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瀏陽秋收起義紀念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瀏陽秋收起義紀念園景區位於湖南省瀏陽市文家市鎮,總占地104畝,主要包括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歷史陳列館、積穀倉、秋收廣場、「光輝起點」雕塑等部分。秋收起義[1]文家市會師紀念館為近現代革命類遺址紀念館,既是集文物徵集、保護、收藏、研究、展覽為一體的專題性科研保護機構,又是向人民群眾宣傳歷史唯物主義、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場所;基本陳列由會師舊址復原陳列和輔助陳列兩大部分組成,共計展出文物67件。

秋收起義紀念園介紹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位於湖南省瀏陽市文家市鎮,總占地104畝,主要包括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歷史陳列館、積穀倉、秋收廣場、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等部分。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整個建築群規模宏大,有前後殿、東西兩齋、文昌閣、成德堂等二十餘處建築;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現保存有毛澤東住室、前敵委員會會議室、會師草坪等遺址。

紀念館1974年正式對國內外觀眾開放,2008年實行免費對外開放。先後獲評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湖南省十大魅力場館。

園區舊址、展廳

會師舊址

會師舊址原為文華書院,創辦於1841年,占地面積5677平方米,建築面積3834平方米,為土木結構,是瀏陽四大書院之一,書院後更名為里仁學校。書院建築群傳承明清風格,均為土木結構,頗具藝術造型,其中心軸線連接街門、巷道、過路亭、前門、講堂、大成殿、狀元橋、成德堂、後山亭;左有關帝廟、東齋、講堂;右有文昌閣、西齋。此外,在瀏陽的大圍山鎮、張坊鎮、中和鎮及文家市鎮還分布有其他14處秋收起義舊址。

歷史陳列館

歷史陳列館建築面積6957平方米,圍繞「光輝起點」主題,通過「一場危機、一面旗幟、一條道路、一支軍隊、一部史詩」的展示線索布局,分為「序廳、高舉新旗幟、開闢新道路、創建新軍隊、苦難輝煌」五個部分,運用聲光電、場景復原、電子沙盤等技術和形式,融思想性、觀賞性、藝術性於一體,盡顯秋收起義紅色文化底蘊,2017年入選全國十大主題展覽。歷史陳列館建築面積6957平方米,圍繞「光輝起點」主題,通過「一場危機、一面旗幟、一條道路、一支軍隊、一部史詩」的展示線索布局,分為「序廳、高舉新旗幟、開闢新道路、創建新軍隊、苦難輝煌」五個部分,運用聲光電、場景復原、電子沙盤等技術和形式,融思想性、觀賞性、藝術性於一體,盡顯秋收起義紅色文化底蘊,2017年入選全國十大主題展覽。其中,序廳面積380平米,由三個元素[2]組成,一是我黨一面鮮紅的軍旗,寓意着我們始終堅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二是一條寬敞的道路向前延伸,寓意着秋收起義開闢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偉大道路。三是一組英雄群雕,生動地再現了毛澤東同志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向瀏陽文家市集結的情景;整個展區陳列251張照片、45件文物、18份文獻、運用聲光電、場景復原、電子沙盤等技術和形式真實再現了90年前秋收起義時的那段烽火歲月。

楊勇故居

楊勇故居位於瀏陽市文家市鎮市場路,故居始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為江南地區傳統民居建築。故居占地面積15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60平方米,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小青瓦,懸山頂,前面五間泥瓦老屋基本保持原貌,後面兩間臨街門面曾是楊勇父親所開「楊利生飯鋪」的場所,現做了復原陳列,屋前的庭院栽種了一些果樹和花木。

楊勇父親楊貴蟾因早年參加丙午年洪江會起義,失敗後為逃避官府追捕,於1906年攜全家從文家市老屋(即現故居)躲進了偏僻的清江沖里,因妻子劉氏娘家居住於此,便從劉氏宗祠租到了幾間破瓦房開了家名叫「清江店」的小飯鋪。直到1912年,楊貴蟾一家才重遷回文家市老屋重開「楊利生飯鋪」。解放後,楊勇故居基本保持原貌,老式麻石大門架,左廂房為楊勇父母住房,右廂房則是楊勇及二哥的住房。解放後,楊勇母親居住在故居,直到1963年病逝。

楊勇將軍童年生活在故居直至參加革命離開,後於1949年和1960年兩次回到家鄉,並在故居居住兼接待來訪群眾。2004年,楊勇故居被公布為瀏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家市大捷遺址

文家市大捷遺址位於瀏陽市文家市鎮文家市社區,遺址主要由掩體、塹壕、火器座等防禦工事組成,工事依山而築,九峰寺、棺材嶺、高升嶺、寶塔嶺、炮台嶺上保存了大量碉堡遺址和戰壕遺存。有的戰壕保存相當完好,各層都設有輕重機槍掩體、上下戰壕設有關卡。戰壕寬處有丈許,窄處僅容單人通行,戰壕因戰需要設計深淺不一,深處丈許,淺處四、五尺。整個戰壕群遍布相連的各個山頭縱橫交錯,覆蓋方圓2平方公里,綿延10餘公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是湖南省現今保存較好的戰壕群。碉堡遺址共有四處:老街毛屋巷、寶塔嶺、九峰寺、炮台嶺,現已毀,只保留下了堡基和部分青磚。在高升嶺背面的龍頭灣保存着當年戰時紅軍醫院,占地500餘平方米,現存部分房屋保存完好。

文家市大捷是紅一軍團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狠狠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壯大了革命力量,鞏固和擴大了湘鄂贛邊區的革命根據地。此外,文家市大捷也為紅一軍團與紅三軍團勝利會師並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創造了有利條件。

文家市大捷遺址於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秋收起義開倉放糧處舊址(積穀倉)

秋收起義開倉放糧處舊址(積穀倉)位於文家市鎮人民中路里仁巷內,西南距秋收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80米。據考證,積穀倉始建於清代中期,為文家市區域一處賑災扶貧機構駐址,坐西北朝東南,占地面積630平方米,建築面積700平方米,建築物現只保留部分遺址。

積穀倉槽門秉承清代建築風格,白牆青瓦、重檐翹角、中置寶葫蘆頂,金碧輝煌,雙核實踏大門,莊嚴肅穆。槽門牌樓頂部鑲嵌有「文市積穀倉」五字石碑,兩邊對聯分別為「耕三餘一,積舊生新」。內設工具房,分別復原陳列了竹籮、扁擔、掃把、皮簍、鐵鈎、棕繩、竹樓梯、曬墊、墊板、土推車、麻袋、量尺、谷耙等工具。儲藏糧食的木倉為整個積穀倉的核心部分,根據當地百姓回憶,每個木倉都設置有4個小穀倉,穀倉呈田字形擺布,每個穀倉可容納20籮稻穀。

2005年8月,積穀倉被長沙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長沙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毛主席植板栗樹遺址

毛主席植板栗樹遺址,位於文家市鎮湘龍村東北部,交通便捷,距310省道約一公里,當時毛澤東在鐵爐沖的住處為其同窗好友陳紹休的祖屋,位於鐵爐衝口右側約300米的山麓。據考證:此屋是陳紹休高祖陳永履遺留下來的產業,為土木結構三合式清末民居,至今約200多年。該棟房屋有上下廳堂,正房、廂房、書房、庫房及用來安置鑄鐵用的炒爐、高爐、鍋爐的房屋大小約有19間,故得名為「爐下屋」,占地1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

2011年,毛澤東所植兩棵板栗樹被列為瀏陽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館藏實力

長龍炮:秋收起義部隊使用的長龍炮。

鐘錶箱:秋收起義前夕地下黨傳遞情報用的鐘表箱。

油燈:1927年9月19日晚,前敵委員會開會時使用的油燈。

視頻

瀏陽秋收起義紀念園 相關視頻

湘鄂贛致敬建軍 紅色之旅第二站:長沙瀏陽 秋收起義紀念館
瀏陽文家市鎮:秋收起義會師打開新篇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