許多反對勢力。反對關白、基房流配的興福寺,和後白河有着密切聯繫的園城寺就是代表。在成為平氏知行國的新國家,國司和國內武士之間發生了矛盾。特別是,此時交替的上總、相模中有力的上總廣常、三浦義明受到平氏的目標性壓迫,成為源賴朝積極參加舉兵的主要原因。在中央被一掃而光的矛盾將在地方激化。[1]

概要

背景 治承元年(1177年)的鹿谷陰謀事件使得後白河法皇和平清盛的關係出現危機、在事件處理中,平清盛只是處置了藤原成親、西光和其他參加者,並沒有問責後白河法皇。後白河法皇表面上努力和平清盛修復友好關係,實際上兩者的對立越來越明顯。 治承2年(1178年)11月、高倉天皇長子出生。平清盛迫使後白河法皇立高倉天皇長子為皇太子。12月9日,高倉天皇長子被命名為「言仁」。15日,立為皇太子。左大臣藤原經宗被任命為皇太子的後見人·東宮傅(とうぐうのふ)、平宗盛、花山院兼雅、平重衡、平維盛也被任命為皇太子近臣,平家地位繼續加固。由於後白河法皇的親信被排除在皇太子近臣之外,後白河法皇對平家的不滿和戒備心不斷增加。言仁的弟弟守貞親王也被平清盛要求養育。

要因 治承3年(1179年)3月、平重盛因病情惡化而辭去內大臣之職。在鹿谷陰謀中平重盛請求其父平清盛不處罰藤原成親,被平清盛拒絕,而漸漸失去政治上的話語權。6月17日、平清盛的女兒平盛子去世。盛子的丈夫近衛基實死後留下的巨大領地被後白河法皇沒收,一部分賞給了和平家對立的九條兼實。 7月29日平重盛去世,10月9日後白河法皇近臣藤原季能成為越前守。仁安元年(1166年)以來的平重盛的領地知行國被法皇沒收。同時關白松殿基房之子8歲的松殿師家被任命為權中納言,替代20歲的近衛基通。松殿基房奪去了攝關家的領地,同時撞轎事件讓松殿基房成為了反對平家的先鋒。平清盛以女兒完子嫁給近衛基通而維護勢力的算盤就此落空,親平家的比睿山延曆寺中反對平家的勢力也開始抬頭,形勢急劇惡化。

經過 治承3年(1179年)11月14日,平清盛率領數千大軍從福原上洛,進入八條殿。15日、松殿基房和松殿師家被解官,正二位的近衛基通被任命為藤原氏長者、內大臣、關白。平清盛的強硬做法使後白河法皇極為震驚,急忙派出使者向平清盛表示以後再也不介入政事。平清盛和後白河法皇暫時和解。但是,16日,天台座主・覺快法親王被罷免,親平家的明雲重新成為比睿山延曆寺的首領。17日、太政大臣・藤原師長以下39名公卿被解職。諸國領地大幅變動。 18日,基房左遷為大宰權帥,師長源資賢也被流放。這些處置都有舉行除法,天皇的正式命令——宣命、詔書被簽發,由此可見高倉天皇早已聽命於清盛。20日的辰刻(上午8點),後白河在清盛的指示下被移到鳥羽殿。鳥羽殿由武士嚴加保護,除了信西之子(成范、脩范、靜憲)和妻子以外不得出入,處於幽閉狀態,後白河院政被停止。清盛把後來的處置委託給了宗盛,讓他去了福原。陸續院近臣開始逮捕、所領的沒收,院折了檢非違使③·大江遠業殺害兒子們在放火,自殘,白河殿倉預的藤原兼盛手腕被砍斷,備後前司、藤原為行,千葉縣前司、藤原為保被推到河被殺害。後白河的第三皇子以仁王也因領地被沒收而憂心忡忡,此事成為以仁王舉兵的直接原因。 不過,清盛也並非從一開始就考慮軍事獨裁,他對左大臣·經宗、右大臣·兼實等上流公卿都承認了自己的地位,並請求他們協助。另外,與知行國的增加相比,在人事方面,平經盛成為修大夫的程度更為突出,被解任的公卿們的後任大多由親平氏或被認為是中間派的藤原氏的公卿擔任。另外,被解任的公卿中很多人也在第二年回歸。 治承4年(1180年)2月,高倉天皇讓位給言仁親王(安德天皇),作為平氏傀儡的高倉院政開始。[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