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田次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淺田次郎 | |
---|---|
著名作家 | |
出生 | 1951年12月13日 |
國籍 | 日本 |
別名 | 田康次郎 |
職業 | 作家 |
知名作品 |
《搭地鐵》 《鐵道員》 《蒼穹之昴》。 |
淺田次郎,原名岩田康次郎,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十三日生於東京。被譽為日本當代最有天份的小說家之一。四十歲時,以《被拿到還得了》一文在文壇初試啼聲。一九九五年,以《搭地鐵》獲得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一九九七年,發表《鐵道員》引起廣泛迴響,更因此獲得日本文學大獎直木賞,奠定淺田次郎在日本文壇之地位,也使其文學創作登上高峰。《鐵道員》後來拍成電影,亦獲國際影壇的注目,更是將淺田次郎的文學推向世界級的角度。[1]
2000年以《壬生義士傳》獲得柴田煉三郎獎,2008年則以《中原之虹》摘取吉川英治文學獎。他在文壇有着很高的地位,從2011年開始出任日本筆會會長,並成為直木獎、柴田煉三郎獎、山本周五郎獎等文學獎的評委。
2016年憑藉連作短篇小說集《歸鄉》獲得第四十三屆大佛次郎獎。
個人簡介
淺田次郎高中畢業時,因三島由紀夫自殺事件的影響而加入自衛隊。期滿退役後,歷經各種工作經驗。細膩多感的特質,豐富的生活經驗,奠定其文學作品平淡卻豐潤的感情。其豐富的人生閱歷與細膩敏銳的觀察力,使得他的作品打動無數人心,廣受各世代的共鳴。他那種善用溫和平實卻羞澀傷感的筆調,鼓勵人們在絕望中以積極熱情的態度面對人生的苦悶與困境。
作品簡介
淺田次郎的作品量豐富,小說取材廣泛,文字風格多樣,有沉穩內斂的抒情作品《月之滴》、《陌生的妻子》、《鐵道員》;長篇歷史巨著《彌勒丸悲歌》、《蒼穹之昴》、《珍妃之井》;以及戲謔性黑色諷刺小說《極道放浪記》、《金光閃閃》;其它深受好評的作品《霞町物語》、《勝負的極意》、《日輪的遺產》等等。他的文字清新自然,卻意境深遠,深刻描繪人世的滄桑及人性微妙的轉變,其創作力源源不絕,風格體裁推陳出新,可說是近十年來日本文壇最受歡迎與重視的作家。
小說里的人物性格完全呈現出淺田次郎對事情一針見血的透析以及悲天憫人的寬宏與省思,或許我們可以將這堅毅執着又溫柔純真的形象,視為淺田次郎個人特質的寫照。書中的每一位主角,不論是屈服於現實生活,或者沉淪在墜落的泥沼,抑或是歷史事件的重現,都能在淺田次郎細緻深入的描寫之下,賦予了晶瑩無瑕的靈魂。
近年來憑藉大部頭的長篇歷史小說(如四卷本的《中原之虹》)深受讀者青睞的淺田次郎,最近將創作精力投向了短篇小說,並且將思考和描寫戰爭作為自己畢生的事業。同為今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獅子吼》收錄了六個「有趣的故事」,其中標題之作《獅子吼》採用動物的視角,描寫戰爭時期受軍方的命令,動物園中的獅子被「格殺勿論」。淺田次郎說,這篇小說的主題可以認為是反戰,儘管沒有人生來就好戰,但實際上戰爭從未斷絕,從「動物」的角度來看,「人類」因戰爭而顯得愚不可及。
2016年獲獎的《歸鄉》收錄了六個短篇小說,標題作品《歸鄉》描寫了戰後無家可歸的還鄉兵只能找娼妓廝混;《鐵的沉默》以在新幾內亞修理高射炮的技師為主人公;《夜之遊樂園》以終戰十年後盛大開業的遊樂園為舞台,描寫了日本戰後的景象;《無言歌》則寫了兩個懷有幸福夢想的年輕中尉的故事;另外兩篇《守夜人》和《在金鵄勳章下》,也從不同角度,刻畫了戰爭給人們心靈留下的創傷。
與其說《歸鄉》是一部戰爭小說集,毋寧說是反戰小說集,它用「戰爭的實態」來提醒和平時代的人們不要忘記戰爭。
作品評價
淺田次郎的小說,文字看似平淺,其實意念深遠,溫和平實的描述,緩緩將深情注入每位讀者內心,如同一杯甘醇的佳釀,溫暖了每一顆心。閱讀淺田次郎的小說是一場豐盛的心靈饗宴,他不吝惜展現無窮的創作力,不囿限任何題材,在淺田的文字帶領下,我們可以穿透外在的表象,直觸真實的人性。這也是 直木獎大師淺田次郎的文采總是深受許多人感動的原因吧。
2016年憑藉連作短篇小說集《歸鄉》獲得第四十三屆大佛次郎獎。評論界認為,這部作品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照射出戰爭的殘忍性,作為戰後出生的作家,淺田次郎開拓了戰爭文學的新境界。[2]
社會評價
淺田次郎的雄心:
雖然不時在日本報紙雜誌上見到他的名字,但並不認識。去年秋天,他參加日本筆會作家代表團來中國訪問,我臨陣磨槍,找了些資料,才算對他有所了解。
他的作品,以歷史小說為主,有《乘地鐵》(獲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鐵路職員》(獲直木獎)、《壬生義士傳》(獲柴田練三郎獎)、《蒼穹六連星》(以西太后為主人公)、《珍妃井》等百餘部。資料中說,他筆下的西太后,與眾不同,非但不令人厭惡,還有點可愛。他認為,不應該按照西方史觀來評價西太后,要在當時歷史的大背景中描繪這個權傾朝野的女人。
近年來,在日本年輕人中間興起了歷史熱,歷史小說、歷史電視劇、歷史舞台劇、歷史漫畫,人氣很旺。淺田次郎生逢其時,乘風而起,扶搖直上,聲名鵲起。他原本是一家服裝店的老闆,姓岩戶,名康次郎,1951年12月生於東京,寫小說出名後,以文筆為生。
在中日作家座談會上,他說,我寫小說,主要是受中國文學影響。從初中到高中,日本教科書中有不少中國古典文學,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都要求背誦。尤其是高中時,一周有兩三節中國古典文學課,比較起來,中國古典文學對我的影響,遠遠勝於歐美文學。我從小就想當小說家,所以也讀過魯迅、巴金、老舍等中國現代作家的作品。那時很窮,生活也簡單,讀書是唯一的興趣、消遣和享受,我們可能是受惠於文學的最後一代。
他每天上午寫作,下午讀書,天天如是,幾十年如一日。他說,讀書如吃飯穿衣,是我生活的必需和興趣,讀與我創作有關的書,也讀大量的"閒書",沒有什麼目的性,隨便翻一翻,有趣就讀下去,無聊就放下,反正每天不讀書不行。現代生活有很多誘惑,電視、漫畫、時尚、五花八門,人們從中可以得到滿足,讀書受到激烈衝擊,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疏離了圖書。這是一種悲哀,更是一種錯誤。現在興起了網絡小說,手機小說,人人都可以寫,但我覺得它不太像小說。我寫小說,是出於一種欲望,也可以說是我的一種生存方式,而網絡、手機小說,是一種自我表現的手段,與傳統寫作,有所不同。
他崇拜司馬遷,說司馬遷是天才,《史記》百讀不厭,每讀一次,都有新的發現和收穫,雖然是史書,但也可以當歷史小說來讀,其敘事、狀物、寫人,都入木三分,甚至可以說,是歷史小說的頂峰。如果叫我到孤島生活,只准帶一本書,那就是《史記》。
他愛吃中國菜,而且會吃。在上海吃大閘蟹時,他連說味道絕佳,無與倫比。陽澄湖大閘蟹,蜚聲海外,我在日本市場見過。這東西在中國就很貴,到日本更貴得令人咋舌,一般人吃不起,不知其味。看他動作嫻熟,神色欣然,有條不紊,一絲不苟,就知道是行家裡手。
有一位日本作家說,日本經濟不景氣,文學更糟,近20年來,文學作品減少了一半,作家的收入沒有增加,更窮了。他沒有吭聲,因為他不窮,他的歷史小說,發行量很大,讀者甚眾,但也有牢騷。他說他的《鐵路職員》發行260萬冊,版稅的三分之二都繳了稅,稅這樣高,不利於創作。有些作家,當年的稿費版稅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就不寫了,再寫大部分都繳了稅,自己所剩無幾。
從少年時代起,他就不寫筆記,如今寫歷史小說,需要掌握大量資料,但他還是不做筆記,只是不斷讀書、思考、觀察,在自己的頭腦中構築一個歷史舞台。《乘地鐵》,是描寫日本戰敗後的生活,對他來說,也可以說是歷史小說,因為那時他還沒有出生。為了描寫真實,他尋親問友,打聽哪裡是店鋪,哪裡是食攤,哪裡是黑市,還畫了張地圖。他說自從寫歷史小說之後,東京的景物在我眼裡就變了樣,散步時,心裡想,這裡是過去的藩邸,這棵樹見過我寫的那個時代……好像坐上了幻想中的航時器,在歷史、現實和未來中自由翱翔。
他說歷史小說,重要的不是故事,而是人,人物性格。如果沒有很深的人生閱歷,不了解各種各樣的人,根本寫不出來。
我問他,對於一個小說家來說,重要的是生活體驗,還是豐富的想象力?他想了想說,可能還是想象力。生活體驗人人都有,但卻未必人人成為作家。想象力是一種才能,是小說家必備的素質。
他說,人為什麼要學習歷史呢?就是要確定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坐標。極言之,昨天,就是今天的歷史,今天是昨天的繼續。古代距我們遙遠,近代距我們較近。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明清時代,遠比三國時代與我們現實生活的關係更密切,更重要。日本學校沒有詳細教授近現代史,人們大都不知道日中間存在的問題,如果了解中國的清代歷史,就能理解今天的日中關係。中國歷史,典籍浩繁,豐富多彩,對於日本小說家來說,有巨大吸引力。身為小說家,我有一種使命感,要用小說描寫日本和中國近150年的歷史。我把中國近現代史作為我寫作的新坐標,繼續寫下去。
淺田次郎「眼中」的慈禧
尋找慈禧被稱為惡女源頭
除了中國人看歷史人物有自己的偏頗之外,淺田次郎依然覺得有點不妥或者說有點奇怪,是不是有人額外加了一些東西呢?追根溯源,他查到慈禧太后被稱為「惡女」的源頭。[3]
那是20世紀初出版的、英國作者埃德蒙•白豪斯寫的《西太后治下的中國》一書。淺田次郎讀了這本書才知道,一些關於慈禧的傳說不是中國人寫的,而是英國人製造出來的。淺田次郎分析說,英國人寫這類書的目的是為了滅掉滿清王朝。於是,他的疑心越來越大,他想也許慈禧太后不是像英國人寫的那樣。
「我認為,慈禧不是魔女,也不是惡女,她是被其他人製造出來的形象。所以。現在回想起來那個英國人寫的書是有目的的。在當時的英國,做什麼事情都得經過議會通過,它想要消滅清朝總得找理由,而且戰爭經費也必須議會通過,所以,他們就編了這本書來毀謗和貶低慈禧。就像美國進攻伊拉克一樣,把薩達姆•侯賽因說成是個惡魔,找個理由去進攻他。這都是一樣的手法。你說薩達姆•侯賽因是惡魔,美國問了伊拉克人民嗎?沒有。所以,英國人寫的那本書,說惡女慈禧統治下中國人過着水深火熱的生活,所以英國人應該派兵去拯救那些正在生死線上的中國人。」
極具個性的中國歷史
對於淺田次郎來說中國的歷史空間,對日本的小說家來說是個永遠的夢,有着寫不盡的獨具魅力的人物。從小學、中學一直到高中,他都十分喜歡中國的歷史。在他看來,每個王朝都應該有自己的個性。但是,日本的王朝就一個,號稱『天皇一系』,沒什麼變化,所以不存在什麼個性。
而中國歷史不是這樣,波瀾壯闊、別具個性。中國各具特性的歷史人物對於他來說是一種絕對的憧憬。
參考資料
- ↑ 淺田次郎(作家), 名人簡歷,
- ↑ 淺田次郎反戰小說獲大佛次郎獎, 光明網,2016年12月28
- ↑ 日本作家淺田次郎「眼中」的慈禧, 日本通,201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