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洪崖丹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洪崖丹井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北面的烏晶源溪澗之上,崖壁峭絕,飛瀑北來,其下井洞深不可測。作為歷史上「豫章十景」之一,這裡有樂神宮等人文勝跡,也有仙樂溪、踏音溪、百樂溪、玉笛湖、玉琴湖等景觀。

中文名稱 洪崖丹井

地理位置 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摩崖石刻,天下第八泉

地 位 豫章(古南昌)十景之一

發展歷史

根據歷史記載,洪崖丹井是黃帝樂臣伶倫修煉處。曾受帝命,「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陰, 取竹于山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而吹之,以為黃鐘之管[1] 。」以後來到梅嶺,在洪崖處鑿井五口,汲水煉丹,丹成在此仙逝。唐朝晉州高士張氳,追慕洪崖先生,也來到洪崖處修煉。唐朝乾元年間,肅宗李亨賜殿宇,匾名應聖,內供奉肅宗遺像。南唐主重修,僕射徐鉉有記。洪崖有摩崖石刻多處。現仍清晰可辨的有清朝康熙丙辰年笑堂白書刻的「洪崖」 兩個大字, 閩長溪游起南題刻的對聯:「兩峽懸流聯瀑布,一泓活水噴洪崖」,宋朝淳熙年間石刻:「海陵周次張、龔中,鄴枚惟,以淳熙乙已(公元1185年)冬,攜樽訪藥血,徘徊不覺暮矣。曝西日,掬清泉,相與樂而忘歸。」 古今南昌十大景點之一的洪崖丹井景區會領略中國古老而神奇的文化。洪崖丹井景區是梅嶺的龍頭景區。景區內有晨鐘暮鼓、梵音繞樑、香火旺盛的翠岩禪寺,盆景精巧、仙風浩蕩的渾圓山莊,莊嚴肅穆、神光煥發的樂神宮等著名人文勝跡,又有流水聲如琴似簧的仙樂溪、踏音溪、百樂溪、風景如畫的玉笛湖、玉琴湖 。洪崖之下有深潭舊稱洪井洞,約有三十多個平方米,兩岸陡峭,無人敢近前。相傳張氳,騎雪精(唐玄宗李隆基所賜白騾)攜五位弟子洪州賣藥,午後從南昌五台庵晉尚書彭潛惠丹井下,經贛江底部,從洪井洞回來。宋朝太常寺卿楊傑,奉祀西山,投金龍玉簡於此。洪崖丹井是南昌最古老的名勝古蹟。 晉朝文學家郭璞在他的遊仙詩中, 用了「左把浮丘袖, 右拍洪崖肩」的這個典故。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因洪崖所在,改豫章郡為洪州。唐朝著名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之句南昌市古名洪州、洪都,都是從洪崖丹井引伸出來的。謝莊、張商英、歐陽修、周必大、張位、湯顯祖、岳飛等許多名人游洪崖,觀瀑布,描述洪崖瀑布「源出西山,狀為玉簾」,「若飛虹垂空,疋練拖玉,迅霆奔出,長風怒號」,「盛暑時寒氣侵肌,心膽俱懍」。明寧王朱震濠嘗至募桔槔,涸之見有五井,各方廣四尺,井形方,露水湧出,傾刻如故。唐朝茶聖陸羽和宋朝文學家歐陽修,將洪崖瀑布泉品為「天下第八泉」。烏晶上流有飲泉亭遺址。宋左丞相周必大,在了賢長老陪同下,「芟草徑,坐崖石,汲泉品茶,縱觀飛瀑。」洪崖近旁原有洪崖亭、征君橋、石橋、舂藥壇、東西兩側不遠處有佛、道兩教的主要寺廟翠岩寺和紫清宮。明朝大學士(丞相)張位游洪崖,擊石成吟:「逢泉皆可坐,擊石自成吟。處處藤蘿好,重重紫翠深。人稀鶯囀谷,院靜鶴盤林。何福生居此,桃園莫更尋。」洪崖丹井「豫章(古南昌)十景」之一,是中國最古老的名勝古蹟,1985 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位於灣里北面的烏晶源溪澗之上,斷裂後錯位的崖壁峭絕,飛瀑北來。其下井洞深不可測,是江西省地學夏令營、地學科普的重要觀察點。

主要景點

洪崖丹井為中國古典音律發源地,南昌別稱「洪都」之根,距今約四千五百年前,中國音樂鼻祖黃帝樂臣伶倫洪崖子在此井煉丹、斷竹奏樂、創製音律、故此被後人視為靈跡。晉代以來先後有郭璞、謝荘、張九齡、陸羽、歐陽修、黃商英、岳飛、周必大、張位、八大山人等許多名流高士到此尋仙問古,題刻留記,使洪崖聲振神州。唐曰:洪都新府。洪崖石壁峭絕,飛泉奔注、景色壯觀,為古今南昌十景之一[2] 。明朝大學士張位曾喟何福生居此、桃源莫更尋,洪崖瀑布泉被茶聖陸羽品為天下第八泉。洪崖,位於南昌西郊灣里區伏龍山中。細看那山勢,宛若一條匍伏的長龍。一條山澗自北面的烏晶山蜿蜒下注,有如游龍吐水,兩邊壁崖峭陡,澗泉流到「洪崖」,匯成淵潭。龍潭水深不可測,長年不涸。每逢春夏之交,暴雨過後,山澗水漲,那水流到「洪崖」便形成飛鳴而下的大瀑布,非常壯觀。據傳,在黃帝時代,有一位音樂大臣,史書上稱為「伶倫」。精通樂理,定了十二音律,被譽為華夏音樂鼻祖;後來到豫章,隱居西山,採藥煉丹,人稱「洪崖先生」。洪崖先生在山中採藥搗藥,再汲好水煉仙丹。為獲得好水,洪崖先生在山澗龍潭處鑿開了井洞五口。這就是「洪崖洞」及「洪崖丹井」的來歷現今在那山澗石壁上還有摩岩石刻多處,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代康熙丙辰年(1676)笑堂白書「洪崖」二大子,雖經歷了三百多年,但字跡仍然清晰可辯。據〈西山志〉記載,在洪崖洞「洞側,瀑布泉狀如玉簾,歐陽修品為第八」。洪崖先生搗藥煉丹,不怕辛勞,不分日夜,不計年月,直煉得西山頂上香霧瀰漫,山岩一片丹紅。西山的水,西山的土,被丹藥的濃郁香味滲透的特別的馨香甘甜,一座方圓兩三百里的西山,竟成了一座仙山。洪崖先生升仙了,而他煉丹汲水的「洪崖」勝跡一直被傳誦着。隋文帝年間,朝廷因「洪崖」的盛名,改名叫洪崖丹井。

視頻

南昌灣里在家憋了這麼久,趕緊來洪崖丹井嘗嘗地道的農家菜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