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湖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流湖鎮是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下轄的一個鎮。位於南昌市西南部28公里處,屬半丘陵半濱湖地區,盛產優質水稻、藠頭、花生、大豆、紅薯及畜產品,有着豐富的農業資源。同時,該鄉東連滬昆高速、西鄰道教聖地西山萬壽宮,南靠錦江、與煤炭產地豐城一衣帶水,北與中國藠頭之鄉一橋之隔,320國道、溫厚高速、京九鐵路、昌北機場、南昌鐵路西站近在咫尺,交通條件十分便捷。全鎮總面積78.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819畝,其中水田31708畝,旱地7110畝,林地37150畝,水面4480畝。全鄉4472戶、24562人(絕大部分是漢族,極少數的少數民族),其中農業人口23815人。根據江西省民政廳贛民字〔2014〕147號文件精神,經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銷新建縣流湖鄉,設立流湖鎮。新設立的流湖鎮行政區域範圍和政府駐地保持不變。[1]
歷史沿革
1958年為車塘、義渡公社,1969年合併為流湖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78.6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地上、陸林、溪洪、車塘、柏樹、蓮塘、新塘、北崗、谷溪、對門、上房、丁坊、鄧埠、清溪、淑溪、羅橋、鍾坊、南崗1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崗上街,距縣城40千米。2001年11月15日,撤銷義渡鄉,劃歸流湖鄉(贛民字[2001]520號批覆)。2014年11月起,正式撤鄉設鎮。
附:義渡鄉位於長堎鎮西南、錦江下游西岸。地處河谷平原。南(昌)樟(樹)公路從境內穿過。1958年設義渡公社,1960年併入松湖公社,1962年復設義渡公社,
1963年劃入松湖、流湖兩公社管理,1983年成立義渡管理區,1984年建鄉。1997年,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1.3萬,轄張儀、大崗、慶新、樓下、義渡、程坊、北城、紅星、紅崗9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義渡街,距縣城55千米。2001年撤銷義渡鄉,劃歸流湖鄉。
地理位置
流湖鎮位於長堎鎮西南,贛江西岸。地處低丘平原,溪流眾多。面積121.2平方公里,人口4.4萬人。南(昌)厚(田)公路、南(昌)樟(樹)公路穿境而過。
行政區劃
流湖鎮下轄流湖街社區、義渡街社區、蓮塘村、淑溪村、清溪村、羅橋村、地上村、丁坊村、鄧埠村、上房村、對門村、谷溪村、陸林村、車塘村、溪洪村、柏樹村、新塘村、南崗村、北港村、鍾坊村、張儀村、大崗村、慶新村、樓下村、義渡村、程坊村、北城村、紅星村、紅崗村等18個行政村和一個居民委員會。
經濟建設
2007年
產業結構逐步調整。鄉政府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為全鄉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採取"政府引導,典型示範,市場運作,穩步發展"等辦法,優化產業結構,促大產業規模,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推進全鄉農業向產業化、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積極開展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科技培訓為一體的服務體系;
狠抓植物病蟲害的防治,鄉農技部門定期發布病蟲害的指導信息;
建立以丁坊大棚蔬菜等種植示範基地,發揮科技示範帶頭作用;四是加大畜禽的防疫力度。在春秋兩季畜禽防疫工作上,組織專業技術人員,五是加強畜牧等養殖業的服務指導,對全鄉養殖大戶和專業戶調查摸底,派專人定時指導,跟蹤服務,成立相關組織,全鄉發展精品大棚蔬菜基地50畝,綠色蕎頭基地2.1萬畝,精品果園基地300畝,麒麟西瓜基地100畝,優質稻基地3.1萬畝,養豬大戶60戶,養鴨10萬餘羽,糧食加工廠8家,釀酒廠3家,農業生產逐步向產業化轉變。
基礎設施不斷改善。鄉政府高度重視事關農民切身利益的基礎設施建設,把改善基礎設施改變鄉村面貌當做一件大事來抓。
在上級政府支持的同時,鄉村兩級和百姓自籌資金,維修橋兩座,硬化大崗至張儀等村級公路4.5公里,同時接通流湖對周邊鄉鎮,村與村之間的"斷頭路";
投資210萬元高標準、高質量的完成中低田改造3000畝;
加固病危水庫5座,開挖山門塘15口,檢修涵管閘15座。完成抗旱井25口,投入抗旱設備50台。戰勝了歷史上罕見的旱災;四是投資5萬元完成街道整修、美化、亮化工程;五是按照新農村建設方針要求,以村莊布局調整、生態村規劃為重點,認真搞好了"六化"建設,打造好一批新農村試點村。
財稅工作穩步推進。面對財稅任務壓力,積極採取四大舉措做大做強財稅"蛋糕";一是加強領導,精心組織;二是優化環境,加大征管;三是落實責任,齊抓共管;四是大力招商培育稅源。真正形成財稅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通過抓住重點稅源,管牢固定稅源,盯緊零散稅源,挖掘潛在稅源等方法,財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提前一個月時間完成縣委、縣政府下達的財稅工作任務。
紮實推進項目建設。項目是投資和發展的載體,項目發展事關經濟社會工作的全局,它決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加快發展必須抓項目。通過政策推動、市場驅動、投入拉動、典型帶動等一系列具體措施,動員全鄉上下搶抓機遇,多方爭取資金,紮實工作,有力促進了全鄉項目建設。一是流湖大堤除險加固工程建設。投資230萬元在短時間內完成了七座涵管翻修和20萬元土方加固工程,為防禦流湖流域洪澇災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積極配合了6000萬元的東崗橋溫泉開發勘探工程項目順利實施,為流湖溫泉度假村興建創造了良好基礎;三是以"干農家活,吃農家飯,知農家趣,住農家屋,交農家友,享農家樂"的城市民眾的生活理念。引資興建一個"農家樂"項目,此項目正在籌建之中。
農業
全鄉以大宗農業為主,99年全鄉農業總產值4407萬元,水稻總產974.4萬公斤,花生50萬公斤,大豆33萬公斤。
全年生豬上市6800頭,家禽68200羽,禽蛋12.4萬公斤,水產品45 .7萬公斤。全鄉農業科技含量較高,早稻薄膜保溫育秧面積100%,其中拋秧、旱床育秧面積40%,優質水稻品種面積90%以上。
工業
鄉辦企業有新昌氣門嘴廠,榨油廠,糧食加工廠,農具廠,磚瓦廠、水面綜合養殖場(屬外資企業),柑桔場, 加油站,煤氣站,已全部完成企改。
99年全鄉工業總產值3750萬元。現擬引外資開發荒山(地)2500畝種植油茶、果林、藥材;5000畝紅薯基地,年產32.8萬公斤紅薯深加工成澱粉,粉絲等產品,有待外商投資(獨資或聯營)開發。
發展成效
豐富的經濟資源與便捷的交通優勢的互促相輔,推動了流湖經濟社會建設的又好又快發展。2007年以來,流湖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42億元,實現同比增長12%;財政總收入204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民人均收入3320 元,比上年增加300元;招商引資2000萬元,比上年增加400萬元;糧食總產40397噸;計劃生育率達87%以上。
2007年以來,流湖鄉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為全鄉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採取"政府引導、典型示範、市場推動、穩步發展"等措施辦法,着力提高產品品質,優化產品結構,擴大產業規模,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推進全鄉農業向產業化、標準化、市場化的方向發展。2007年,該鄉狠抓了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定期發布病蟲害的指導信息;開展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建立了科技培訓的社會服務一體化服務思路;建立了丁坊大棚蔬菜等種植示範基地,發揮科技示範帶頭作用;加大畜禽的防疫力度,在春秋兩季畜禽防疫工作上,組織專業技術員,對全鄉牛、羊、豬、雞等畜禽進行防治,有效地控制了畜禽各類疾病的發生;加強畜牧等養殖業的服務指導,對全鄉養殖大戶和專業戶調查走訪摸底登記,派專人定時指導,跟蹤服務,成立相關協會組織,全鄉發展精品大棚蔬菜基地50畝,綠色藠頭基地2.1萬畝,精品果園基地300畝,麒麟西瓜基地100畝,優質稻基地3.1萬畝,養豬大戶60戶,養鴨10萬餘羽,發展糧食加工廠3家,釀酒廠1家。
流湖抓住中央、省、市、縣繼續加大對"三農"扶持力度的機遇,以增加農民收入。通過大力發展糧食生產,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利用市場調節手段,引導農民因地利宜,做好山水文章,發展現代農業、訂單農業。從而實現農業生產的大豐收,農民收入的大增長。為此,流湖將堅定不移地全面落實惠農政策,向上爭資金爭項目、向下多宣傳勤落實;圍繞做優質糧、優質油、優質畜禽、優質果、優質菜、優質藠頭、優質瓜、優質水產八大產業,建設好2.7萬畝優質糧基地、5000畝水產養殖基地、萬頭生豬基地、20萬羽養鴨基地、500畝精品蔬菜基地、2萬畝綠色藠頭基地,200畝麒麟西瓜基地,100畝精品果園基地,壯大義渡釀酒廠、流湖精製米加工廠等的規模,並以綠色無公害品牌為主,提升產品檔次、提高品牌意識、發揮品牌效應;全力做好農業綜合項目和基本農田土地整理的申報工作,爭取人畜飲水項目等"六小"工程,爭取堤防除險加固工程,通過爭取實施農業項目,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全面提升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努力改善農業生產,農民生活條件,確保農業豐產豐收;大力發展非農產業,壯大打工經濟,最大限度地"解放"農民,轉移農民,從而促進農民增收。
無工不強。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對於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但要壯大鄉鎮經濟總量規模,必須走工業發展路子。在原有工業基礎薄弱的傳統農業鄉鎮,工業經濟的強大一靠本地民營經濟發展、二靠外地招商引資推進。
項目是工業投資和發展的載體,項目發展事關經濟社會工作的全局,決定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因此,加快發展必須抓項目。流湖鄉把項目建設作為全鄉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政策推動、市場驅動,投入拉動、典型帶動等一系列具體措施,動員全鄉上下搶抓機遇,多方積極紮實工作,有力促進了全鄉項目建設。2007年,流湖通過"鳳還巢"工程招商引資,建立民營企業經濟,突出產業鏈招商、親情鏈招商,強化網絡招商、中介招商、駐點招商,不斷提高招商實效,積極引進浙江應氏麒麟西瓜基地、常香憶食品有限公司、華興裝飾材料公司等重大項目落戶。而與此同時,工業企業的發展又極大地拓展了全鄉勞務經濟的發展空間,為務工人員增收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鄉政府積極引導勞務輸出,在上級有關部門支持下,通過定向有組織輸出勞務,使全鄉外出勞力達3700餘人,實現收入占農民收入的30%以上。
夏流湖積極實施招商富鄉戰略,努力實現外向型經濟的新突破。堅持"全黨抓經濟,重點抓招商,關鍵抓環境核心抓項目"的工作方針,充分發揮自身區位、資源優勢,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提高招商引資實效,大力實施產業招商,以商招商,鄉情招商,服務招商,資源招商和項目招商,積極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大力發展樓宇經濟,引進更多的企業進鄉入園,落戶流湖,積極推進東崗橋溫泉"黃泊湖"農家樂項目,吸引更多外地客商來流湖投資興業、旅遊、觀光、度假、休閒、娛樂,進而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 。
民政建設
2009年初,自效能活動年開展以來,該鄉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要求機關幹部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能。針對"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人難找、事難辦" 工作作風問題,該鄉採取"五零"服務方式加以解決。即對來人、來訪、來電的辦事群眾,嚴格落實首問責任制,不得以任何藉口推諉、拒絕、搪塞,做到服務受理"零推諉"; 通過"點對點"上門服務,為企業提供"保姆式"、"貼身式"服務,做到服務方式"零距離"; 各服務窗口在規定時限內,辦結審批事項,嚴禁無故拖延和積壓,做到服務事項"零積壓"; 通過定期走訪企業、設立環境監測點、聘請軟環境監測信息員等方式隨時掌握群眾和企業對行政機關服務的需求,進一步規範工作流程,嚴肅工作紀律,力爭工作差錯率控制在零狀態,做到服務質量"零差錯";通過窗口、行政效能投訴電話、網上投訴信箱等渠道,匯總對窗口服務的意見,加以研究整改,做到服務標準"零投訴"。
社會事業
流湖鄉政府設在流湖街(崗上),街道建設初具規模,環境秩序較好。街道占地0.5平方公里。鄉村道路暢通無阻。程控電話已通往全鄉每個自然村,由南昌供電局負責施工的110KV變電站即將在流湖街道駐地動工新建。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全面小康,"生產發展"是前提,"生活寬裕"是目標。為此,統籌城鄉發展,必須在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同時,努力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通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加大文化、醫療等公益事業的建設力度,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流湖鄉一直高度重視事關農民切實利益的基礎設施建設,把改善基礎設施、改變鄉村面貌當做一件大事來抓。該鄉在上級政府支持下,動員鄉村兩級和百姓自籌資金,維修了兩座橋,硬化了大崗至張儀村級公路,同時接通流湖與周邊鄉鎮、村與村之間的斷頭路,實現了鄉村公路"村村通"。2007年,流湖鄉投資210萬元,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了3000畝中低田改造;加固病危水庫5座,開挖山門塘15座,搶修涵管閘15座。完成抗旱井25眼,投入抗旱設備50台。戰勝了歷史上罕見的旱災;投資5萬元完成街道整修、美化、亮化工程;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要求,以集鎮規劃為龍頭,以村莊布局調整、生態村規劃為重點,認真搞好了"六化"建設,高標準、高起點打造了11個新農村示範點,極大提升了農村新形象。
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本內涵。為此,流湖將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鄉,切實加強科教興鄉,鞏固"兩基"成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規範教育收費,健全學生資助制度。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創造良好的人才建設環境,建設全民學習、終生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其次,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大力開展文化三下鄉活動,進一步擴大有線電視和廣播網絡的覆蓋面,興建一幢文化會堂、一處文化廣場、5所圖書館、20處文化娛樂場所,進一步鞏固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培育文明風尚,打造文明流湖。再次,強化人口和衛生工作,提升整體水平,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搞好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嚴格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進一步夯實鄉中心衛生院、村級衛生所基礎,不斷提高醫療和防疫水平,認真落實農村和城鎮醫療保險政策,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不斷提高人口和衛生工作的整體水平。此外,關愛弱勢群體,落實社保政策,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保障制度為重點,進一步夯實敬老院基礎,提高整體服務水平,真正做到應保盡保,切實關愛弱勢群體生產、生活,解決其溫飽問題。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注重將城建、土管工作放在首位,全面貫徹《土地法》,切實保護耕地,合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堅決制止亂搭亂建耕地現象,加強環境保護,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