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法國國立路橋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法國國立路橋學校(校園風光)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法國國立路橋學校,又名巴黎高科路橋學校,坐落於法國巴黎法蘭西島大區。國立路橋學校建校於1747年,是法國歷史上第一所綜合性公立研究生工程師學校。在巴黎市區保留老校區用於繼續教育、MBA課程教學和社團活動。1991年該校加入巴黎高科高校聯盟並正式更名為巴黎高科路橋學校。她是法國精英教育的傑出代表,是法國社會高級決策者和高級工程師的搖籃,她也是法國最頂尖的工程師學校之一。

院系設置

國立路橋學校創辦於1747年,是法國第一所工程師學校,也是全世界第一所工程院校。如今該校不僅提供傳統的工程師精英教育,也提供專業碩士、MBA以及博士教育,構成了較為完善的研究生教育體系。該校培養路橋工程師的初衷也逐漸演變成為一所培養「通才工程師」(généraliste)的多學科交叉的精英學校,尤其在土木工程、公共工程、城市規劃、商業管理、數理金融、應用數學[1]等領域享有盛譽。學校主要設有5個教學與研究院系:土木工程系、城市環境與交通系、力學與材料工程系、數學與信息工程系、經濟管理與金融系、工業工程系。國立橋路學校開設多種工程師課程:土木工程與建築、工業管理、機械與材料工程、人文科學、經濟學、管理、金融、數學與計算機信息工程、城市、交通與環境、數學與工程科學。國立路橋學校校友在歐洲工商業界眾多機構任要職,其畢業生憑藉學校盛譽以及完善的校友網絡,成為各大著名機構爭先錄取的對象。國立路橋學校還是巴黎高科大學校集團的發起和核心成員學校,以及法國G16+精英學校聯盟的成員。

學校起源

學校雛形始於1716年,創始人是讓羅道夫·貝羅耐(Jean-Rodolphe Perronet)。為順應時勢需要,法王路易十五於1747年下令正式成立皇家路橋學校,專門培養路橋工程師。自1775年起改稱國立路橋學校(Ecole Nationale des Ponts et Chaussées)。1991年ENPC同巴黎另外8所法國各行業頂級工程師大學成立巴黎高科集團(Institut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Paris),2008年7月1日改名為Ecole des Ponts ParisTech。 》》》點我填寫表單獲取在職博士DBA報考資料作為法國最古老的高商學校(Grande Ecole),ENPC在法國高商教育體系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各式全法工程師學校排名中始終處於前4名,其土木工程和應用數學專業的畢業生更是炙手可熱,土木工程專業位於全法第1名。近300年來,她為法國培養了無數優秀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在法國乃至世界工業界起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學校秉承法國高商教育的特色,入學選拔極其嚴格,尤其是對於工程師文憑,通常招生100人左右,此外,每年從巴黎綜合理工、巴黎高師吸收一定數目的法國最優秀的理工科學生。全校正式學生以工程師學生為主,主要提供工程師文憑(法國高商教育體系最高文憑),也招收少量碩士、博士和MBA學生。

路橋學校的畢業生深受工業界和企業界歡迎,就業狀況良好。畢業生去向大致為:28%工業界,16%建築與公共工程,12%城市規劃與交通,17%工程研究與諮詢,8%銀行與金融,7%政府行政部門,11%計算機行業,1%其它。畢業生平均年薪為24萬法郎。

院系設置及主要實驗室

路橋學校於1831年成立世界最早的土木工程實驗室,於1898年開設世界上第一門鋼筋混凝土課程,之後該校畢業生-橋樑道路工程師Freyssinet發明預應力混凝土。學校在市政建設、路橋、城市規劃、高速鐵路及高速公路網、隧道工程[2]建設、環保等方面有着很強的實力。 學校現有8個系:

土木工程系:這是法國路橋學校最主要的專業,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土木工程學院。法國是世界土木工程領域最強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各大洲均有該學院的傑作。如:巴黎地鐵網,英吉利海峽隧道、法國高速公路網、法國新TGV高速鐵路網、「新凱旋門」——巴黎拉德芳斯大拱門,諾曼底大橋、米約大橋,中國國家大劇院等;

工業工程系:着重教學力學、應用數學及斷體力學、流體力學、機械、自動化。學生主要面向工業工程設計,如:高速鐵路、核電站、海洋平台、石油化工聯合企業、及汽車裝配線、煤氣儲罐、航空港建設等;

應用數學系:主要培養學生具有分析處理已獲數據的能力。學習最為先進的信息化語言;掌握主要的科學計算方法;分析自然現象及物理現象。

另外還設有工程應用數學系、金融和經濟系、領土整治和規劃系、機械工程與材料系及國際語言培訓系。

力學學部:納維耶(Navier)研究所包括3個研究實驗室:岩土力學實驗室(CERMES)、材料分析與辨識實驗室(LAMI)和土木工程結構與材料實驗室(LMSGC);

環境工程學部:包括2個實驗室:大氣環境研究實驗室(CEREA)和水、城市與環境研究實驗室(CEREVE) ;

數學與計算機學部:數學、計算機與科學計算研究實驗室(CERMICS)和信息技術與系統研究實驗室 (CERTIS);社會經濟分析研究中心(CERAS)、工學地質學研究中心(CGI)、環境與發展研究實驗室(CIRED)、技術、區域與社會研究實驗室(LATTS)、固體力學實驗室(LMS)和城市、流動與交通實驗室(LVMT)。

教育制度

教育體系-「工程師院校」

法國的教育制度在世界上具有鮮明特點,由「普通高等教育系統「高等教育系統」組成。其中,98%的學生在普通高等教育系統中接受教育,2%最優秀的拔尖學生在高等教育系統中接受教育。前者為福利性的普及性教育,後者為選拔嚴格的教育。

工程師教育作為法國教育,與英美綜合性大學教育不同,也與德國的專科院校教育不同。法國的工程師是一種頭銜,與中國的「工程師」含義不同。工程師頭銜在法國地位非常高,「工程師」稱號在法國受法律保護,是名譽的象徵。

工程師文憑在法國的授予權少於博士授予權,且在企業界受歡迎程度優於博士。

博士文憑為法國普通高等教育系統的最高文憑;工程師文憑為法國高等教育系統工科類別的最高文憑。

普通高等教育系統是涵蓋98%學生的高等教育體系。在高中畢業會考(Baccalauréat)後,90%的法國高中畢業生直接進入大學(université),即3年本科(licence)-1至2年碩士(master)-3年博士(docteur)的普通高等教育體系。在法國,「大學」均指該類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且一般為綜合性院校,與英美綜合性院校類似。學生在獲得本科文憑後,或直接參加工作,或繼續深造。博士文憑(doctorat)是該體系的最高文憑。

高商教育系統是面向最優秀的2%的法國學生的教育體系。教育系統中,不像普通高等教育系統中的大學(綜合性院校),教育系統均為非綜合性院校(école),分為工程師院校、高等商學院、高等政治學院等類別。

以工程師院校為例,學生的學制為如下流程:高中畢業會考成績必須位於前10%(mention為"Assez bien"或以上)-高中畢業會考結束後參加「預科學校」全國招生選拔(淘汰率近50%)—被「預科學校錄取」—進行為期2年的「預科學校」數理及其他相關知識集訓—集訓結束後參加教育體系內的工程師院校自主招生選拔競考(淘汰率近70%)-成為最後不到2%的被錄取者-接受3年工程師教育。

學生於18歲左右高中畢業,在高中畢業會考中,取得「Assez bien」或以上成績等級的學生(比例為10%)才有資格報名參加全法「預科學校」的統一招生。全法預科學校的統一招生選拔類似於中國的高考錄取流程,每個學生可同時填報6個平行志願,由「預科學校」對檔案進行篩選錄取。「預科學校」一般由最有名望的高中開辦,分為數學物理(MP)、物理化學(PC)、其他經濟文化類等專業,若能被最頂尖的「預科學校」錄取,即意味着已經一隻腳踏入了教育系統。

學生於18-20歲在預科學校接受了2年高強度的數理奧賽集訓後,學生於20歲左右正式報考各個高等院校的自主招生選拔。自主招生和中國類似,存在幾個聯盟進行聯考(如Centrale聯盟、Mines-ParisTech聯盟等),每個學生可報名參加多個聯盟的考試。最終被錄取者,才最終真正獲得了踏入教育系統的資格。

在教育系統中,這樣的高等專業學校被稱作Grande école(大學校),法國國立路橋大學即為Grande école中的佼佼者。

DBA(IMM)

法國巴黎高科路橋大學作為巴黎高科技工程師高校聯盟的成員之一,無論學術還是專業均名列前茅,備受矚目。基於中國近十年在智能製造領域的迅速發展和擴張,以及路橋大學在工業工程上的建樹和堅實基礎,智能製造方向的工商管理博士應運而生,簡稱DBA(IMM)。

視頻

法國國立路橋學校 相關視頻

法國學校介紹
INSEEC法國學校介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