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浮山公園,又名浮渡山,位於皖中偏西南、長江北岸的白盪湖濱,銅陵市樅陽縣浮山鎮。最高峰海拔165米,面積15平方公里。
浮山是一座沉睡億年的古火山。遺存下來的火山口、火山鍾、火山渣(浮石)及溶岩流向,龜裂紋路和斷層裂隙,均為全國罕見。
浮山又是一座佛教名山。早在晉梁時期(266——557),浮山就建有寺廟。晉梁以後,經過開發,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黃庭堅、左光斗、張英、方苞等。[1]
1987年,安徽省正式公布浮山為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同時申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92年底,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2001年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2016年浮山入選「全球網民心目中安徽最美的地方」。
中文名稱: 浮山
地理位置: 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浮山鎮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 76.7平方公里
開放時間: 7:00-16:00
景點級別: 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安徽省風景名勝區
門票價格: 人民幣80元(樅陽籍人民幣60)
著名景點:金谷岩、滴珠岩、會聖岩、枕流岩摩崖石刻(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浮山夕照(舊桐城八景)玉龍背,妙高峰,曲尺峰,玉柱峰,飛來峰,蓮花峰
別 名: 浮渡山
景區組成: 浮山、白雲岩、白盪湖
美 譽: 中國第一文山,安徽五大名山之一
四大奇觀: 奇峰、怪石、巉岩、幽洞
爆發時間: 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安徽省銅陵市
主要景點
奇峰、怪石、巉岩、幽洞,為浮山之奇觀,均系火山爆發後殘留的遺蹟。2001年,國土資源部確定浮山為第二批國家地質公園,名稱為:「安徽浮山國家地質公園」。
奇峰
妙高峰,位於浮山之南,海拔165米,是景區第一峰。峰左有抱龍高聳,峰右與戧山相連。兩旁若翼若拱,顯示妙高博大偉豐。峰下昔有大華嚴寺,為江左名剎,後廢於太平天國時期的戰火。1924年,改建成浮山公學,成為推行新式教育的基地。峰頂昔有「望江亭」,系明桐城縣令樊仿所築,後毀。1986年重建。立此亭觀景,四山飄緲,長江如帶,九華、天柱俱在望中。元末,陳友諒紮寨浮山,在此起墩指揮兵馬,人稱「點將台」。明清之際,先後有胡其芬、詹礱匠沿峰築堡,抗拒張獻忠、洪秀全起義軍。此處設有瞭望點,遇軍情則舉火報警,故又叫「大煙墩」。因峰形如鍋反扣,亦名「鍋底峰」。
飛來峰,緊依妙高峰,絕壁懸崖,如斧劈刀削。石壁之上,一奇石如古之峨冠架在危石之上,有騰空之勢,有下墜之危,故石名「飛來石」,峰名「飛來峰」。從浮山中學東側上眺此石如「藍天聳玉蔥」,又似「海螺釘礁上」,奇幻異常。石下有縫隙透光,雲氣上升如炷香燃。石上刻有「何地飛來」四字,旁署「雍正四年劉珩群題刻」等字樣。
縹緲峰,在妙高峰下,飛來峰上,有一巨石如蘑菇,突出山表3米左右。上平如砥,「置身天半」四字刻其上,雲蒸霧繞,石峰隱現,故稱縹緲峰。登臨此峰,可見江濤滾滾,白帆點點,平沙繡錯、煙樹迷離,人有羽化升天之感。
如來峰,妙高峰東側,一石聳立,如斧刻浮雕,常流瑤光玉氣。自下上觀,如大佛面東而坐,儀態萬方,故名。
文殊峰,一名聞虛峰,中折一罅,有泉噴流,注入垂虹井,夕陽西照,色彩紛呈。人立此峰,滴珠岩內懸瀑之聲不絕於耳,故名「聞虛」。後因浮山成為佛教勝地,故皆誤為「文殊峰」。文殊之半有綠蘿岩,岩畔古藤糾結,與峰爭翠,峭壁倚天,如筍拔地。
立馬峰在文殊峰之北。出金谷寺,左行二百步,迎面一峰壘石而立,中部洞穿,峰體如飛馬凌空。上有「仙人床」,可臥可游。明月初上,峰幻變成兔,撲朔迷離,生機無限。此乃金谷、會聖兩岩的往來要道,古稱「盤谷關」,關上即為「立馬峰」。
翠微峰,在立馬峰之北,下可通九曲澗,上可攀抱龍峰。南距望江亭數百米,北連會聖古剎和天池。峰頂古有「三友亭」,不知毀於何代,但滿峰青翠,秀色娟然,雲海日出,風光旖旎,故以「翠微」名之。西側有一高地,為舞雩峰,峰上築有「求雨壇」,久廢,今僅存遺址。
曲尺峰,靠翠微東北,抱龍之陰,一峰獨立,高插霄漢,怪石槎牙,粗獷古拙。登其上則見湖水瀲艷,雲生碧岫。洞名藏丁,洞口藏於灌木叢中,鮮為人知。旁有兩巨石,中裂一縫,是為浮山小一線天。峰下是曲直嶺,嶺下為枱華崗。崗附近有方氏三墓,即誥命夫人吳令儀,思想家、科學家方以智及文學家方中德祖孫三代的墓冢,遊人常到此瞻仰。
回龍峰,峰巒起伏,如巨龍迴繞。頭伸向如來峰下,尾擺至浮山中學內的東崗(俗稱大和尚頭),西翼如側身不現,而東翼伸展到明鏡池邊的西崗(俗稱小和尚頭)。峰頂有「盤龍石」,人立如來峰上俯視,卻似初放蓮花,故又稱之為「蓮花池」。昔有亭,名「泛槎」,人立其中,滿目江花雲浪、風帆片片,如坐飛舟。
抱龍峰,又名獅子峰,在翠微之東,與回龍峰隔九曲澗相望。轉浮山中學東牆,正北一山如雄獅嘯天,躍上翠微。「獅頭」就是抱龍峰,「獅尾」擺成為佛子嶺。在獅子的後爪上有一組風格別致的建築物「雙瞻閣」,昔為房秩五先生的別墅。「前腳」有明太史吳應賓之墓,有奇峰環拱,莊嚴肅穆。峰之巔峻石摩霄,上平若幾,古名「望星台」,又名「露台」。登其上,則四望無所蔽,田塍相錯,煙墟遠樹,歷歷如畫。
黃鵠峰,在妙高峰西側,有大石壓頂,狀如天鵝,其色青黃,故名黃鵠。其下雙石聳峙,如舟中桅夾,故名「夾桅石」。附近有「摘星」、「倚天」等岩洞和「靈芝石」等景觀。峰拔雲上,下臨深壑,令人目眩心悸。
超然峰,由翠微峰北行數百米即達。峰下有一石竇,內刻「浮家」二字,此即北岩。峰之巔,上平如砥,煙嵐常翳。游者憩於石上,翠華迷目,花雨空濛,疑為仙都。
元寶峰,由超然峰西行50米,見一巨石狀如元寶,突出山表,故名。翹首西望,可見當年陳友諒的中軍寨址,折戟沉戈,浮現腦際。
石蓮峰,又名菡萏峰。出會聖西關,上行數步,見一石突起,如蓮苞欲放,此即「蓮花峰」。峰上岩石千葉,簇口如瓣,紋理脈絡清晰可見,仿佛葉托蓮花。峰下是石坪和草場,約4萬平方米,古時為演兵場。坪場周圍,翠屏千仞,懸瀑生煙。石坪上多圓孔,為古人紮寨時立旗竿處,名為「旗跡」。
梯雲峰,在大天池下,張公岩頂。是張公岩通會聖岩的唯一通道。峰下繞雲梯,本為天然石磴,後人工加鑿而成,共有一百零八級,經五折而上。石級甚窄,僅容一人。梯盡即峰,峰不峻而險,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怪石
靈猴迎客石,在飛來峰之右,黃鵠峰之左。石形如猴,額頭凸起,兩眼凹陷,尾巴上翹,撓首弄姿。
百佛朝如來石,在金谷岩右側上,如來峰頂有一巨石高聳,石上又負一石,如大佛之高冠。佛額處有一小圓孔,透光放亮,其下二石並立,怡如連屏,似開似合。由下往上觀,像如來大佛,披着袈裟,盤膝而坐,前有小石羅列,如同百佛拱手朝拜。
天珠石金谷岩右,一線天前。石高4米,上豐下斂,支磯兀立,如珠從天而落下,人稱「天珠」,俗名「撐腰石」。遊人至此,多以木棍或石塊撐其下,祈求登山腰不酸痛。石下有小穴,珍奇的青鳥常棲息其間,上有石刻多方,最著名的為方以智的手跡。
八戒朝聖石,文殊峰側,有石如豬,頭嘴酷肖,面朝金谷岩中丈六金身,故名「八戒朝聖」。此石最佳觀賞位置,在「進一步」石刻之旁的石階上。
龍口銜珠石,滴水洞天,高數十米,中有一圓石,夾在石縫內,如龍口銜珠。
鸚鵡石,出金谷後門,往紫霞關方向行30米,回首仰望,一石如鸚鵡,俯首欲啄,上翅張開,下翅合攏,似飛似落,如躍如鳴,引人遐思。
玉兔拜月石,由鸚鵡石上行十餘步,一石弓起,中可行人走馬,此即「盤谷關」,又名「紫霞關」。關上之石如兔,頭東尾西,前腿下伸如跪拜之狀。每逢月半,一輪明月從東方冉冉升起,銀光撒在石上,「玉兔拜月」景觀即現眼前。「玉兔」之背,平整如床,可臥二人,稱作「仙人床」。相傳遊人仰臥床上,夜間即可夢見身駕五色祥雲,飄飄蕩蕩,遨遊於太空。床旁石壁,清人陳度刻「夢與雲遊」四字於其上。「玉兔拜月」石又名「象鼻石」,人立石下,似有被卷之危。
靈猴戲熊石,在醉翁岩之巔,有一巨石,左右分開,中夾一石如鈴,鈴口朝天,似搖非搖,俗稱「搖鈴石」。從山下觀之,如二猴相對而語,在雷公洞上觀之,上為猴,下為熊,猴熊相戲,活靈活現。
指月石,在雲霄峰之半,「指月路」上,有明高僧清隱法師刻「指月石」三字於其上。登其石,可見層巒疊嶂,老藤垂花,為會聖最爽豁處。每當新月初升,人坐石上得月最早。石平闊,古有亭,不知圮於何年。清大學士張英數度來游,均坐其上,送夕陽,迎素月,留連忘返,飽覽佳景。
美女現花石,指月石前數米,如人形,頭腹腿足俱全,酷似女人形體。
琵琶石有二:一在大天池之畔,以足叩擊,撲通作響,如彈琵琶;一在佛母岩前,有石階42級,足行其上,響聲錚錚,如彈琵琶。
靈芝石,在黃鵠峰下,倚天洞前,一巨石直立,上扁圓而張,下收斂漸細,頂生草木,活象靈芝。纜山一帶,觀之最佳。
夾桅石在倚天洞之下,兩石屹立,高數十米,二石相距一米左右,如斧剖,俗稱夾桅石。因浮山如船,有戧、有纜,故「夾桅」之名亦附於浮渡之上。
蓮花石,出會聖之西關,上行五十步,大石平曠,可羅百席,可立千人。石上生紋紅色,如蓮花之瓣,以水澆之,其色更艷。明萬曆年間始見,抗戰時,學者汪子云刻「蓮花石」三大字於其上。
人文景觀
亭台建築
浮山古有十亭,僅存渡仙亭,後恢復御碑和望江兩亭,其餘規劃在遺址上逐步重建。
望江亭,在妙高峰頂,明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1553-1555年)之間桐城縣令樊仿建。站立亭中,可見四山縹緲,長江如練,三公、九子、皖山、龍眠諸峰,俱在望中。此亭早毀,1986年重建。現亭為仿古木結構。兩層六角,周有石欄和木凳,南北有石級,整個亭址占地一畝。承建單位為江蘇高郵古典園林建築工程處。
御碑亭,為康熙年間山足和尚建。亭在華嚴寺山門內(現浮山中學校園),亭中立有聖旨碑,早毀。現亭重建於中學西南側的葫蘆山(古名待佛嶺)上,為仿古木結構,上蓋小青瓦,下有坐凳,六角飛檐,外型美觀。該亭占地面積100平方米,造價為二萬元,由江蘇高郵古典園林建築工程處承建,1986年底竣工。
渡仙亭,在張公岩與觀音岩之間,過渡仙橋即達。亭為條石結構,方形,四根石柱上刻着楹聯,占地面積7.29平方米。該亭建於清嘉慶拾陸年(1811年),高僧慧蓮募化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