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洛陽縉紳舊聞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洛陽縉紳舊聞記》是宋代張齊賢撰筆記。

作者簡介

張齊賢(949~1014)字師亮,曹州冤句(今定陶縣力本屯鄉蔡樓村)人,北宋名相,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書目提要

居官無論尊卑,皆能考究民情,務行寬大,盡心為民,廣受百姓愛戴。在政治上具有卓越的才能,在軍事上亦多有建樹,曾多次指揮抗遼,每戰必勝。所著《洛陽縉紳舊聞記》可補五代史之缺,《孝和中興故事》亦為世人所推崇。此書系張齊賢於真宗景德二年(1005)以兵部尚書知青州時作。全書共五卷,凡二十一篇,皆述唐末五代以來洛陽城內縉紳舊老事跡,書中多據傳說之詞,約載事實以為勸戒。自稱凡與正史差異者,並存而錄之,亦別傳外傳之比。多為其親歷親聞,或與書中人物有過從者,多可補史文之闕,足資博覽,然亦有語涉因果報應之類,或因據傳聞事有失實者。此書史料價值較高,又間有鄉音俚語。今有《知不足齋叢書》、《四庫全書》、《說郛》、《叢書集成初編本》等版本。 《洛陽縉紳舊聞記》五卷,宋張齊賢撰。齊賢字師亮,曹州人,徙居洛陽。太平興國二年進士,累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司空致仕。卒諡文定。事跡具《宋史》本傳。是書前題乙巳歲,乃真宗景德二年齊賢以兵部尚書知青州時所作。皆述梁、唐以還洛城舊事,凡二十一篇,分為五卷。《書錄解題》目次與此本合,獨晁氏《讀書志》作十卷。今按自序,明言五卷,而檢《永樂大典》所載此書之文,亦無出此本外者,則《讀書志》字誤明矣。書中多據傳說之詞,約載事實以為勸戒。自稱凡與正史差異者,並存而錄之,亦別傳外傳之比。然如衡陽周令妻報應、洛陽染工見冤鬼、焦生見亡妻諸條,俱不免涉於語怪。又如李少師賢妻一條,稱契丹降王東丹,朝廷密害之,非命而死,契丹已知之,李肅奉命護喪柩送歸,憂沮不知其計云云。案《通鑑》、《五代史》,東丹即遼太祖長子,太宗之兄,奔唐為昭信節度使,賜名贊華。因太宗助石晉起兵,潞王遣宦者秦繼旻、皇城使李彥紳殺之於其第。是東丹之死,實緣潞王以兵敗逞忿,旋即滅亡。晉高祖後為之備禮送歸。時隔兩朝。

內容預覽

梁祖之初兼四鎮也,英威剛很,視之若乳虎。左右小忤其旨,立殺之。梁之職吏,每日先與家人辭訣而入,歸必相賀。賓客對之,不寒而慄。進士杜荀鶴,以所業投之,且乞一見。掌客以事聞於梁祖,梁祖默無所報,荀鶴住大梁數月。先是,凡有求謁梁祖,如已通姓名而未得見者,雖踰年困躓於逆旅中,寒餓殊甚,主者留之,不令私去,不爾,即公人輩及禍矣。荀鶴逐日詣客次。一旦,梁祖在便聽,謂左右曰:「杜荀鶴何在?」左右以見在客次為對。未見間,有馳騎至者,梁祖見之,至巳午間方退,梁祖遽起歸宅。荀鶴謂掌客者曰:「某飢甚,欲告歸。」公人輩為設食,且曰:「乞命。若大王出,要見秀才,言已歸館舍,即某等求死不暇。」至未申間,梁祖果出,復坐於便聽,令取骰子來。既至,梁祖擲,意似有所卜。擲且久,終不愝旨,怒甚,屢顧左右。左右怖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