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淚珠蝴蝶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淚珠蝴蝶魚Chaetodon interruptus棲息於潟湖礁灘和外海珊瑚礁平原和前礁斜坡,主要活動深度20-40米,多出現在珊瑚生長豐富的區域,以軟珊瑚石珊瑚為食,也吃小型甲殼類和絲狀藻類。生性膽小不易接近,十分罕見,通常組成3-5個個體的小群。

特徵

體寬闊側扁,因為啃食石頭和珊瑚嘴較其他蝴蝶魚更厚,略微伸長,下顎強壯身體亮黃色,體側隱約可見交叉的斜紋眼睛有黑紋覆蓋,身體末端也有黑紋通常黑紋兩邊有白色細邊緣,尾鰭透明,身體上部有一個黑色的圓形斑點[1]

幼魚與成魚基本一致,但是幼魚的黑色圓斑有白色的邊緣,隨着成長白色邊緣消失,同時黑斑向下延伸出類似墨跡洇濕暈染的痕跡,有時在黑斑上方也會出現暈染。夜間休息或者受驚示警時黃色變暗,墨跡暈染消失,浮現白色的邊緣凸顯黑色圓斑。背鰭硬棘12-13枚,軟條21-23枚;胸鰭透明,鰭條14-15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18-20枚。側線鱗片38-47枚。

簡介

這個物種僅分布在印度洋,曾和太平洋的一點蝴蝶魚(一點清蝶)Chaetodon unimaculatus作為同一物種,因此文獻中可能會將其描述為一點蝴蝶魚的亞種,包括英語、法語和其他語言的俗名分別將它們稱為印度洋眼淚蝶和太平洋眼淚蝶,這兩個物種的自然分布僅在蘇門答臘地區重疊,但是目前沒有雜交的記錄。

兩者的主要區別是體色,淚珠蝴蝶魚全身亮黃色,一點蝴蝶魚背側亮黃色,腹側白色。另一個容易混淆的物種是印度洋的桑給巴爾蝴蝶魚(非洲一點青)Chaetodon zanzibarensis,區別是桑給巴爾蝴蝶魚的身體末端沒有黑紋,而體側遍布水平的暗色條紋,當然更明確的區別是桑給巴爾蝴蝶魚的背側黑斑沒有暈染。

水族養殖

淚珠蝴蝶魚的自然食譜主要是珊瑚,但它們並不挑食,在不同的棲息地發現的種群都分別以當地盛產的珊瑚為食,並不體現出專食性,也吃各種無脊椎動物和藻類,因此在圈養環境中也能很快的適應食物轉換,幾乎能接受人工提供的任何食物,是初次嘗試蝴蝶魚的很好選擇,當然它們的不挑食也導致了無法混養在珊瑚缸。飼養條件可以類比其他蝴蝶魚,需要大型的溫和魚類純魚缸,缸內要有活石造景和開闊的游泳空間,飼養一個個體最小需要的水體是350升。

飼養信息

建議水族箱尺寸:1000升

飼養難度:難

珊瑚兼容性:小心

鹽度:1.020-1.026

溫度:23-27℃

性情:溫和

食物:雜食,包括各類石珊瑚、軟珊瑚和海葵,小型無脊椎動物甲殼類浮遊動物絲狀藻類

最大體長:20厘米

生活水深:2-60米

IUCN評級:LC 低危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的熱帶海域,東非到安達曼海,南至澳大利亞,北至日本南部,然後向東穿越熱帶太平洋到。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