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洩湖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洩湖鎮,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東接三里鎮,南接孟村鎮,西與華胥鎮為鄰,北接臨潼區秦陵街道,總面積94.89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洩湖鎮下轄24個行政村。2018年,洩湖鎮戶籍人口43956人。2011年,洩湖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53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1億元。[1]

中文名: 洩湖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

地理位置: 西安市東南34公里處、藍田縣城西北8公里處

面 積:94.89 km²

下轄地區: 2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洩湖街

電話區號: 029

郵政區碼: 710522

氣候條件: 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藍田猿人遺址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 43956人(2018年)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唐代此地之泉得名咽瓠,後演變為洩湖。

建置沿革

1964年,中科院院士賈蘭坡教授來藍田考古,在洩湖陳家窩發掘出土了65萬年前的猿人下頜骨,在十里舖出土發掘了古遺存。這些都烙證了人類的衍生變化發展。洩湖鎮西側的故京遺址,表明了在洩湖鎮曾有過的人為活動的繁華。

清曾設洩湖鎮。

洩湖鎮解放前為洩湖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洩湖區。

1958年,成立洩湖公社。

1966年,改稱紅光公社。

1970年,復稱洩湖公社。

1984年,改為洩湖鎮。

2002年,馮家村鄉併入洩湖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洩湖鎮轄十里舖、薛家河、東宋家、兀家岩、洩湖、沙河、西漫道、麻坡、蟠桃、張村、唐溝、杜坪、前李坪、後李坪、馬王15個行政村。1966年,馮家村鄉設馮家村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轄徐良城、大興、西余家溝、陳家溝、黑溝、唐凹、下付、牛家口、東李坪、騫家灣、簸箕掌、鏵咀坪、馮家村13個行政村。2002年,區劃改革,馮家村鄉併入洩湖鎮,轄28個行政村。截至2011年末,洩湖鎮轄十里舖、薛家河、宋家廟、兀家岩、洩湖、沙河、蟠桃、漫道、麻坡、張村、唐溝、杜家、前李坪、後李坪、馬王、馮家、徐梁坡、鏵咀坪、簸箕掌、騫家灣、東李家坪、下付、唐凹、黑溝、牛家口、陳家溝、西余家溝、大興28個行政村;下設160個村民小組。2015年,洩湖鎮轄洩湖、十里舖、薛家河、宋家廟、兀家岩、沙河、潘桃、漫道、麻坡、張村、唐溝、杜家坪、前李坪、後李坪、馬王、馮家、徐粱坡、鏵嘴坪、簸箕掌、騫灣、李家坪、下付、唐凹、黑溝、牛家口、陳家溝、西余家溝、大興28個行政村。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洩湖鎮下轄24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洩湖街。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洩湖鎮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西北部,東接三里鎮,南接孟村鎮,西與華胥鎮為鄰,北接臨潼區秦陵街道,總面積94.89平方千米。距縣城8千米。

地形地貌

洩湖鎮地處秦陵北麓的灞河川道,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地形複雜,有川、塬、嶺等。

氣候特徵

洩湖鎮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3.1℃。無霜期年平均21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148.8小時。年平均降水量720.4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

水系水文

洩湖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灞河,境內流長8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洩湖鎮耕地面積49300畝,人均1.1畝,林地面積2萬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洩湖鎮轄區總人口4.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620人,城鎮化率10.5%。另有流動人口820人。總人口中,男性22440人,占51%;女性21600人,占49%;14歲以下12760人,占29%;15—64歲26400人,占60%;65歲以上4840人,占11%。總人口以漢族為主。2011年,洩湖鎮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56.4人。2018年,洩湖鎮戶籍人口4395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洩湖鎮農民人均收入5750元。

2014年,洩湖鎮工業產值達到4.56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3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12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53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835元。

2018年,洩湖鎮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3個。

第一產業

2011年,洩湖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53億元,比上年增長5%,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0%。

種植業

洩湖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2011年,洩湖鎮糧食生產30861噸,人均701千克。其中小麥15943噸,玉米14900噸,大豆18噸。洩湖鎮主要經濟作物以油料作物為主。2011年,洩湖鎮油料作物種植面積2700畝,產量550噸。2014年,洩湖鎮春秋兩季新修基本農田510畝,基本農田面積達到6.7萬畝,夏糧總產量達1.34萬噸。新增流轉土地面積3500畝。

林業

2009年至2010年兩年中,洩湖鎮櫻桃產業引進10多個新特品種,畝產2000多斤,全鎮櫻桃面積達12000畝,掛果7600畝,盛果4700畝,年總收入1200萬元,櫻桃種植區年人均收入9000元。每年培訓櫻桃技術人員1000多名截至2011年末,洩湖鎮累計造林1.5萬畝,其中經濟林80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4萬株,林木覆蓋率25%。2011年,洩湖鎮水果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3000噸,主要品種有櫻桃、核桃、桃等。2014年,洩湖鎮新發展櫻桃1500畝,栽植優質矮化核桃1700畝,核桃栽植面積達到1.66萬畝,實現了戶人均1畝經濟林目標。

畜牧業

洩湖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為主。2011年,洩湖鎮生豬飼養量1.2萬頭,年末存欄0.8萬頭;羊飼養量0.31萬隻,年末存欄0.29萬隻。2011年,洩湖鎮畜牧業總產值34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3.4%。2014年,洩湖鎮建立前李坪等返鄉創業示範基地5個,新建標準化雞棚舍15棟,出欄肉雞110萬隻,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發展林下養殖和土雞散養基地5個。

生產條件

截至2011年末,洩湖鎮有大型農業機械600台。

第二產業

2007年,洩湖鎮共引進項目33個,引進資金3.28億元,其中過千萬元的項目26個。其中,2007年引進項目12個,實際到位資金1.2億元。2011年,洩湖鎮引入禽業公司投資3.8億元,年生產肉品上億噸,收入7.2億元,利稅6800萬元。帶動上10家企業在洩湖落戶。2014年,洩湖鎮工業產值達到45650萬元。2015年,洩湖鎮總投資65億元的藍田工業園食品產業園首期建成,規劃總面積5000畝,建築面積約33.3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截至2011年末,洩湖鎮有商業網點340個,從業人員700人。2011年,洩湖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1億元,比上年增長9%;城鎮集市貿易成交額0.3億元,比上年增長10%。

2014年,洩湖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5370萬元。

郵電通信

截至2011年末,洩湖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80千米,鄉村通郵率100%。全年郵政業務收入25萬元。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4個,固定電話用戶65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6.6%,移動電話用戶6800戶,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69%,比上年提高5%;寬帶接入用戶456戶,比上年增加4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50萬元。

交通運輸

洩湖鎮境內國道G40、G70、S101、滬陝高速公路、福銀高速公路、西商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截至2011年末,洩湖鎮有縣鄉(鎮)級公路2條,總長33千米。橋樑1座,總長度100米。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洩湖鎮有文化中心1個,文化從業人員4人。截至2011年末,洩湖鎮廣播電視用戶9600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5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6%。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洩湖鎮有幼兒園10個,在園幼兒780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24所,在校生2300人,專任教師35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初中1所,在校生980人,專任教師8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5%,小升初升學率95%,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6%。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洩湖鎮有衛生機構15個,其中鎮級醫療衛生院2個,村級醫療站13個;其中公辦衛生機構床位90張,固定資產總值78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3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1人。2011年,洩湖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6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1800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截至2010年底,洩湖鎮種糧直補5.9萬畝,336萬元;家電補貼37萬元,車輛補貼117.4萬元,確定低保戶1723人,加入農合率98%,解決了65戶危房,搬遷到安全地方,政府救急106.3萬元。2011年,洩湖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9戶,人數198人,支出54.7萬元,比上年增長6%,月人均230元,城市醫療救助5人次,支出1.5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721戶,人數1739人,支出164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8人,支出16萬元,農村醫療救助70人次,支出21萬元;農村臨時救濟480人次,支出18萬元,比上年增長10%。自然災害受災人口78人,倒塌房屋25間,直接經濟損失130萬元。2014年9月,洩湖鎮啟動下付村福利院建設項目。占地6畝,建築面積185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270萬元,共建設住房35間,安置32名貧困群眾居住。福利院於2015年9月竣工,困難群眾已搬遷入住。截至2014年底,洩湖鎮共脫貧6439人,其中2013年年底全面消除絕對貧困1054人,201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8598元,比2012年增長1380元。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洩湖鎮鎮區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10千米,生產能力3220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3千米。截至2011年末,洩湖鎮鎮區擁有10千伏變電所1座,主變壓器1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1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8.1%,供電可靠率99.7%。2013年,洩湖鎮對101省道沿線6個村莊的道路設施進行整修,工程共涉及全鎮6個村(十里舖、宋家廟、薛河、洩湖、沙河、漫道)、7.2千米的道路改造。實施簸箕掌村移民搬遷工程,規劃面積6.5平方千米。截至2015年底,搬進新居的村民已有140戶。積極發展小吃街區、窯洞賓館、滑雪場等休閒項目,流轉土地並完成土壤改良1000畝,使全村轉移勞動力300多人。2015年,洩湖鎮黑溝村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程一期潤嶺新村151棟小樓新房建成,在與搬遷同步進行的4000多畝核桃園產業也在配套建設中。

歷史文化

鎮名傳說

洩湖鎮即洩湖鎮。有關「洩湖」名稱都由來有很多傳說。《長安志》載:唐代學者李荃能熟誦經書,通陰解陽,皇帝令其解讀一「天書」,荃久讀不解。翌日,一龍鍾老嫗來訪荃家,傳《黃帝陰符經》與他。荃聽之茅塞頓開,得知老嫗原是驪山老母,荃汲吮了聖經,解讀了天書。老母講經口渴,賜瓢李荃於泉中取水,返回時老母不知去向,荃持瓢咽泣,後將此泉稱之為「咽瓠泉」,訛傳得「洩湖」。傳說二:商山牧護關(稱之沒壺關),有一神泉與咽瓠泉相通。一日,一牧童用寶壺在神泉取水,寶壺沉沒,後寶壺在藍田咽瓠泉撈出,故稱之洩湖(拽壺)。

藍田猿人遺址

洩湖鎮陳家窩村南約100米沖溝的左側,屬灞河右岸第四級階地。其時代屬新生第四紀中更新世。遺址保護面積為1000平方米。1963年7月19日,在遺址發現藍田猿人下顎骨化石,與北京猿人下顎骨化石標本大體一致,經古地磁測定距今約65萬年。科學家建議命名為「陳家窩亞種」,俗稱「陳家窩人」。1982年2月23日,藍田猿人遺址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洩湖一號遺址

位於洩湖村北灞河二級階地,西鄰沙河溝,東至兀家岩,南至洩湖後崖背,北至鄉辦磚廠。遺址呈南北階梯形,文化層厚3至6米,面積約為1.5×1千米。1958年發現,198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曾進行兩次發掘。出土文物有陶器、骨器、石器。可見形有彩陶盒殘片、泥質紅陶交錯文殘片和砂灰陶、杯、缸、紡輪等;石器以磨製為主,也有部分打制石器。骨器比較精緻,有針、笄、椎等,骨針比較細小,可能用於醫療。該遺址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至山文化的聚落遺址。

視頻

西安到藍田的泄湖鎮娶媳婦早上6點出發有點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