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涇川縣太平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涇川縣太平鎮,隸屬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位於涇川縣城南部,東與高平鎮毗鄰,東南與靈台縣什字鎮相鄰,西南與靈台縣上楊鄉相連,西與張老寺農場接壤,西北與汭豐鄉相鄰,北與城關鎮相連。轄區總面積151.09平方千米。太平鎮因太平關而得名。太平關又名圪塔關,地勢險要,為涇川的南大門,古有」二水分流安定驛,一城高枕太平關「之說。明時,在此地設巡檢司。清時,太平鎮分屬永寧、回中里。1949年以前,設清平鄉。1949年以後,設太平區。2016年7月,太平鄉撤鄉改鎮,設為太平鎮。截至2018年末,太平鎮有戶籍人口15746人。截至2020年6月,太平鎮轄15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何家村張家溝泉。2011年末,太平鎮農業總產值11000.7萬元,農業增加值7568.4萬元,糧食產量15373.7噸,果品產量10050噸。牛肉生產總產量525噸。2011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3378元。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億元,比上年增長5.7%;各項貸款餘額0.8億元。 截至2018年末,太平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1]

中文名: 太平鎮

行政區劃代碼: 620821110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甘肅省涇川縣

地理位置: 涇川縣城南部

面 積: 152.09 km²(2018年)

下轄地區: 1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何家村張家溝泉

電話區號: 0933

郵政區碼:744313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性氣候

車牌代碼: 甘L

人 口: 15746人(2018年戶籍人口)

歷史沿革

明時,設巡檢司。

清時,分屬永寧、回中里。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歸涇州回中里管轄。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設立第七聯保處,駐地太平關。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第七聯保處與第六聯保處(駐地口家原)合併,設為清平鄉。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8月,原店鄉部分併入清平鄉。清平鄉下轄10保115甲。

1949年11月,撤清平鄉,設太平區,政府駐地疙瘩關。太平區下轄8個鄉(鄉:保)。

1956年11月,並小鄉為大鄉,太平區下轄5個鄉:太平,三十里梁,焦家,口家原,張老寺。

1958年3月,撤區並鄉,太平區拆分為太平鄉,三十里舖,焦村,口家原。劃口家塬鄉的大部分屬張老寺農場。9月,撤區設太平鄉,併入紅星公社。

1961年7月,涇川縣成立區工委,紅星公社拆分,太平設為太平公社,歸城關區工委管轄。

1962年3月,撤城關區工委,4月新設水泉寺、口家原、黑河、羅漢洞、景村、康樂6個公社。

1963年3月,口家原公社撤併,設立太平公社。

1983年11月,太平公社改為太平鄉,下轄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

2003年12月,黑河鄉併入太平鄉。

2016年7月,太平鄉撤鄉改鎮,設為太平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太平鄉轄何家、三星、周家、紅崖灣、寨子窪、四郎店、口家、崖窯、七千關、荒場、盤口、焦村、朱家溝、里口、陰坡15個村民委員會,下設92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太平鎮轄1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何家村張家溝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太平鎮位於涇川縣城南部,東與高平鎮毗鄰,東南與靈台縣什字鎮相鄰,西南與靈台縣上楊鄉相連,西與張老寺農場接壤,西北與汭豐鄉相鄰,北與城關鎮相連,距涇川縣城11千米 。行政區域總面積151.09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太平鎮地形複雜,山大溝深,梁峁起伏,溝壑縱橫,形成山、川、塬三個自然地理區域,是涇川縣地勢最高的鄉鎮之一,平均海拔1228米,最高點位於趙家莊,海拔1415米。

氣候

太平鎮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全鄉年平均氣溫10℃,無霜期174天,全年日照2315.4小時,年降雨量553.4毫米。

水文

太平鎮境內有黑河,發源於隴山東麓華亭縣上關鄉,自七千關村入境,陰溝坡流入高平鎮梁河川,年均徑流量1.04億立方米。

自然災害

太平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大風、低溫、霜凍、雷擊等。2010年7月23日,太平鎮境內發生特大洪澇災害,降雨量達到148.2毫米,10350畝糧食作物及5131畝經濟作物受災,倒塌房屋28間,損壞33間,部分農業設施嚴重受損,毀壞道路1900米,直接經濟損失960.2萬元。

自然資源

太平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煤炭。地下水資源豐富。野生中草藥有黃麻、甘草、柴胡等四十餘種。

人口

2011年末,太平鎮轄區總人口15684人,另有流動人口84人。總人口中,男性8156人,占51.2%;女性7528人,占47.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4532人,占92.7%;有回族1152人,占7.3%。2011年,人口出生率10.6‰,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長率3.8‰。 截至2018年末,太平鎮有戶籍人口15746人 。

綜述

2011年末,太平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378元。

農業

2011年末,太平鎮有可耕地面積73957畝,人均4.8畝。其中,川地8266畝,占11.1%;塬地14024畝,占19%;山地5168畝,占69.9%。2011年末,太平鎮農業總產值11000.7萬元,農業增加值7568.4萬元。太平鎮的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太平鎮生產糧食15373.7噸。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為87125畝(含複種面積)。果品產量10050噸。太平鎮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生豬、雞為主。2011年,太平鎮牛肉生產總產量525噸。

商業

太平鎮主要以肉牛販運為主。2011年末,太平鎮有商業門店566個,從業人員105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032萬元,比上年增長14%.截至2018年末,太平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金融

2011年末,太平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億元,比上年增長5.7%;各項貸款餘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3.3%。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太平鄉因太平關而得名。太平關又名圪塔關,地勢險要,為涇川的南大門,古有"二水分流安定驛,一城高枕太平關「之說。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太平鎮有文化站1個,文化廣場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2個,農家書屋15個,藏書3.5萬冊。

2011年末,太平鎮有衛星電視用戶3032戶,入戶率83%。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太平鎮有小學9所(其中中心小學1所、村級完小2所、村級初小6所),初級中學1所,農民文化技術學校1所,村級農民文化技術培訓點3所。在職教師133人。2011年,小升學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太平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個,床位24張,固定資產總值154.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6名,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7人。2011年,太平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萬人次。15個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體育事業

2011年末,太平鎮4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社會保障

2011年末,太平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134人,農村五保供養89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7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太平鎮有郵政所1個,固定電話用戶386戶,移動電話用戶17657戶,寬帶接入用戶83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4萬元。

交通運輸

太平鎮有202省道過境。有高太路、黑梁路、何崖路等鄉村主幹道路。2011年,日發送客車4個班次,日客運量110人。

視頻

【涇川縣】太平鎮盤口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