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浦鐵路濟南車站舊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津浦鐵路濟南車站舊址,濟南人習慣上稱其為「老火車站」,是濟南站的老站房。原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原商埠東北隅。該建築設計者為建築師赫爾曼·菲舍爾,其設計具有典型的德國青年派風格[1]。該站房自1908年開始建設,1912年完成開始使用,該火車站曾與周圍的濟南鐵路局、鐵路醫院形成了一片氣勢恢宏的德式建築群,作為昔日濟南的重要象徵,目睹了商埠乃至整個濟南的變遷[2]。
簡介
濟南老火車站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德國著名建築師赫爾曼·菲舍爾設計的一座典型的德國風格日耳曼式車站建築。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登上清華、同濟的建築類教科書,並曾被戰後西德出版的《遠東旅行》列為遠東第一站。 當年它和德國人二十世紀初設計的膠濟鐵路火車站(現為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公用建築——濟南鐵路教育基地)相距僅數百米。兩座頗具規模、均為歐式風格的車站近距離並存,這在中國大城市中極為罕見。
1992年3月,山東省濟南市和國家鐵路部門仍通過了老車站拆除方案,受到濟南市民和專家學者的強烈反對。
建築特色
歐洲歷史上流行最廣、最具民俗性的巴洛克建築風格在濟南老火車站這座小小建築中也有多處體現:鐘樓立面的螺旋長窗、售票廳門楣上方的拱形大窗、屋頂瓦面下檐開出的三角形和半圓形上下交錯的小天窗等,既為建築物增添了曲線美,又增加了室內的光亮度。牆角參差的方形花崗岩石塊、門外高高的基座台階、窗前種植的墨綠松柏、棕褐圍欄都使這座不大也不算太小的洋式老車站既有玲瓏剔透感,又有厚重堅實的恆久性。
膠濟鐵路跟津浦鐵路相距數百米,有兩座頗具規模、均為歐式風格的車站,這在中國其他城市中極為罕見。
歷史概述
車站落成
1898年,德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1904年,德國人將膠濟鐵路自東向西鋪到濟南,不久,由英、德兩國出借款項建造的津浦鐵路也修到濟南。當時因兩條鐵路的統轄權不同,津浦鐵路濟南站獨立設置在今濟南站的位置。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趁德國無暇顧及遠東,便占領了膠濟鐵路。1919年,巴黎和會擅自決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勢力範圍。1923年中國政府收回了膠濟鐵路主權。這裡遂成為兩大鐵路幹線統一使用的大型車站。
濟南老火車站
1937年底,侵華日軍占領濟南,為了配合自己的分區管理,將原來的兩座車站進行改造和擴建,於1938年將膠濟鐵路濟南站併入津浦鐵路濟南站,所以,原來的津浦鐵路濟南站,自此就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濟南老火車站了。
到遠東最值得看的第一站
這座造型別致的火車站剛一建成,便受到了國內外建築家和百姓們的廣泛讚譽,成為遠東地區最為著名的火車站。二戰後,德國人編制的旅行手冊上就建議,「到遠東最值得看的第一站」就是濟南火車站。它還成為當時北京清華大學、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學教科書上的範例。電影《大浪淘沙》也拍攝於此。
1958年,為增加容量,鐵路部門對老火車站進行了部分改造,在西面建起了兩層候車室和三座站台天橋。
1972年為歡迎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來濟南,車站新建了從站台直通站前廣場的出口,當時稱迎賓門。
參考文獻
- ↑ 托爾斯騰·華納. 《德國建築藝術在中國:建築文化移植》. 柏林: Ernst & Sohn. 1994. ISBN 3433024294.
- ↑ 濟南:失去的還在懷念. 趙曉風. 人民網-華東新聞. 2006-09-15 [200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