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洛陽紅的傳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牡丹

來自網絡的圖片

洛陽紅的傳說話說牡丹被武則天貶到洛陽城以後,便在美麗的邙山紮下了根。來年暮春,溝溝壑壑、田間地頭,到處開滿了牡丹花,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民薈萃古都洛陽,人海花潮,傾城觀賞。[1]

武則天聽說被貶到邙山的牡丹,花開得碩大無比,心中很不高興。於是就乘着華麗的鳳輦來到了邙山。舉目望去,邙山簡直成了花的海洋,各種姿態的牡丹,向高貴的女皇示着威,怒放傲開,嬌艷無比,女皇當即氣得拂袖而去。

回到皇宮,武則天招來朝內武將,命他們帶領官兵,速去邙山,這次要將牡丹連根剷除,然後焚燒,讓它斷種絕後,一棵不留!

這為首的官兵頭領,姓朱名頭,接旨後馬上帶領小嘍羅們殺氣騰騰地上了邙山,他們趕走了遊客,布下了衛兵,不多會兒,牡丹就堆的象小山似的,布滿了整個山樑。就在官兵們放火焚燒牡丹之時,颳起一陣狂風。

這狂風將官兵手中的火把刮滅了,吹起的沙礫迷了他們的眼睛,顆顆碎石,砸在官兵的頭上。等狂風過去,官兵們一看,傻了眼,牡丹全被狂風颳走了。說來也怪,這牡丹象長了翅膀,到處亂飛。朱頭帶領他的小嘍羅們,四處追趕,直到黃昏,也沒抓住一棵牡丹。原來,牡丹都飛到了老百姓家中,百姓們把牡丹都藏了起來。

第二天,朱頭下令老百姓們交出牡丹。挨家挨戶的大搜查開始了,全村被這些官兵折騰得烏煙瘴氣,礙於官兵們的淫威,許多牡丹被搜了出來。

卻說在這邙山的山腳下,住着一位美麗的姑娘,名叫春紅,自小父母雙亡,靠街坊鄰居的幫助長大,如今年芳十八,出落得象花兒一般。自武則天將牡丹貶之洛陽時,姑娘便與牡丹結下了不解之緣,愛護牡丹甚於自己的性命。這姑娘有一個相好,名叫貴生,小伙子精明能幹,兩條濃眉象劍一樣,被日頭曬得黑黝黝的臉膛泛着紅光,顯得很健壯。

貴生和春紅兩個人從小一塊兒長大,兩小無猜,那貴生自是十分珍愛這份感情,對春紅百般照顧。在春紅的影響下,貴生對栽植牡丹十分在行,他們種下的牡丹,品種繁多、花色奇美,被當地稱為「牡丹之王」。

如今看到武則天派人來焚燒牡丹,兩個人的心如刀鉸一般,為了保護牡丹,他們決定將牡丹藏之地窖中。就這樣,兩個人從早忙到晚,大多數牡丹被他們藏了起來,只有栽植在後院中的牡丹沒來得及藏,官兵們已經搜查到了這裡。

這朱頭領着一幫官兵一到春紅姑娘家,便翻箱搗櫃,任憑貴生如何阻攔,這幫強盜依舊張牙舞爪,剛才尚十分整潔的小院頃刻間雞飛狗跳。而此時的春紅正躲在後院的大石後聆聽動靜。最終還是被官兵闖進了後院,那朱頭是有名的老色鬼,一見後院藏着一位如此貌美的姑娘,眼睛立刻直了,結結巴巴說不出一句話。片刻貪心漸起,欲霸占春紅姑娘。只見他慢慢靠近春紅姑娘,滿臉堆笑地說:「姑娘,看你一個人生活,怪可憐的,不如我納你為妾,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如何?」

春紅本就為朱頭們的行為感到氣憤,如今更加憤慨,對着朱頭大罵道:「要想我嫁給你,除非日頭西出,江河倒流,讓閻王挖了你的心肝割了你的頭!」朱頭一聽氣急敗壞地說:「來人,把她給我捆了,將院中的牡丹統統挖完,燒淨!」

在與官兵撕打的過程中,貴生被打暈在地,臉上的鮮血直流,看着心愛的人被打,院中的牡丹被掠,春紅忍痛對昏倒在地的貴生說:「貴生哥,我去了,你一定要保護好咱洛陽的牡丹吶!」說完一頭撞在了大石上,鮮血濺在了院中的牡丹花上,花兒立刻變成了紫紅色。朱頭一看這陣勢,害怕接外生枝,急忙命令官兵挖走院中的牡丹。

可是,官兵一靠近牡丹,牡丹花立刻就發出耀眼的光芒,將武士們照的暈頭轉向。最終,院中的牡丹一棵未損,連以前搜獲的牡丹也不翼而飛。

無奈,那朱頭回去復命,武則天聽了官兵們的稟報後,十分吃驚,也很佩服春紅姑娘的勇氣,她仰天長嘆一聲:「看來,牡丹在洛陽繁衍生殖,乃天意民意也,罷了罷了。」從此,牡丹在洛陽徹底紮下根來。

再說那貴生看到心愛的姑娘為保護牡丹而死,本想就此了斷一生,又想起春紅姑娘的臨終遺言,下決心與牡丹為伴,他將濺有心上人鮮血的牡丹好好培育,慢慢地,洛陽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開滿了這種牡丹,貴生也成了遠近聞名的花匠。

人們為紀念春紅姑娘,也為紀念洛陽人們為保護牡丹的矢志不移,給這種牡丹起名為:「焦骨紅牡丹」,後來經過人們的精心培育,這種牡丹越開越紅,就改為了現在的「洛陽紅」。

洛陽北邊的邙山上有條金水河。河源於新安縣境內,上游有「養馬水庫」、「舜王廟水庫」,下游有「金水河水庫」,像一條銀線串起的幾顆明珠,各庫區都形成了水光瀲灩、樹木蔥鬱的消夏景點。[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