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浦東新區顧路鎮中心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浦東新區顧路鎮中心小學(顧路中心小學)地處浦東新區曹路鎮。建校至今(2007年)恰逢百年誕辰,學校前身為「私立文明小學」。

學校簡介

1907年由邑人陶如增、張禹德等自籌資金所創。初期僅有三個班級,學生120餘人。

1918年在我國著名教育家黃炎培先生支持下改為公立小學,增設高年級,改名惠北高等小學。

1923年由當地熱心教育人士凌雲洲、陳久余等出資大部分,並向在滬鄉紳募集資金共兩萬一千餘銀圓建造校舍,於1925年竣工。學校規模除觀瀾小學(原城廂小學)外,為川沙北區眾小學之冠,享有「南有觀瀾,北有惠北」之美譽。

抗日戰爭時期校舍遭日寇燒、拆破壞殆盡。抗戰勝利後,於1946年由顧才生、顧希曾等利用聯合國救濟總暑物資和募捐集資着原址建造校舍。

1945年~1948年曾易名「顧潮鄉中心國民學校」。

1992年10月由縣、鄉兩級政府在顧路鎮東規劃土地20畝,撥款365萬籌建新校舍,1994年9月竣工,遷入顧路鎮水洞港路301號新址上課。學校占地面積1276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017平方米,體育用地總面積5298平方米,綠化總面積4300平方米,建200米六徑標準環形跑道和100米六徑直線跑道各一,並有足球場及各種體育遊樂設施[1]

歷任校長

前期歷任校長有張志鴻、胡紹伯、陸永言、陳釋之、顧仲典、連伯生、葉文清、陳燦濤等。1949年5月川沙解放,川沙縣人民政府文教科接管學校,改名「顧路鄉中心小學」,1961年定為川沙縣重點小學,「文革」期間又一度改稱「顧東五七學校」,1978年恢復原校名沿用至今。

學校校訓

校訓[2]: 一撇一捺學做人

校風: 高尚 高效 高遠

教風: 敬業 勤業 精業

學風: 勤學 會學 樂學

學校規模

現有24個教學班,學生902人,教職員工62人。

視頻

浦東新區顧路鎮中心小學 相關視頻

浦東新區六團中心小學「六一」展演活動之四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心小學53班畢業季微電影

參考文獻

  1. 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岳陽市教育體育局,2016-06-24
  2. 校訓 學校重要的文化符號,搜狐,201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