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泰山雲步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泰山雲步橋位於五松亭下,快活三里北首,原為木橋,幾經其變後,民國年間才改為石橋,名之「雲步橋」。 起初它叫紅橋,當時橋是紅色的,所以民間稱其為紅橋。紅橋的橋板、護欄都是木製,只有橋墩是用石頭壘砌而成。 後來,它又被稱為「雲木橋」,至今在民間還流傳着一段關於「雲木橋」的傳說故事。這裡林木茂盛山谷深幽,常為雲霧籠罩,因此楊承訓題名「雲步橋」。來到雲步橋,不僅可以觀賞到雲橋飛瀑的勝景,領略雲步橋周圍的秀麗景色,飽覽眾多的摩崖刻石,同時,還可以看到斷裂的露頭,了解到雲橋飛瀑的成因,研究斷裂的性質和特點,撫思和想象當年斷裂活動的壯麗情景。真可謂幾多詩情畫意,幾多科學的探索。 [1]

傳說

相傳碧霞元君與兄長爭坐泰山,兄妹二人互不相讓,於是商定誰先爬上山頂,泰山就是誰的,登山日期定為三月十五日。元君自知三寸金蓮爬山不是哥哥的對手,就提前走訪調查,找到了一條通往山頂的捷徑。當她來到快活三里,忽見前面一道萬丈深淵攔住了去路,周圍都是懸崖絕壁,插翅難飛。元君正在犯愁,就聽「咔嚓」一聲,一棵幾摟粗的松樹從山上滾來,不偏不斜,正好橫亘山澗,成為一座小橋。元君絕處逢生,轉悲為喜,不禁嘆道:「天助我也!」說着就要舉步上橋,可是獨木橋難行,元君又是小腳,而橋下一眼望不到底,令人頭暈目眩,元君舉步難行。元君這時寒心絕望了,傷心地淚流不止。正在此時,忽見一片白雲從山頂飄然而下,浮在橋底鋪平了山澗,遮擋住了無底的深淵,元君穩穩噹噹過了橋,捷足先登,坐了泰山。事後人們便把三月十五元君登山的這一天作為她的生日,每年都有許多人給她進香祝壽。那座松樹架起的小橋,便得名「雲木橋」。這當然只是個傳說故事,算不得數。事實上,據史料記載,「紅橋」更名為「雲木橋」是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事。

歷史文化

雲步橋是泰山上最古老的橋,中天門以上泰山盤道緣通天河東岸而上,當行至御帳坪時,河道中一崖突兀,瀑練高懸,東側懸崖陡峭,無法通行,西側便是攔住山,山河交接處地勢稍緩,登山盤道遂改至河的西岸而行,從東至西盤道相連,需有一橋過渡,於是人們便在崖下的河床上,就地取材,扶正了兩塊巨石為橋墩,上面搭了幾根樹幹為橋面,解決了往來遊人的過河困難,這便是最初的雲步橋。

遊人攀登至此,還未過橋,便先駐足,無不為此地的夢境動情、流連。儒家在此看到了「泉清自潔」、「霖雨蒼生」,甚至念起了紅塵奔波,到此「思跪乳」的孝道道家看到了「太古清音」、「月色泉聲」的清靜世界;佛教看到了「登歡喜地、見歡喜佛、生歡喜心」的境界,連連合掌「妙極」!而且上至帝王、下至逃犯對此地無不鍾情。公元1008年10月,宋真宗趙佶登山至此,但見山水相依,雲入松端,斷崖上面,河床平坦,水流脈脈,想融入山川的真宗便命人在河道上建一帳篷,宿此一夜,故稱「御帳坪」,至今16個柱窩仍在,1695年,康熙在此駐蹕,接見過普照寺僧元玉禪師。

何以名「雲步橋」,因此地常年水汽瀰漫,雲霧升騰,煙水繚繞,遊人過河,遠望猶如穿行雲中,雲中漫步,故名雲步橋,名稱極富詩意。同時,因該橋位於瀑布下面,在氣候變暖之前,泰山上的水四季常流,雲橋飛瀑常年不斷,鋪花瀉玉,瀑布的霧氣、水汽在陽光的衍射下,往往出現色彩斑斕的彩虹,從下游遙望,此橋籠罩在一派紅色霧靄之中,故又名「紅橋」。1912年,法國斯蒂芬·帕瑟曾拍攝了一張「紅橋」的彩照,拍得美輪美奐。

山中無苛政,時光荏苒,轉眼到了1938年10月17日,一名叫李半無的人為躲避當局的追捕,便到山中徜徉,饑寒交迫之際,難掩心中豪情,在雲步橋下留下了石刻:「逃亡二十五日,登此第一高山」,灑脫的隸書,折服於雄偉的泰山,內心發出真誠讚嘆,亦見其胸襟之壯。

觀瀑亭

既然三教九流、皇帝逃犯都醉心於此地,於是,光緒30年泰安縣令毛蜀雲便在橋頭東側建了一座石亭,以抒心情,名酌泉亭,泰山六大名亭之首,寬3.8米,高5.4米。為方便四觀雲瀑,亭四周不是圍牆,而是別出心裁地採取了鏤空的形式,只是立了四根石柱,門朝北,直接面對瀑布,因而額題「觀瀑亭」,其餘三面柱間均施以坐凳欄杆,可以小坐小酌,以便泉聲入耳、雲水入眼、月色入戶,徹底享受此地的美景、美物和意境,天人合一融為一體。

橋和亭有機結合,升華了雲步橋周邊的韻味和環境,歷代名人登臨,留下了大量的吟詠佳作,而且雲步橋周邊現存80處刻石,真草隸篆,名人薈萃,琳琅滿目,目不暇接。簡陋的雲步橋普渡眾生,但每當雨季,山洪常爆發,板橋便沖得蕩然無存,遊人只得望河興嘆。於是,便有善人做功德,再鋪木板,如是循環,往復了二千多年。

發展

在上世紀20年代,雲步橋曾修復得有板有眼,兩側還有欄杆,當時,雲步橋的跨度不大,橋洞較小,橋東有一松,垂垂挺立,松下有一亭,露出一角,這便是酌泉亭。亭前和橋上均有一人正在下山,橋西的盤道上,有4個轎夫正抬着2人艱難向前,後邊2人抬着行李,滑竿上的達官貴人,面目不清。盤道盡頭有一松一牌坊,坊今已不存,原名小天門。牌坊的西側,有一松偃蓋,便是著名的望人松,又稱泰山迎客松,樹齡500餘年,長枝下垂,似躬身招手邀客,一直擺着這個固定的姿勢,不知疲倦地站立到今天。

落成後的雲步橋呈西北--東南走向,長12.2米,寬4.35米,系單孔石拱橋,拱高6.1米,跨度11.8米,均用泰山花崗岩壘砌,香色古樸,視覺大氣,南北兩側均有楊承訓題寫的「雲步橋」橋名。如上圖。在建造之前,葉恭綽陳光甫楊承訓提出了兩個要求,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得到了貫徹和實現。一是保持橋東側酌泉亭的原貌,二是保留橋西北側的一處石刻,即「籋雲天衢」,因為它的題刻之人是邵元沖

葉恭綽是書法大家,在雲步橋落成之時,即使他沒有來剪彩,在得知這一消息後,也非常高興,心愿得遂,便欣然命筆:「中國旅行社,導遊名山大川」,也刻在了雲步橋西側的山石之上。書法俊逸、雄渾、潤秀,短短11個字,讚頌之情,溢於言表。一是點明了旅行社的經營宗旨,為之廣告吶喊,二是褒獎了旅行社的修橋功德,永世流傳。津浦路政處和中國旅行社合作建橋後,沒有採用今天「誰投資、誰收費」的路橋管理機制,而是無償為國人服務。三是字如其人,反映了葉先生一生好入名山游的雅致情懷,也反映出泰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這塊石刻與楊承訓石刻中的「中國旅行社」遙相呼應,相互印證,讚揚了旅行社在雲步橋重建過程中的無私奉獻,也是對陳光甫發展中國旅遊事業的熱切肯定。

泰山上2600多處石刻,除帝王碑刻和南天門額聯等貼金外,其餘刻石均系描紅,唯獨葉恭綽先生的這處題刻是描綠,非常顯眼。每次重摹時,景區工作人員便在中天門調好油漆,不辭路遠再上來,因此綠漆肯定是事先準備好的,而不是紅漆用完或不夠用時採取的補救措施。描綠是源於葉恭綽生前的專門交待,還是工作人員對傳統描摹顏色的延續,不得而知。[2]

詩讚

無論雲步橋如何變化,雲步橋景點的美麗是亘古不變的。明代陳鳳梧便有詩讚賞當時的「雲步橋」:「百丈崖高鎖雲煙,半空垂下玉龍蜒。天晴六月常飛雨,風靜三更自奏弦。蒼水佩懸雲片片,珠簾洞織月娟娟。晚山倒着肩輿下,回看斜陽景更艷。」雲步橋北壁立如削,崖上石坪坦豁,傳宋真宗曾在此駐蹕,因名御帳坪。

岱頂下諸水奔流而來,聚此處飛瀑下瀉,濺沫迸珠,生雲化霧,蔚為壯觀,故又名飛瀑岩、天河、護駕泉。崖上有「紅橋飛瀑」、「霖雨蒼生」、「河山元脈」、「太古清音」等題刻。橋東有酌泉亭,又名觀瀑亭,是清末一泰安知縣所建。北側有聯「且依石欄觀飛瀑,再渡雲橋訪爵松。」橋周圍有「月色泉聲」「雲步躋天」、「氣象岩岩」等題刻50餘處,真、草、隸、篆諸體薈萃,琳琅滿目。

明代陳鳳梧有詩:

  • 百丈崖高鎖雲煙,半空垂下玉龍蜒。
  • 天晴六月常飛雨,風靜三更自奏弦
  • 蒼水佩懸雲片片,珠簾洞織月娟娟。
  • 晚山倒着肩輿下,回看斜陽景更艷。

雲步橋的飛瀑

橋北為著名的「雲橋飛瀑」,中溪流水像從雲間奔流而來,沿着4米高的陡崖直瀉而下,濺珠迸沫,生雲化霧,尤其夏秋多雨季節,懸崖飛瀑,猶如垂練千匹,蔚為壯觀。專家稱,雲步橋飛瀑的形成與雲步橋斷裂的南側分支斷裂密切相關。該斷裂走向為北東東80°,傾向南東,傾角85°。橋北斷崖就是斷裂的斷層面,斷崖上方的「御帳坪」是斷裂的上升盤,斷崖下方的雲步橋所在地是斷裂的下降盤,上盤下降下盤上升,顯示正斷層的性質。人們來到雲步橋,不僅可以觀賞雲橋飛瀑的勝景,領略雲步橋周圍的秀麗景色,飽覽眾多的摩崖刻石,同時,還可以看到斷裂的露頭,了解到雲橋飛瀑的成因,研究斷裂的性質和特點,撫思和想象當年斷裂活動的壯麗情景。這些科學探索給雲步橋景點增加了新的魅力,給中外遊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今天的雲步橋成為了泰山的標誌性景觀之一。[3]

視頻

泰山觀景-俯視雲步橋
雲步橋飛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