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海州灣位於中國江蘇省東北部,山東省南部。是一個半開闊海灣,海底自西向東緩傾,灣口水深,有秦山島、東西連島等為天然屏障,海域水深10~20米。西岸有新沭河、薔薇河等注入。海岸類型主要是粉砂淤泥質海岸,其次是基岩和沙質海岸。中國著名的對外貿易港連雲港位於灣口南部。

海州灣生物資源豐富,被譽為中國八大漁場之一。2011年5月,被國家海洋局公布為中國首批國家級海洋公園[1]

目錄

基本內容

黃河泥沙淤積影響,海底地形比較單一、平緩。淤泥質淺灘寬闊,是淮北鹽場的海鹽生產基地。猴嘴鎮為淮北鹽業的集散地。南面的連雲港,建在後雲台山和東西連島之間,其間的鷹游門海面一般寬約2千米,長約6千米,在鷹游山屏蔽下,風平浪小,平均潮差3.4米,最大可能潮差6.4 米。吃水7米海輪可自由進出,吃水7~10米海輪須乘潮入港。

南黃海最西面的開敞海灣。位於江蘇省最北端的黃海之濱,東以嵐山頭與連雲港外的東西連島的連線為界與黃海相通,面積約820平方公里。在地質構造上,海州灣位於蘇魯隆起與蘇北之南黃海拗陷的過渡地帶。蘇北拗陷覆蓋深厚的第四紀沉積物。受黃河泥沙 淤積影響,海底地形比較單一、平緩。淤泥質淺灘寬闊,是淮北鹽場的海鹽生產基地。猴嘴鎮為淮北鹽業的集散地。南面的連雲港,建在後雲台山和東西連島之間,其間的鷹游門海面一般寬約2千米,長約6千米,在鷹游山屏蔽下,風平浪小,平均潮差3.4米,最大可能潮差6.4 米。吃水7米海輪可自由進出,吃水7~10米海輪須乘潮入港[2]

蘇魯隆起受燕山運動北東和北西兩組斷裂的影響,分別構成海州灣北部海岸和連雲港海峽等南部海岸的輪廓。經過了複雜演變,形成現代海岸的地貌形態。由於供沙條件、水動條件和岸坡形態的不同,海灣地貌特徵和沖淤動態也因而各異,從北而南大致可分如下幾個岸段:①北段(繡針河口—興莊河口)為沖刷後退的砂質平原海岸,長約27公里,潮間帶灘寬約1公里,海灘物質以小於0.1厘米的石英砂為主。岸線呈南西南走向。②中段(興莊河口—西墅)為淤積增長的淤泥質平原海岸,長約26公里,潮間帶灘寬為3~6公里,組成物質為青灰色粉沙淤泥。③南段(西墅—燒香河北口)為穩定的基岩海岸,長約44公里。岸線曲折,海灘狹窄,主要為中細沙海灘,間或有淤泥質海灘。南端的連雲港一帶,泥沙回淤量隨風而異。

海州灣具明顯季風氣候特點,年降水量近1000毫米。潮汐性質屬正規半日潮。海州灣資源豐富。海州灣漁場是江蘇省四大漁場之一,盛產鰳魚、鮁魚、河豚、鮐魚、帶魚、對蝦等經濟魚蝦類,還可養殖海帶、紫菜和貝類。礦藏有煤、磷和鐵礦。南端的連雲港有東西連島的天然屏障,水域開闊,為連接隴海鐵路與海上運輸的樞紐,是中國西北、中原地區最短線路的出海港口,為具有發展前景的綜合貿易港,同時也是國家重點擴建的海洋漁港之一。

視頻

海州灣 相關視頻

景順印象海州灣10.29A
海州灣旅遊度假區,帶大家一起遊覽旅遊留念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