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國圖志
《海國圖志》,中國近代較早的一部世界政治、經濟、歷史地理專著。魏源著。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揚州古微堂刻印,共50卷;1847年刻本擴充為60卷;1852年刻本又擴充為100卷。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是在鴉片戰爭爆發後,中國面臨資本主義列強侵略的危機,為了解世界大勢和各國情況,以便採取對策而編撰的。全書18篇,記載了世界各國歷史、地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情況,同時參照古今中外的歷史經驗,全面總結了鴉片戰爭以來清廷在軍事、政治、外交上接連失敗的教訓,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等一系列很有價值的見解。其中「師夷長技」,學習西方科學技術,製造戰艦火器,以抵抗外國侵略的主張,在近代思想史上影響很大。是當時中國最詳備的世界史地參考書,也是了解西方、棄弱圖強的啟蒙著作。
作者介紹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陽人。近代思想家。1822年中舉,受江蘇布政使賀長齡之聘,編輯《皇朝經世文編》,並參與籌議漕糧、水利等問題。1841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曾作為兩江總督裕謙幕府,參加謀劃反侵略戰爭。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時,憤而著《聖武記》,以推求盛衰之理,籌劃海防之策。後受林則徐囑託,將林則徐主持編譯的《四洲志》加以大量擴充,編成《海國圖志》。1844年中進士,官至高郵知州。主要著作尚有《老子本義》、《詩古微》、《元史新編》等。後人輯有《魏源集》。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書籍,是思維的結晶,知識的寶庫,智慧的源泉,人類最主要的精神食糧。名著,則是書籍中的精華[1]。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海國圖志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移至 ↑ 100部科普經典名著,豆瓣,2018-04-26
- 移至 ↑ 工具書及其分類,豆丁網,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