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洛克比空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洛克比空難英語:Lockerbie Air Disaster)發生於1988年12月21日,事故導致270人(機上乘客243人、機組人員16人,共259人;地面11人)遇難,其中一名乘務員被發現時尚有生命跡象。

1991年11月,蘇格蘭鄧弗里斯-加洛韋警察局和美國聯邦調查局共同進行了3年的調查之後,於對兩位利比亞僑民發出了逮捕令。

1999年,在拖延談判和聯合國制裁之後,蘇格蘭駐荷蘭法院向利比亞移交了這兩人。

2001年,利比亞情報官員阿卜杜拉·巴塞特·阿里·邁格拉希因與此次炸彈襲擊有關聯而被法院判決終身監禁。

2003年,卡扎菲承認了對炸彈襲擊負有責任並向遇難者家屬提供了賠償,但他仍堅持他從未下令執行此次襲擊。

2009年8月,阿卜杜拉·巴塞特·阿里·邁格拉希後被診斷出患有前列腺癌,出於人道原因,蘇格蘭政府將他釋放。

2012年5月,阿卜杜拉·巴塞特·阿里·邁格拉希去世,他是此次襲擊事件中唯一一個受審定罪的人。

2011年利比亞內戰期間,一位前政府官員聲稱利比亞領導人曾親自下令執行此次炸彈襲擊,但這種說法後來被否認了。

這次炸彈襲擊被視為一次對美國的象徵性襲擊,是911事件發生前最嚴重的恐怖活動之一 。此次事件亦影響了泛美航空的運營,該公司在空難發生的三年後宣告破產[1]

背景

被炸毀的N739PA,攝於1987年3月;爆炸位置大約在機身上「P」字的下方 PA103A航班於德國黑森州法蘭克福起飛,既定飛往倫敦希思羅機場,這一旅程先由一架波音727執飛。乘客在倫敦轉機,然後乘PA103航班繼續旅程,飛往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

在炸彈襲擊當晚執飛的客機為波音747-121型,機身編號為N739PA,名為「海之侍女快帆號」(英語:Clipper Maid of the Seas),是波音公司為泛美航空製造的第15架波音747客機,於1970年2月交貨,配備由4台普惠JT9D-7A發動機。該機於1988年曾進行過一次大修。

經過

晚間7點03分(格林威治時間)——飛機起飛後38分鐘,剛進入蘇格蘭領空後不久,飛行於9100米(31000英尺)高空時,前貨物艙第41段內,約280至400克塑膠炸藥被引爆,觸發一連串事件,致使飛機迅速墜毀[2]

事後,卡扎菲統治下的利比亞遭到了聯合國15年的制裁。

2002年,利比亞政府為死難者提供27億美元賠償,平均約每人1000萬。

2003年8月15日,利比亞正式對襲擊承認責任,後獲聯合國解除對其制裁。

2011年,辭職的前司法部長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賈利勒稱事件是卡扎菲策劃,但沒有給出任何證據。

未登機者

部分購買了事發當天泛美航空103號班機機票的乘客因為錯過登機,而躲過此次空難。

視頻

洛克比空難 相關視頻

卡扎菲製造洛克比空難,飛機在空中爆炸,270人因此喪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