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門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洛門鎮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位置在天水市武山縣東部,東與甘谷縣磐安鎮接壤,南與溫泉鎮、四門鎮相連,西與城關鎮為鄰,北與嘴頭鎮相接,區域面積114.68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83334人。
明清時,屬寧遠縣臨渭里。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武山縣第二區署,設洛善鎮。1965年7月,撤區並社時,設洛門鎮、龍泉公社、郭槐公社。1983年12月,改為洛門鎮、龍泉鄉、郭槐鄉。2003年12月,撤鄉並鎮。 截至2020年6月,洛門鎮下轄13個社區和35個行政村。
2018年,洛門鎮有工業企業29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3個。[1]
概況
洛門鎮位於武山縣東部,距縣城16千米。東西長10千米,南北寬5.8千米,面積114.68平方千米,城鎮面積5.8平方公里,居民小區了25個,鎮區居住人口3.4萬人。轄2個社區、45個行政村。地處渭水與大南河交匯處。平均海拔1450米。隴海鐵路和316國道過境。景點有西旱坪遺址、魄囂避暑宮遺址、觀兒下仰韶文化遺址。
2016年,武山縣制定十三五規劃,在提交的《武山縣多規合一城鄉統籌總體規劃(2016-2030年)》中,首次提出將洛門鎮劃為武山中心城區範圍的規劃。
沿革
1949年為洛門區,1958年改為公社,1965年建鎮。1996年,面積29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洛門1個居委會和東街、南街、西街、吉家莊、大柳樹、臧家莊、金川、旱坪、裴家莊、關家山、林家莊、孟家莊、新觀、冶扶、營兒、杜家莊、高橋、董家莊18個行政村。
1949年設龍泉區。1965年改為公社,1983年設鄉。1996年,面積56.7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轄龍泉、下康、西康、曲里、新龍、羅村、馬村、塔麻、賈家莊、石灘坪、石嶺、百泉、石堡、劉坪、李堡、坪塬、楊場、陽坡、牟坪、響河、宋家莊21個行政村。
1949年設郭槐鄉,1962年改為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51.8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轄郭家莊、趙家碾、上文家寺、王家莊、金剛、史家莊、蓼陽、郭台、焦家山、何家灣、上灣兒、西坪、嘴兒、常家灣、羅諾灣、下文寺、汪家溝、謝溝、鄧家灣、林家坪、雷山、侯山、下灣兒23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地距縣城20千米。[1] 2016年,武山縣制定十三五規劃,在提交的《武山縣多規合一城鄉統籌總體規劃(2016-2030年)》中,首次提出將洛門鎮劃為武山中心城區範圍的規劃。
地理
武山縣洛門鎮地處天水市西部,東與甘谷縣磐安鎮相接,西距武山縣城15公里,轄45個行政村和一個居委會,總面積13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606畝,退耕還林面積28009.29畝,蔬菜種植面積2.7萬畝。鎮區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8平方公里,有鄉鎮企業1857家。
洛門鎮是甘肅省首批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甘肅省村鎮建設試點鎮、甘肅省鄉鎮企業示範區和武山縣非公有制經濟保護區,2005年1月被國家發改委列為首批國家級發展改革試點鎮。[2]
歷史文化
洛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是仰韶文化的發祥地,東西旱坪遺址為古戰場兵家必爭之地;古老的東華寺與新建的避暑山莊遙相呼應,觀兒下、關帝廟等道觀古剎歷史悠久;鎮北5公里處有始建於北魏時期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簾洞石窟,石窟群山環抱、巍峨壯觀,現有歷代造像百餘尊,壁畫2000多平方米,浮雕和半圓雕塔8座;拉梢寺大佛氣勢宏偉,莊重肅穆,是亞洲最大的摩崖浮雕造像;千佛洞壁畫風格古樸,線條流暢,有滿壁風動之感;大南河與渭河交匯處東西兩側分別有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旱坪遺址和西旱坪遺址。鎮南10公里處有水溫39℃溫泉聖地,是旅遊、觀光、療養、休閒的好去處;洛門書畫匯粹,武術文化博大精深,素有隴上書畫之鄉、武術之鄉之美譽,"隴上書痴"康務學,"隴上板橋"裴慎便是其中傑出代表;武術家康忠保自籌資金連續舉辦四屆西北武術交流會,郭四苟三奪全省農民武術運動會套路桂冠;獨具特色的洛門"擔擔麵"與蘭州"牛肉麵"相媲美,享譽隴原;民間柳編工藝、渭北旋鼓、曲里嗩啦等一系列非物質文化,向人們展示着洛門的人傑地靈、人文匯粹。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是洛門的自豪,也是洛門社會、經濟、文化建設和發展的重要突破口。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爭取建立全縣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加強基礎教育,強化素質教育,積極籌建洛門二小、500戶教師康居住宅樓和洛門全民健身體育活動中心。文化做為一個地區軟實力的具體體現,是文明進步的標誌,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挖掘整理典籍,保護開發老祖宗留下來的歷史遺存,加強宣傳力度,向世人展現洛門的風貌、歷史和文化,讓洛門文化從生態意義走向物質化,這是大洛門文化振興的關鍵,也是大洛門建設所要邁出的必由之路。仰韶文化、道觀文化、石窟文化、書畫文化、武術文化是洛門歷史文化的主幹。怎麼樣把大洛門文化作為經濟社會的突破口,鎮黨委、政府把加快洛門大文化建設列入到政府重點工作中與經濟建設一併研究部署,決心把洛門建成具有濃郁特色的文化大鎮。一方面,堅持以史為鑑,整合各種文化力量和文化資源,使諸多文化相融合,要繼承和吸收歷史遺址文化、民間民俗文化等傳統文化和各類不同的外來文化元素,立足現實、服務發展的思路,以歷史文化內涵為起點,以開發利用為落腳點,以強化洛門經濟社會發展為支撐點的原則,抓住水簾洞申遺工程這一歷史機遇,全面挖掘整理洛門文化遺產,組織專業人員對豐富的文化寶藏進行挖掘整理,進行有效的保護修復,以現實需要為目的,走出一條富有特色的開發利用道路。另一方面,要加快文化事業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力促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相互促進,齊頭髮展,要大力加強洛門文化的宣傳力度,打文化品牌,對洛門大秧歌、渭北旋鼓、曲里嗩啦、武術等地方特色的藝術表演形式進行精度加工,為提高大洛門文化圈起推動作用。搶抓機遇,不失時機的組建和發展洛門書畫研討協會、武術交流協會和水簾洞民族民俗演唱隊。 行政轄區歷史文化
鎮轄50個村,1個居委會,6400多戶、10.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近7000人,總面積29.07平方公里,耕地1.58萬畝。[3]
基礎建設
洛門鎮是甘肅省第一批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鎮黨委、鎮政府行使副縣級經濟和社會事務管理權。鎮設綜合辦公室、農業經濟科、財政經濟科、城建土管科、社會事務科、司法科,條塊管理的工商分局、國稅 分局等行政、經濟管理部門職能到位。
2011年以來,建成了4.2公里的南濱河路和渭河堤防工程,完成了富源路、長青路、金鑫路、和諧路、高新路、市場路、龍泉路等鎮區"八縱三橫"路建設。城鎮面積從2011年的1.2平方公里發展到目前的5.8平方公里,居民小區增加了25個,鎮區居住人口從2011年的1.1萬增長到目前的3.4萬人。完成了30個村級陣地的建設和改造工程,建成並配備群眾文化娛樂廣場18處,建成了蓼陽新村和響河新村,在川區建成了47條82公里的渠系配套產業路,在山區硬化通村道路30條46公里,硬化村莊巷道38條32公里,砂化田間路10條32公里,全鎮實現了通自然村道路、安全飲水全覆蓋。
1993年起興建的洛門商貿新區占地110公頃,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形成占地14公頃的蔬菜果品、小百貨、糧油、建材和貨運配載六大專業市場,各類攤點7500多個,旺季客流量達15萬人(次)。洛門蔬菜果品批發市場是天水市農村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專業市場,形成停車、住宿、寄存、信息諮詢、期貨貿易於一體的服務體系。
市場攤點3000多個,年外銷蔬菜2億公斤,遠銷新疆、青海、陝西、武漢、長沙、廣州等24個省市。先後被省、市授予"文明市場"、"安全文明市場"等稱號。
新區34米寬的富源路、龍泉路已硬化、道路綠化、路燈、中心花壇配套,是天水市鄉鎮級第一條"三級式"街道。供電、移動通信、有線電視網絡全面開通。區內有各類學校、幼兒園8所、醫院2家、診所18個,旅館、飯店20多家,服務機構及設施齊全,主體分明、設施配套、服務功能齊全的小城鎮初具規模。被天水市委、市政府列為全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近年來累計實施重點項目541項,總投資45億元。先後投資3.8億元建成了占地200畝的國家級洛門蔬菜批發市場遷建一期項目,投資1.8億元建成了占地69畝的世紀家居建材城一期項目,投資1.5億元建成了占地85畝的金鑫萬噸冷鏈物流一期等一大批重點市場建設項目,物美、建國、潤家超市,南方家具、鴻泰大廈等便民市場相繼建成。
洛門政府近年以來大力扶持教育事業,無償劃撥土地8畝建成了洛門中心幼兒園,啟動了洛門二幼、二小建設項目。建成並完善了老年人活動中心和11個村級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全鎮45個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標準化村級衛生室,完成了"平安洛門" 數字化系統建設,在鎮區主要路段和路口安裝高清晰全方位視頻監控設備60個。
2016年武山縣提出"城洛一體化",制定了詳細的城鄉一體化實施方案,獲得市城鄉建設部門的同意,意味着洛門鎮域劃為縣城區域規劃的序幕。
經濟概況
工業
洛門鎮是甘肅省鄉鎮企業示範區。區內現有各類企業1020個,百萬元以上工業企業26家,形成蔬菜冷藏、造紙、包裝、建材、玉器、食品、塑料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經縣政府批准,已設立的洛門非公有制經濟保護區,採取"開放式經營,封閉式管理,全方位服務,協調執法"的管理模式,以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吸引國內外企業、個人前來投資辦廠。近兩年已引項目10多個,吸引資金5000萬元。建成的洛門塑料廠、渭濱洗沙廠、武山晉鑫造紙廠、津福食品廠等企業成為區內骨幹企業。
農業
蔬菜生產是洛門鎮的龍頭產業,在省內外產生較大影響。總面積6500多畝,其中大棚蔬菜5300多畝,日光溫棚1200畝。建成的中國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洛門試驗基地,設施先進,品種優良,突出示範、規模帶動。蔬菜四季有鮮,淡季不淡。溫棚生產構成菜、花、果多樣化栽培模式。
2011年以來,洛門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擴大規模,增大容量,培育產業、增強綜合承載力"的城鎮發展思路和"川區抓蔬菜,山區建果園,重點抓養殖,普遍抓勞務"的農業農村發展思路,團結帶領全鎮廣大人民群眾,圍繞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培育發展優勢產業,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紮實推進小康社會建設進程,實現了洛門跨越式發展。
集中實施塑料大棚升級改造工程,改造普通塑料大棚8000餘座、新建鋼架大棚7000餘座。年均發展高原夏菜6000多畝,蔬菜種植面積達到5.6萬畝,蔬菜產業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68%以上。
林果產業發展勢頭持續增強,在裴莊、金川、牟坪、汪溝等區域流轉土地,建成優質果園近4000畝。畜牧養殖業不斷壯大,建成規模養殖場35個,扶持發展規模養殖近百戶,畜牧業年產值達到2.2億元。在水簾洞景區沿線扶持發展旅遊農家樂16家。勞務產業持續發展,年均勞務輸轉3萬人以上,創收4.5億元。
甘肅省武山洛門蔬菜果
品市場,成立於一九九二年。始建於一九九三年,以洛門蔬菜果品批發市場為主體,二OO四年五月改制,主要經營範圍為蔬菜果品,農副產品的批發、零售及貯運、包裝和深加工,日用副食品、日用雜品、裝璜材料、文化用品,煤炭的批發、零售;場地及設施的租賃,農副產品的信息服務。市場自建成運轉以來,交易活躍,知名度越來越高,對帶動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市場一九九八年被天水市人民政府評為全市農產品促銷先進單位,二OO一年被農業部確定為定點市場。
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的武山縣洛門集鎮,歷來是隴南物資的重要集散地,東與甘谷縣相結,西距武山縣城15公里。這裡是渭河和大南河的交匯處,地勢開闊,交通便利,隴---海鐵路縱全境,"316"國道橫穿正街,蔬菜批發市場就建在洛門的商貿新區。 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蔬菜市場不斷發展完善,幾年來省、縣兩級累計投資500多萬元,建成38000平方米的半封閉式蔬菜專業批發市場,建築面積 13220平方米,棚頂覆蓋面9075平方米,場地硬化5737平方米。其中三層的綜合服務樓一棟、52間,蔬菜信息監測綜合大樓一棟、1934平方米,簡易儲藏室、營業鋪面62間,1240平方米,還有日產900餘噸的自來水泵房一座,20噸電子地磅一處,並設有停車、住宿、寄存、信息諮詢、期貨貿易等配套服務,可容納3000多個攤點。經營蔬菜為主的國營、集體、個體工商戶達1000戶、2000多個攤點,逢集日人流量 4--6萬人次,高峰期可達10萬餘人次,每日客商載菜車輛60-70輛,最多時達100餘輛,日成交額30--50萬公斤,年銷售量8萬餘噸,1.03億元。蔬菜遠銷新疆、青海、寧夏、陝西、武漢、長沙、廣州等全國的24個省、市和地區。圍繞洛門蔬菜批發市場,周圍還建起了小百貨、糧油、建材、花卉、貨運配載及其種子、肥料、農藥、薄膜等生產資料市場。
榮譽成就
近年來,洛門鎮被省、市、縣及有關單位授予"名星鄉鎮"、"十強鄉鎮"、"文明單位"等稱號。2000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1.9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38億元,財政收入200萬元,人均純收入1140元。2015年,洛門鎮生產總值達到32.4億元,是2011年的2.3倍,年均增長12.7%;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38億元,是2011年的2.9倍,年均增長42.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億元,是2011年的2.8倍,年均增長2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0220元和6388元,是2011年的3.1倍和2.8倍,年均增長14%和12.6%。
2015年,洛門鎮生產總值達到32.4億元,是2011年的2.3倍,年均增長12.7%;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38億元,是2011年的2.9倍,年均增長42.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億元,是2011年的2.8倍,年均增長2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0220元和6388元,是2011年的3.1倍和2.8倍,年均增長14%和12.6%。
區位交通
武山縣洛門鎮是隴東南商埠重鎮。位於天水市西部,距武山縣城14公里。鎮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光照充足,物產豐富。隴海鐵路、316國道貫穿,省道洛禮路橫穿南北,素有"旱碼頭"之稱。
南延省道S30(洛門-禮縣二級公路)直至隴南,東西隴海線,國道316,及建設中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縱貫全鏡(天定高速段)貫穿全境,武山大道(濱河路)與縣城連接,洛門鎮地處河流沖積平原,地勢平坦,無大山丘,河流縱橫交織,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物產豐富,素有武山江南之稱。
2016年隨着國家級蔬菜批發市場的順利搬遷,以及鎮區面積的不斷擴大,經上級部門批准,洛門鎮區公交,方便市民出行。
2016年,投資2.4億元的洛門鎮至水簾洞景區的旅遊公路開工建設。
主要景點
水簾洞石窟
坐落在洛門鎮城北約7公里處的鐘山峽谷中,為絲綢之路上的一處石窟寺院。這裡群峰疊嶂,奇偉挺拔,曲徑幽林,鳥語花香,洞中水泉奔涌,山間溪流潺潺,實屬仙境聖地。水簾洞石窟群建於十六國時的後秦,經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歷代屢有修建。包括水簾洞、拉稍寺、千佛洞、顯聖池和三清洞五處石窟。瀕於渭水,群峰高聳,沿曲徑入幽林,峰迴路轉。水簾洞在石壁上,為拱形自然洞窟。木構遮檐最為珍貴。唐、五代、宋、元,歷代屢有修建。 水簾洞在試斧山東側的峭石壁上,是一個約30米高,20米深的拱形自然洞穴。因雨季山頂飛流直下如水簾,因有此名。洞內有四聖宮、觀音寺、南殿、菩薩泉等殿閣,依自然岩洞有開有合,錯落有致,工藝精巧,其中尤以菩薩殿最為高大華麗。該殿上下兩層,下層石壁洞中有一汪清池,清澈見底;上層橫匾大書"西山暮雨"四字,內塑當地民間傳說中的麻線娘娘。水簾洞的崖面上保存着北魏、隋、唐、元各代的佛教巨幅壁畫。 石窟群始建於北周,經五代、宋.元增建重修。石窟群共有七寺(顯聖寺、拉梢寺、粉團寺、磚瓦寺、硬山寺、觀台寺、千佛寺)五台(蓮花台、清靜台、說法台、鐘樓台、鳴鼓台)十二處人文古蹟,分五組散布於方圓數公里以內,與「雄奇險秀幽曠」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 ,包括水簾洞、拉稍寺、千佛洞、顯聖池和三清洞五處石窟。
拉梢寺大佛
瀕於渭水,群峰高聳,沿曲徑入幽林,峰迴路轉。水簾洞在石壁上,為拱形自然洞窟。長約50米,高30米,深20米,洞內水銹青苔,紅綠斑駁,亂石穿孔。雨季山頂飛流直下如水簾,因有此名。石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的後秦,原有菩薩殿、老君閣、四聖宮等殿閣。經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至元,歷代屢有修建。雖經重修卻已失其原貌。殿外石壁現存北魏壁畫約30平方米,繪千佛。北1公里,有千佛洞,原有7窟,現殘存壁畫繪千佛、說法圖、飛天、供養人及牛車,具北周風格,畫面着色瑰麗,殘存造像,圓潤豐滿,神態各異。以拉稍寺、千佛洞的摩崖題記、雕塑作品、壁畫及木構遮檐最為珍貴。 水簾洞石窟群坐落在武山縣城東北約25公里處的鐘山峽谷中。建於十六國時的後秦,經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歷代屢有修建,主要有水簾洞、拉稍寺、千佛洞、顯聖池和三清洞五處石窟。這裡群峰疊嶂,奇偉挺拔,曲徑幽林,鳥語花香,洞中水泉奔涌,山間溪流潺潺,實屬仙境聖地。成為隴右古文化明珠和風景勝地。其中拉梢寺、水簾洞、千佛洞三處古蹟保存較好,而水簾洞位於窟群中心,地形獨特,氣勢雄偉,民間影響最大,故以其名統稱整個石窟群。
相關報道
水簾洞石窟位於甘肅省洛門鎮北6公里處,現包括拉捎寺、千佛洞、顯聖池、水簾洞、天水洞五部分,是隴南僅次於天水麥積山石窟的石窟群,同為渭河上游古"絲綢 之路"南道的佛教藝術勝地。現存歷代造像90餘尊,壁畫1000平方米,浮雕和半圓雕佛塔8座,古建築18座。窟群創建於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水簾洞系高約50米、深20多米的天然岩洞,洞內常年細流不斷,雨天洞檐飛流直下如水簾,因而得名。該洞除保 千佛洞 存有大量的壁畫、塑像外,還有近代修建的丘祖宮、真林宮、福祿神、老君殿等殿宇及神像。 千佛洞在水簾洞西北約半公里處,面積約500平方米。又因摩崖原塑7佛,故又稱七佛溝。上部崖面的高塑佛像,莊嚴肅穆,風格古樸,為國內早期造像,與炳靈寺169號窟西秦造像風格相同。下部崖面多為浮雕,其間百餘尊佛塑,獨具北周造型特點,少數具西魏遺風。 拉捎寺,亦稱大佛崖,在水簾洞東北側。其造像為北周、唐、元時期作品。在高約60米的崖壁上石胎泥塑一坐佛二菩薩。佛高(含佛座)42.3米,比麥積山東崖大佛高一倍 ,為國內石窟之最。顯聖池位於水簾洞東南側,為一天然崖窟,洞中有池常年滴水叮咚,有"滴珠鳴琴"之稱。其中佛像多系唐時所造,僅留殘跡。 天書洞,與水簾洞隔澗相望,與拉捎寺以溝為鄰,離地面數丈,修有棧道可達。其洞系高2米、寬4米、深3米的平面長方形平頂窟。洞內壇上置明代製作的三佛二弟子,醫書一部,即傳說中的"天書",洞由此得名。[4]
地方特產
洛門擔擔麵
公元1841年,一位名叫陳包包的小販為求生計,把家裡做好的麵條拿到集市上賣,他一邊挑着擔子一邊沿街叫賣。因為是挑着擔子來賣面的緣故,人們親切的叫做擔擔麵。從此發端於街巷深處的擔擔麵就這樣叫開了。而後,擔擔麵更是成為中華五大麵食之一。
說起擔擔麵,到過武山的人十有八九都會對這種麵食記憶猶新,麵條光滑勁道,肉湯濃而不膩,素湯清淡可口,一勺油潑辣子,幾滴四門香醋,一撮小菜,紅綠相間,色香味俱全,一看就叫人直流口水。
武山擔擔麵和粉,打面 拉麵的過程全是手工活,拉麵要做得軟滑要有韌性絕非易事,對力度控制要得宜。剛中帶柔,才能做出佳品,除此之外,選料時每個環節都要做到精挑細選,精肉,最嫩的蔬菜,操作做工要細心,操心,才能贏得食客的口碑。
洛門擔擔麵屬洛門最集中,武山縣誌有這樣一段記載,1950年洛門鎮500多戶小商販中做熟食生意的就有100多戶,這其中就有很多是靠賣擔擔麵營生的,民以食為天,兩口砂鍋,一個盛肉湯,一個盛素湯,佐以生蔥,生蒜,香菜等調味。味重油多,驅寒保暖,一兩頂帳篷。三四條長板凳,擔擔麵溫飽着每一位食客,擔擔麵的香味也延續了很多年。
如今 南來北往的行人,早上賣完菜的農民們,上學路上的學生都要停下腳步,坐在暖意融融的擔擔麵攤位前美美的吃上一碗。再開始新的路程。
擔擔麵散發着濃郁的武山鄉土味,出身不算名門,卻深受大眾喜愛。擔擔麵蘊含着濃厚的武山鄉音,親切和藹,擔擔麵聽着莫名其妙,吃着滋滋有味的地方小吃,早已征服了這方百姓,擔擔麵讓人愛得那麼深切,那麼難以忘懷!
在洛門擔擔麵代表有:薛家臊子麵(受氣面,來源於此家店老闆態度惡劣)王師麵館 泡泡肉麵!還有許多麵館。
韭菜之鄉
洛門是全國聞名的韭菜之鄉。武山蔬菜種植歷史悠久,尤其以洛門為甚,蔬菜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種植面積達16.7萬畝,總產量達6億多公斤,總產值3.6億元,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西菜東調基地。武山縣按照"建基地、扶龍頭、活流通、創品牌"的發展思路,精心打造"中國韭菜之鄉",建成了韭菜、優質胡蘿蔔、優質洋蔥、茄果類精細蔬菜、複種菜瓜等六大無公害蔬菜基地,韭菜、胡蘿蔔、洋蔥、番茄、蒜苗、萵筍、菜瓜、甘藍、洋芋等9類蔬菜獲得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綠色a級認證。其中韭菜為武山蔬菜的主要特色優勢產品,種植區域由原來渭河流域6鄉鎮發展到12個鄉鎮的203個村,面積由1978年的3600畝發展到4.2萬畝,年產量達到1.74億公斤,年總產值達到1.2億元。建成了以洛門、山丹為中心的兩個萬畝無公害韭菜基地,冷藏運輸韭菜、韭薹的冷凍庫發展到8個,貯藏能力3000多噸。2003年,通過環境考察和產品檢測,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a級食品,也是全國首家被認證為綠色a級食品的韭菜產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