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濟寧市運河實驗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濟寧新聞網 的圖片

濟寧市運河實驗中學,始建於1905年,坐落於運河之畔,現占地面積2746平方米,建築面積7740平方米。在校生1500餘人,教職109人,教學班26個班。

2013年7月,濟寧市運河實驗中學將遷入濟寧一中西校區(原濟寧二中),學校的硬件設施和辦學水平將會再上一個新的台階。面對新的機遇,該校將再接再厲,勇於創新,追求卓越,努力創辦一所「學生高素質·教師高水平·管理高效益·文化高水平」的現代化素質化學校。

學校概況

原為濟寧市 第十七中學,始建於1905年,坐落於運河之畔,現占地面積2746平方米,建築面積7740平方米。在校生2000餘人,教職工109人,教學班32個班。

濟寧市運河實驗中學是2008年暑期濟寧市區域調整教育資源整合過程中,由濟寧市原第十七中學批准成立的學校。原市第十七中學歷史悠久,區域調整後給學校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和更大的空間,同時也是對學校的一次嚴峻的挑戰和考驗,學校領導認為,只能「抓住新機遇、迎接新挑戰,謀求新發展、創造新業績」。讓運河實驗中學成為師生喜歡、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一所中學,成了全校幹部職工的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008年10月因行政區劃學校更名為濟寧市運河實驗中學,市中區第一所實驗初中——運河實驗中學成立。「運河」——開放的情懷;「實驗」——創新的精神。年輕的實驗中學,既承載了百年名校嚴謹求實的優良傳統,又煥發着新創學校奮發向上的蓬勃生機。通過兩年多的建設,學校得到了迅速發展,學校以優美的校園環境[1],完善的辦學設施,雄厚的師資實力,優良的校風校紀,出色的教學質量,名列全市同類學校的前茅。

學校實力

一流的教學和科研成績離不開一流的教育教學設施。學校連續投入巨資,加強教學設施建設,不僅各種教學設施齊全,而且某些硬件設施在城區處於領先位置。學校建有校園計算機網、素質教育[2]創新平台系統和校園音樂自動播放系統,一線教師人手一機,每個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擁有理化生專用實驗室、儀器室、音美勞器材室、2口交互式多媒體計算機教室。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師教育理念先進,業務素質強。在83位專任教師中,其中研究生學歷8人,本科學歷72人,高級職稱20人,中級職稱36人,80%以上教師是省、市、區各級各類榮譽稱號的獲得者,其中省教學能手2人,省優秀教師2人;市名師、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教學能手、教學優質課或基本功一等獎獲得者等20多人;區名師、兼職教研員、優秀教師、教學能手等40多人。全校80%的教師均主持或參加過課題研究,學校曾被評定為全國教育教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信息化進程中的教育技術發展研究》實驗學校。

發展規劃

學校採取召開各個層面的座談會,在教師群體、家長群體、社會群體、學生群體中問卷調查,經過深度的思考和研究,在市中區教育的指導下,制定三年整體發展規劃。即,以創建「和諧教育、省級名校」為核心目標,抓住學校開發向南拓展的有利時機,並充分利新一輪全市中小學布局調整的大好時機,全面實施「高品位、有特色、現代化」強校戰略,全面提升學校在基礎設施、內部管理、隊伍建設、教育質量、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水準,力爭在三年內把運河實驗中學建成設備現代化、隊伍精良化、質量一流化的省級規範化名校,為中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文化支持。

學校自創辦以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德為首,學為先,文為根,人為本」為校訓,以「勇於創新,追求卓越」 為校風,以「師生為本,尊重個性,平安和諧 ,全面發展」為辦學理念,以「一流的辦學思想,一流的育人環境,一流的教學設備,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科學管理,一流的教育質量。學生高素質,教師高水平,管理高效益,文化高品位」為總體奮鬥目標。

這一發展規劃分為:幹部隊伍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教學工作,德育工作,教科研工作,總務工作六個部分,層層分解工作目標,制定出學校三年三個階段的總體發展規劃。

科學的決策,精準的定位,祥實的規劃,明確的目標,為學校的快速發展,和諧發展,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前進的道路。

學校榮譽

學校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教學樓、辦公樓各層牆壁懸掛張貼名人名言、名校偉人簡介、運河文化及儒家經典;學校還以制度的形式規定了校園體育節、藝術節、讀書節、英語節的規程,活動中,80%以上的同學都有表現的機會。

學校以先進的教學理念,優良的校風教風,出色的教學業績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先後榮獲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航海模型活動示範學校、市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市教育教學網絡資源基地、市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市網絡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市遵紀守法光榮學校、市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區精神文明單位、區十佳德育學校、區教學質量優秀獎等榮譽稱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