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浪漫主義畫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浪漫主義畫派

浪漫主義畫派在十九世紀前半,特別是從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不只風靡法國,也風靡全歐洲。十九世紀初葉,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興起於法國畫壇的一個藝術流派。 這一畫派擺脫了當時學院派和古典主義的羈絆,偏重於發揮藝術家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創作題材取自現實生活,中世紀傳說和文學名著(如莎士比亞、但丁、歌德、拜倫的作品)等,有一定的進步性。代表作品籍里柯的《梅杜薩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領導人民》。畫面色彩熱烈,筆觸奔放,富有運動感。

簡介

浪漫主義畫派以肯定、頌揚人的精神價值,爭取個性解放和人權為思想原則。在繪畫上主張有個性、有特徵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構圖變化豐富,色彩對比強烈,筆觸奔放流暢,使畫面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和激動人心的藝術魅力。

它與新古典主義同樣都是理想型,是周遭事物的重組,而且都是經過選擇,而非日常生活的翻版。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的不同處是,浪漫主義首要根據自己的感受,追求新的、美的世界,主張藝術即使面對相同對象,也因人而有千差萬別,所以浪漫主義與其說是重視理性的普遍性,毋寧說是重視感受的特殊性。他們認為一般人所謂的丑、恐怖,如果能夠訴諸自己的感受性,這種藝術就是美,因此理想美所不被允許的怪異性、奇怪幻想、死亡現象等在浪漫派世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新古典主義則首要以萬人共通的理想美為目標,理想美具有普遍性,正如科學的真理對任何人而言都是真理一般。

簡而言之,浪漫主義的精神意義是存在於感受上。隨着浪漫主義的登場,各式各樣的個性美代替唯一絕對的理想美,於是藝術家的題材是否具有獨創性最受重視,但強調自己的個性,使藝術家常常傾向於反抗一般社會,這種反社會態度一方面形成逃避現實的歷史品味及異國品味;一方面則顯現為革命熱情,試圖改變現實社會。

法國浪漫主義的藝術,興起於十九世紀二十到三十年代。這是一個腐敗、混亂和倒退的年代。在這個年代出現的浪漫主義藝術,一開始即帶有呼喚革命風暴氣魄。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在美學中說,浪漫主義所要表現的對象是「自由的具體的心靈生活」。從根本上說,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的出現,是要求個性的解放和心靈自由;封建政權和學院的古典藝術,同樣讓他們感到是必須擺脫的精神重壓。浪漫派重視色彩,是和他們重視感情的要求相一致的。要用色彩去塑造形體。

歷史背景

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法國經歷了三次資產階級革命和巴黎公社的無產階級起義。這個時期藝術思潮的起伏更替,現出十分絢爛的景象。一種藝術流派或主義的出現,當然是特定的文化思潮的反映,並且關聯到一定歷史時期經濟和政治的發展。但問題的複雜在於:藝術家們多半不是按照事先擬定好的某種「主義」的綱領去進行實踐的,常常是依據自己有意或無意接受的某種思潮的影響,創作出了作品之後,觀眾特別是評論家們為了說明其藝術特徵,而把某一頭銜贈給藝術家的。由於評論家(和後世的史家)們理解和着眼點的不同,對同一個(或一群)畫家,有時會冠以各種不同主義的頭銜,而藝術家自己又多半是無所謂的。浪漫主義的代表們,在美術史上好象還是沒有爭議的,但對其他的一些畫家,問題就更為複雜些。

浪漫主義美術,18世紀60~70年代,一些在羅馬的畫家曾在新古典主義藝術的嚴格學院主義原則範圍以外探索各種可能的途徑。其中瑞士人亨利·富塞利以其所畫奇怪異常而最為突出,其《夢魔》一畫着重刻畫了思想的非理性方面的力量。英國畫家和詩人布萊克在基督教神話的基礎上,發展了他自己精心構制的宇宙論,他的水彩畫技巧精美絕倫。

在後來一代的畫家中康斯特布爾和泰納把水彩畫技法的鮮艷性和油彩結合使用。康斯特布爾畫英國鄉村景色,探索了大氣的光和色的複雜性。泰納發揮了光的自然效果,創造出有動力感的構圖,使觀眾如歷其境,似乎在隨畫面一起遊動。

在德國,風景畫家龍格力圖以象徵手法把個人的心靈氣質描繪為普通的自然靈性的一部分。弗里德里希是虔誠的宗教徒,他以高入雲霄的一棵孤樹或十字架之類形象來暗示自然和心靈的可敬可畏。

在法國,採用歷史和文學題材的主要浪漫主義畫家是德拉克洛瓦。除在色彩和光方面進行實驗外,他以雄健的筆力表現了他的感情。異國的主題,特別是北非沙漠的遊牧生活使他着迷。其熱情洋溢地描繪動物生活的作品,反映了他和熱里柯相似的興趣,後者在選擇當代事件作為創作題材方面很有革命性。

觀念與技法

至於浪漫主義的觀念與技法,在美術上,可以看出它不是模仿古代雕刻文藝復興巨匠的模板,而是發揮自己的獨特性。它以各式各樣的個性美代替唯一絕對的理想美。技法上,它重視色彩而非線描,線描是經由明確的輪廓線獲得形態的把握,是新古典主義的作法,浪漫主義則徹底追求訴諸感覺的大塊面色彩效果,有時甚而也嘗試把筆觸原原本本留在畫面上的這樣的奔放表現,可以說其畫面上的構成,喜歡多動態的動感表現,是浪漫主義的特徵之一。

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的誕生是對當時新古典主義、學院派美術的一次革命。浪漫主義以追求自由、平等、博愛和個性解放為思想基礎。追求幻想的美、注重感情的傳達,喜歡熱情奔放的性情抒發。浪漫主義藝術以動態對抗靜止,以強烈的主觀性對抗過分的客觀性。浪漫主義在題材上,多描寫獨特的性格,異國的情調,生活的悲劇,異常的事件,還往往從一些文學作品中尋找創作的題材。

特徵

文學藝術中的浪漫主義,本來是以強調「幻想」為其特徵的。可是法國十九世紀初期成為浪漫主義先導的第一張繪畫,卻是用最「寫實」的手法表現最迫切的現實題材。它說明一個新的思潮和流派,總是應現實的需要而出現的,它要是能站得住,也總是根植在現實生活中的。

熱情,是浪漫主義藝術的要素,以時事為題材而成為浪漫主義的內容,首先是繪畫中洋溢着的激情,這是遵循舊法,由「理智」導致冷漠的古典主義藝術最缺乏的品格。構圖、光線、色彩、人的動態表情,都表現了藝術家豐富的想象力,但可貴的是,它的浪漫的想象,是建立在現實深入認識的基礎上的,它所顯示的奔放的激情,是與積極的人生理想結合在一起的;所以能夠深入人心而具有強大藝術力量。

浪漫主義是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出現於德國和英國,十九世紀盛行於法國的一種文藝思潮。

浪漫主義宗旨與「理」相對立,主要特徵注重個人感情的表達,形式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義手法則通過幻想或復古等手段超越現實。法語的浪漫一詞意味着感情豐富、多情善感。 浪漫主義在繪畫上,是與以官方學院派為代表的古典主義相對立的,其表現特徵是:注重個性表現,耽於幻想和誇張,選擇驚人事件作題材,情緒激越。

繪畫形態

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運動是對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以及理性主義的反駁。浪漫主義強調人的感官和情感的價值,宣揚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其文藝創作力主張揚個性、宣洩情感並挖掘人的深層精神世界,藝術表現手法多採用對比強烈的、充滿感染情緒的戲劇性效果來表現人性的衝突和社會的矛盾。

19世紀上半期的法國繪畫受浪漫主義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其創作題材、美學形態和表現形式較之傳統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浪漫主義繪畫擺脫了庸俗審美觀和陳腐的學院派體制的束縛,滿足了法國新興資產階級和平民階層對自由、民主思想的文化需求,其文藝思想和美學形態在美術史上具有積極的進步意義。

先驅者

概述

浪漫主義的先驅者是西班牙畫家戈雅(也有人說是法國畫家籍里柯,但是戈雅出現得更早),另一位法國畫家德拉克洛瓦使浪漫主義繪畫達到了頂峰。

籍里柯

籍里柯(1781~1824)是法國浪漫主義繪畫的先驅。籍里柯出生在法國的里昂,15歲時到巴黎學畫。他深受前輩大師們的影響,創作出一些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籍里柯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卻終生充滿着激情、幻想和痛苦,並把這種感情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他善於以寫實的手法表現人的內心情感。作品題材都是從現實生活中取得,並刪除掉一切非本質的東西。

《梅杜薩之筏》是籍里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取材於當時「梅杜薩號」遠洋船觸礁事件,表現遇難船員乘木筏在海上漂流了13天終於看到救援的船隻,一剎那間人們所表現出的激情和求生的渴望。

德拉克洛瓦

德拉克洛瓦(1798~1863)是法國浪漫主義繪畫的重要畫家。他出生在巴黎附近的一個律師的家庭,從小酷愛美術,18歲時進美術學院,在此期間認識了被稱為浪漫主義繪畫先驅的籍里柯,使他開始的創作就受到籍里柯的啟發。

德拉克洛瓦在西方美術史上是一位有卓越成就和較大影響的畫家,特別是對浪漫主義繪畫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被看作是一位承先啟後的大師。德拉克洛瓦不僅總結了從文藝復興以來名家們的藝術成就,並影響了一批後代的藝術家。許多人從他那裡得到啟示和教益。

德拉克洛瓦的想象力非常豐富而且才思敏捷,並具有一種別人少有的敏感。他反對當時古典主義繪畫那種呆板、平庸的畫風,主張個性解放,重視情感的表達。他的畫善於表現動盪活躍的場面,色彩鮮明、豪邁奔放。他的重要作品是《但丁和維吉爾》 《希阿島的屠殺》《自由領導人民》等。

代表人物

德拉克洛瓦

「浪漫主義獅子」德拉克洛瓦(1798~1863年)。德拉克洛瓦知識廣博、情感豐富,擅長音樂,有很高的文學素養。他重視色彩的熱烈奔放,認為「色彩是繪畫的主角」。他明確提出,要用色彩去塑造形體,而不是如古典派那樣在畫好的「素描」上「填」顏色。他在1824年首次展出的《希阿島的屠殺》,描繪了土耳其侵略軍在希阿島大肆掠奪和屠殺手無寸鐵的希臘平民的暴行,表達了畫家本人對希臘人民的聲援與同情。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爆發,德拉克洛瓦創作了有深刻歷史意義的油畫《自由引導人民》。德拉克洛瓦的《沙達納帕路斯之死》、《獵獅》、《阿拉伯人與馬》等都是浪漫主義畫派的傑作。

籍里柯

籍里柯(1791~1824)。法國畫家。1791年9月26日生於里昂,1824年1月26日卒於巴黎。青年時代就喜歡畫馬。曾和E.德拉克洛瓦相識,崇拜P·P·魯本斯、米開朗琪羅和巴洛克美術。21歲時畫的《輕騎兵軍官》獲金質獎。1819年《梅杜薩之筏》引起轟動,這幅反映由於法國政府的過失而使戰艦梅杜薩號在非洲觸礁沉沒的事件,表現了他對人類命運的關注和人道主義精神。該畫的出現,引起了各藝術流派的興趣:新古典主義者研究他的構圖和空間處理,浪漫主義者則為畫面所具有的強烈感情和悲劇性力量所震撼,而寫實主義者對他的題材的真實性備加稱讚。熱里科一生留存油畫191件,素描180餘幅,石版畫100幅,雕刻6件。他的藝術風格的廣泛性和複雜性,預示着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和早期印象主義的出現。

約瑟夫·透納

英國浪漫派代表人物約瑟夫·透納(1775~1851年)。透納一生畫了大量海洋風景畫,他通過對海洋上光與空氣效果的研究,創造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看他的畫,觀者的心情往往難以平靜。畫中的陽光、煙霞、水氣、浪霧……好像是由純粹的光的韻律所組合的。他的《販奴船》、《商船遇難》、《最後一次歸航》等,都表明他的海景畫已達到爐火純青的階段。透納對光色和空氣變化的注重與悉心研究,對後來的印象主義派畫家有着明顯的影響。

呂德

法國浪漫主義風格的雕塑家呂德(1784~1855)。呂德擯棄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雕塑界流行的形式主義,提倡富於動態和激情的風格。他的代表作是巴黎凱旋門上的高浮雕《馬賽曲》,重現了1792年法國人民保衛祖國的歷史場面。

代表油畫

浪漫主義代表油畫《梅杜薩之筏》《但丁的渡舟》 [3] 《希阿島的屠殺》《自由領導人民》。

評價

浪漫主義發生於資產階級獲得政權之後,是啟蒙主義的繼續。它肯定人的精神世界的價值,爭取個性的解放,特別關注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受壓制的個性和人權,表現在藝術創作中就是對人的精神世界的表達和對個性的描繪。它否定現實,反抗資本主義社會,但卻看不清未來的前途;有時展望未來,把希望寄託於空想的世界裡,寄託於遙遠的國家、時代和遠離現代的生活方式上;有時卻回顧過去。

浪漫主義藝術的歷史意義,在於它體現了與時代的解放運動相聯繫的人民的願望和理想,它注意到人民在歷史上的作用,但卻帶有片面性。在與新古典主義的鬥爭中,它為人們開闢了一個情感洋溢、對理想熱烈渴望和創作幻想的新世界,並在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藝術創作特色:反映人民爭取自由的鬥爭,對正義和幸福的未來的嚮往,對個性和情感表現的強調,對幻想的主觀世界的偏愛,對比喻(寓意)和對比以及燦爛色調、大膽構圖的愛好。浪漫主義的藝術方法曾多方面地給予藝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巨大而經常是有益的影響,它的優秀傳統曾經培育了19世紀後半葉和20世紀初期很多先進藝術家的創作。

浪漫畫派拋棄了古典畫派的勻稱莊重的形式,完美平衡的構圖,主張通過飽滿的色彩、強烈的陰暗對比、急速的節奏來刻畫現實生活中英勇豪邁而有意義的事件,從而造成動人心弦的場面。狄奧多·籍里柯(1791~1824年)的《梅杜薩號之筏》被認為是浪漫派繪畫藝術的宣言書。[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