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法定孳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法定孳息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術語。

漢字,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1]。千百年間,它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的發展[2]。從記錄的工具到藝術的載體,它的身上,傾注了無數先人的心血。

名詞解釋

法定孳息指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據租賃合同收取的租金、貸款人根據貸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法定孳息是隨着時間連續發生的,所以權利人在其權利存續期間可按時間計算孳息。如債權人在債務人遲延時,有索取法定利息的權利。但取得法定孳息又有嚴格的時限規定,所以權利人須在其權利存續期間按時計算和收取孳息。

《民法典》第三百二十一條條第二款規定:「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法定孳息和天然孳息的區別

天然孳息及法定孳息的區別是歸屬權不同,產生的方式不同。法定孳息指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據租賃合同收取的租金、貸款人根據貸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天然孳息指因物的自然屬性而獲得的收益,與原物分離前,是原物的一部分。天然孳息是指依物的自然屬性所產生的物。天然擎息的範圍非常廣,主要來源於種植業和養殖業,如耕作土地獲得糧食和其他出產物,種植果樹產生果實,養殖牲畜獲得各種子畜和奶產品等。天然孳息,自從與原物脫離後,會立即產生歸屬的問題。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法定孳息指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據租賃合同收取的租金、貸款人根據貸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法定孳息(利息、租金等),按照一般的交易規則,利息應由債權人取得,租金應由出租人取得,但也不排除其他情形的存在。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