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活性氧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漢字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曆程,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2]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名詞解釋
活性氧(ROS)是指在生物體內與氧代謝有關的、含氧自由基和易形成自由基的過氧化物的總稱。實例包括過氧化物,超氧化物,羥基自由基,單線態氧,和α-氧。
在生物學背景下,ROS形成為氧的正常代謝的天然副產物,並且在細胞信號傳導和體內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環境壓力(例如,紫外線或熱暴露)期間,ROS水平會急劇增加。這可能會對細胞結構造成嚴重損害,這被稱為氧化應激。ROS的產生受植物中應激因子反應的強烈影響,這些增加ROS產生的因素包括乾旱,鹽度,寒冷,營養缺乏,金屬毒性和UV-B輻射。ROS也由外源性源如電離輻射產生。
產生
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是O2,帶電子後的產物,包括氧的一電子產物氧負離子O2-、二電子產物過氧化氫(H2O2,)、三電子產物羥基自由基(OH-)、一氧化氮等,半衰期較短,脂溶性。體內活性氧主要是在線粒體電子傳遞鏈由Ⅲ狀態向狀態IV轉換中產生,線粒體高O2的環境,使高還原態的呼吸鏈有電子由呼吸鏈底物端和氧端漏出,並交給O2,而生成O2-。正常時,約2%的氧參與活性氧的產生;生理條件下,適量的活性氧可促進免疫、修復、存活、生長等。消除活性氧的抗氧化體系分為酶系和非酶系,酶系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Px)等,非酶系主要是還原型穀胱甘肽(GSH)、維生素C/E等。細胞內高水平穀胱甘肽GSH,CAT(H2O2酶)、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環孢素、抗凋亡因子Bcl-2,可下調活性氧的產生水平。
線粒體中活性氧的產生
體內90%以上的O2,在線粒體中被消耗。O2一方面作為呼吸鏈的終端電子受體參與產生ATP的氧化磷酸化反應,維持能量代謝;另一方面,O2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有時可生成氧自由基、活性氧(ROS)、活性氮(RNS)、脂類(RH)過氧化物等,脂類過氧化物有烷氧基(RO-)/烷過氧基(ROO-)/氫過氧化物(ROOH)等。線粒體產生活性氧的速率,受線粒體內膜跨膜電位的調節。線粒體呼吸鏈複合物Ⅰ的異咯秦半醌(FAD)、泛醌、複合物Ⅲ的細胞色素b566、輔酶Q氧化時漏電子,可產生活性氧;線粒體NADPH氧化酶和黃嘌呤氧化酶可催化生成O2-,線粒體的髓過氧化物酶MPO可催化生成OH-,線粒體蛋白激酶C可催化生成H2O2。
線粒體受外界因素刺激時,包括射線、高壓氧、香煙煙霧、空氣污染、鉛、鉻、釩、抗癌藥、抗生素、殺蟲劑、麻醉藥、高血糖、炎症因子、腫瘤壞死因子TNF-a/MLR(microcystin)、高血脂、缺血、乙醛、缺氧等,活性氧產生明顯增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轉化生長因子B受體、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受體、胰島素受體、血管緊張素受體ATIR、瘦素受體通路等高度活化時,也可使活性氧產生明顯增加。
測定方法
在生物系統中,游離活性氧量很低,因此測定時需要靈敏的方法如脈衝射解、電子自旋共振等技術,但儀器較昂貴。由線粒體產生的H2O2,存在時間較長,能使DCFH探針的熒光物被氧化成DCF(二氯熒光素雙乙酸鹽),DCF可被酯酶裂解成二氯熒光素,以二氯熒光素為基礎的熒光法,可檢測H2O2、O2-和OH-,這種方法較簡單,但特異性較低。以亞鐵血紅素過氧化物酶/辣根過氧化物酶催化H2O2氧化熒光物、產生熒光素的熒光法,特異性和靈敏度較高;通過測定活性氧損傷的產物如脂質過氧化物(oxLDL)和DNA損傷產物(8-羥基鳥嘌呤)等,可間接反映活性氧產量。不成對電子使H2O2,等帶有順磁共振特性,可被EPR光譜法測量,但需要特殊的設備。使用氧化還原反應中分子間能量轉移,使發光氨還原後可與O2-,反應產生產物並發光,這種方法非常靈敏,已經用於測定完整細胞、單獨的線粒體及線粒體亞顆粒中的O2-含量。
參考文獻
- ↑ 雲端超市•第407期┃「說文解字,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文字」——篆書研究 主講人:倪文東,搜狐,2022-10-28
- ↑ 為什麼中國人會發明象形文字?,搜狐,20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