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浮梁古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浮梁古城位於昌江之濱,始建於唐代,是江西省內保存較完整的古代縣治城郭,古城內有全國唯一的五品古縣衙和宋代紅塔等有着歷史價值的建築,也保留了悠久的瓷、茶文化歷史。古城南門之外仿古修建了南門渡碼頭。這裡曾經商賈雲集,載滿瓷器茶葉的貨船擁塞了昌江水面,由此經鄱陽湖和長江轉運全國各地。

陶瓷歷史文化長廊

進入景區,是一條長達312米的陶瓷歷史文化長廊。長廊地面用鵝卵石瓷磚鋪就,上鑲嵌着216塊景德鎮青花瓷板,瓷板上繪寫着有關景德鎮瓷器生產的歷史,內容有人物、風土、傳說、歷史、風景名勝、詩詞、題刻、史記重大事件等。 就象一本攤開的歷史書,沿着長廊走一路學一路,不得不感嘆我國瓷、茶文化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感嘆自己的學問平庸,見識淺薄。 長廊盡頭的千禧良緣廣場上建有千年瓷壇,也全部是用瓷器雕塑而成。

浮梁古城內的歷史建築

按原貌修復的浮梁古城布局形似八卦,古城門樓氣勢宏偉,城牆全長20餘里,高1.6丈,寬丈許。城門樓高15.6米,由城牆、主樓和角樓組成。主樓坐落在8米高的城牆之上,是一座高層的木結構建築,顯得巍峨高大,雄偉壯觀。

浮梁古縣衙

浮梁的歷史可追索到東晉新昌。公元742年(唐朝天寶元年),新昌改名為浮梁。公元816年(唐朝元和11年),因水災,遷浮梁縣城於今浮梁古城處,歷經唐、宋、元、明、清諸代至民國四年,長達1100餘年,縣衙屢毀屢建。現存浮梁古縣衙,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170年,占地64495平方米(相當於95畝),規模宏偉,是中國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縣衙。浮梁縣衙被譽為「江南第一衙」,是因為浮梁的知縣官居五品,而普通的知縣僅是七品的小芝麻官。細細品味,這裡也隱含了很多古代官場政治和官本位的思想:浮梁地處皖、浙、贛交通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社會穩定與治安相當重要。浮梁每年上繳稅收貢賦多,僅茶葉稅收就約占全國茶葉稅的八分之三;當時聞名於世的瓷都景德鎮也歸浮梁管轄,朝庭往往派出三、四品的官員到景德鎮監燒御瓷,知縣官品高,與督陶官交流協辦各項事宜就相對順利;景德鎮瓷業工人來自四方,經常鬧糾紛,本縣知縣高於鄰縣兩品,就容易協調處理各類糾紛。總之就是位高、權重、金多、擔責大、恩遇隆。古縣衙現存有照壁、頭門、儀門、大堂、二堂、三堂,建築面積2660餘平方米。縣衙院內寬敞空曠,古木參天,從頭門往儀門到大堂,有一條近百米的青石鋪砌的甬道,旁有古柏、古井。整個衙署未施油漆,雕刻亦簡樸,略顯寒窘。這是因為清末時期的經濟已走向衰落,地方財政不富裕;官員們流水付任,誰也不願奢華建設而為後任享用;浮梁地位特殊,往來財物賬目繁多,也是上一級官員重點督察重地,縣衙官員們都不願為修建官署背上貪贓之名影響前程。於是,縣衙自建成後,時任官員最多也只是小修小補一番,留着殘破的衙署還能為自己搏得個清廉之名。[1]

浮梁察院

緊靠着浮梁古縣衙旁邊,還建有一所「浮梁察院」,這是全國範圍內保存的唯一一座「察院」遺址。它雖然地處浮梁古縣衙的旁邊,但並不隸屬於浮梁縣衙。察院始設於唐代,是監察地方官員履行職守、懲治職務犯罪的獨立機構。 浮梁察院的監司主衙由照壁、頭門、大堂、二堂和三堂組成,結構嚴謹,簡樸莊重。感慨自唐朝以來就實行了監察制度,然而歷史上官清吏治的朝代並不多,以官管官,難免利益勾結,官官相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抑或井水不泛河水,真正做到明察秋毫的又有多少,千百年歷史輪迴,似乎並未跳出怪圈,離着真正的民主法制還很遙遠。 老百姓可能更多是相安無事,冷眼看窩裡鬥狠,實在被逼急了拿起棍子亂掄一氣,打爛了再造。

居易草堂

古時的浮梁縣是「萬國來求」的地方,四方商賈往來,財富聚集,人文薈萃,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寫道「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人們為紀念這位偉大詩人,還在縣衙後院裡專門辟出一片地方,修建了居易草堂。草堂前院子裡,有青花瓷製成的採茶、制茶、品茶少女的雕塑,惟妙惟肖、製作精美、巧奪天工。

宋代紅塔

縣衙外有座宋代的紅塔,原名為西塔,始建公元961年,是江西省保存最早的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塔,載入中國七十二座古塔史冊。塔前在唐代曾建有一座西塔佛寺,此塔也為傳播佛教而建。紅塔完全靠和尚化緣捐造,耗時79年才竣工。

現在的紅塔已是後人重建,全塔共七層,從地坪至復盆頂高37.8米。塔身皆用大型青磚實砌,每層均用青磚疊砌出外挑平台。 相傳佛塔本來全部用青磚砌成,過去沒有水泥,全部用石灰、糯米和紅泥混合作漿,年代一久,紅泥被風吹雨淋分化流出,將青磚表面染成了紅色而成為紅塔。明朝,朱元璋陳友諒大戰鄱陽湖失敗後,逃至浮梁古城,躲進紅塔後方逃過一劫。當上皇帝後,下詔撥銀修復救命寶塔,因當時逃難緊急,沒有問及塔名,只記得塔色渾紅,好在當時浮梁城內其它塔外表均刷為白色,只有此塔外表為紅色,從此,西塔更名為紅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