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口號導彈驅逐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口號導彈驅逐艦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海口號導彈驅逐艦(舷號171)簡稱「海口」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二艘052C型導彈驅逐艦,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及垂直發射系統,可單獨或協同海軍其他兵力攻擊水面艦艇、潛艇,具有較強的遠程警戒探測和區域防空作戰能力。海口艦於2001年6月30日由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2003年10月30日下水,2005年12月26日入列,現服役於南海艦隊驅逐艦第九支隊。海口艦艦名取自海南省省會海口市,其入列命名授旗儀式於2006年2月25日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052C型驅逐艦是中國第一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軍裝備——海口艦入列後艦上唯一進口的燃氣輪機也被中國國產裝備所替換[1]

歷史

2007年初,「海口」號導彈驅逐艦和「蘭州」號導彈驅逐艦兩艘第一批次052C型驅逐艦在南海開展了實戰對抗演練。

2008年12月26日,按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有關決議,經中國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准,「海口」號導彈驅逐艦與「武漢」號導彈驅逐艦及「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組成海軍第一批護航編隊,從海南省三亞啟航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海軍第一批護航編隊為41批166艘船舶實施了伴隨護航,為46艘船舶提供了區域護航,成功救援3艘遇襲外國船隻,創造了數項解放軍海軍記錄;海口艦還創下了連續航行124天不停留、不靠港的世界海軍紀錄[2]。「海口」號導彈驅逐艦等經過124個日夜、逾33000海里連續航行後,於2009年4月28日返回海南三亞。

2009年11月23日,國際海事組織第26屆大會上,為表彰「在索馬里和亞丁灣附近海域參與打擊海盜軍事行動的各國軍艦為保護國際航運和人道主義物資運輸所做出的積極貢獻」,「海口」號導彈驅逐艦等獲得「航運和人類特別服務獎」。

2011年11月2日,「海口」號導彈驅逐艦和「運城」號導彈護衛艦等組成海軍第十批護航編隊從廣東省湛江市起航。該次護航歷時186天,總航程98180海里,共完成40批240艘中外船舶護航任務。2012年6月7日,「海口」號導彈驅逐艦等返回湛江軍港。

2012年10月22日,「海口」號導彈驅逐艦、「廣州」號導彈驅逐艦及「運城」號導彈護衛艦穿越沖繩南面海域,赴西太平洋海域進行例行訓練。

2012年12月8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抵達深圳市蛇口港碼頭登上海口艦進行視察。

2012年「海口」號導彈驅逐艦在海上執行任務時間長達200餘天。2013年初,海口艦進廠修理並進行現代化改造。2013年11月20日,海口艦結束十個月的廠修後,經過試航,駛抵湛江某軍港。

2014年1月20日,「海口」號導彈驅逐艦、「武漢」號導彈驅逐艦及「長白山」號綜合登陸艦組成戰備巡邏遠海訓練編隊起航,先後對西沙、南沙及其附近海域進行了巡航,組織了潛艇突破封鎖區、陸戰隊搶灘登陸等科目訓練,並帶動航空兵、潛艇及西、南沙守備部隊開展了一系列實戰化演練。1月27日,編隊穿過赤道進入南半球。編隊先後穿過巽他海峽龍目海峽望加錫海峽海峽水道,完成歷時23天、航行近8000海里的轄區防衛作戰和潛艦對抗演練後,靠泊湛江某軍港。

2014年3月8日,馬來西亞航空370號班機空難發生。次日,由「海口」號導彈驅逐艦與「崑崙山」號綜合登陸艦等組成的第二批增援搜救編隊,從三亞、湛江兩地啟航向搜救海域方向機動。「海口」號導彈驅逐艦於3月11日首先抵達任務海區,與正在該海域執行搜救任務的「綿陽」號導彈護衛艦、「井岡山」號綜合登陸艦會合併展開搜救。

2014年6月9日,「海口」號導彈驅逐艦、「岳陽」號導彈護衛艦、「千島湖」號綜合補給艦等組成的參加「環太平洋-2014」演習中方參演艦艇編隊從三亞市軍港起航,先後穿越南海巴士海峽,航行2100餘海里,於6月14日抵達關島以北海域,與從舟山市起航,經宮古海峽先行抵達的和「岱山島」號醫院船會合,再同美國新加坡、文萊艦艇會合組成多國特混編隊向夏威夷航渡。6月24日,多國特混編隊抵達美國夏威夷珍珠港基地。期間,海口艦等參加了共22國海軍參與、為期38天的聯合軍演並訪問了美國本土。9月3日,歷經87個日夜、航行19271海里,參加「環太平洋-2014」演習並執行訪問任務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返回三亞市某軍港。

視頻

海口號導彈驅逐艦 相關視頻

海口號導彈驅逐艦海航,性能跟m國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還強悍
中國海軍:乘風破浪中的052C導彈驅逐艦「海口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