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游鎮城西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游鎮城西村富陽縣富陽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東接城東村,南臨富春江,西靠富春灣開發區農民城,北鄰後周、虎山村。320國道和橫貫東西的過境公路在村中穿越而過,把全村分割成中心村、後拔村秦望橋、戴家墩4個自然村。富春灣開發區最大的投資建設項目--春江花園,就位於城西境內的放馬沙。[1]

中文名: 城西村

所屬地區: 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城海遊街道

地理位置: 三門縣城海遊街道城西

人口數量: 1224人

機 場: 台州路橋機場

火車站: 三門縣火車站

車牌代碼: 浙J

基本信息

城西村,位於三門縣城海遊街道的西部。居于海游港上游,嶺(口)三(門)公路穿村而過,水陸交通便利。歷史上城西統稱海游村上西。清屬寧海縣南鄉海游莊。民國屬海游鎮。50年代土地改革時,改名翻身村。1956年,與牆裡村合辦翻身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屬海游鎮管理區,稱上西連隊。1962年改名翻身大隊,後改為城西大隊。1983年改建為城西村,屬海游鎮。1992年有394戶,1224人。耕地面積290畝。

走農工貿一體化道路

城西村歷代以務農為主,少數經營商業、手工業和碼頭貨物搬運。農業集體化期間,單純搞農業,各業凋敝,收入低微,1979年人均收入僅60多元。80年代,實行改革開放,黨支部開始意識到"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的實踐真理,開始創辦變壓器配件廠,在緩山平坡辦柑桔場,為集體企業打基礎。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附近一些村出現了分桔場、拆企業的現象,村里少數人也提出推翻承包合同,拆分桔場、企業。黨支部、村委會認為帶領村民共同富裕必須要有強大的集體經濟作後盾。決心採用"蘇南模式",發展壯大村辦企業,帶動個體企業發展。對全村1400多畝山林,除970畝劃作自留山外,其餘歸集體管理經營。村黨支部書記、變壓器配件廠廠長葉家法,放棄個人發財的機會,一心撲在廠里,搞技改,擴廠房,增設備,從1984年起,該廠先後投資90多萬元,投入土地10多畝,新購置各種機器設備30多台(套),職工發展到百餘人,年產值達到540萬元,成為三門縣骨幹企業之一。在與全國72家同行大中型企業競爭中,產品、質量在多次評比中名列全國第一。以變壓器配件廠為龍頭,新辦起年產數百噸的食品罐頭廠。與工商部門聯辦三門第二菜市場,並在菜市場口臨街地段,投資近100萬元,新建1幢六層樓建築面積為2000多平方米的商業綜合樓。在村辦企業帶動下,個體工商、運輸、服務業蓬勃發展。全村有各類工商企業25家,產品由單一變壓器配件發展到建築材料、機械五金、電器、塑料、橡膠、聚氨酯、繡衣等20多種,從業人員增加到600多人,占全村勞動力的半數以上。工農業、服務業及交通運輸業得到同步發展。從事第三產業上百家,運輸拖拉機17輛。工業產值5339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95%以上。

經濟發展

村辦企業的發展,每年上交村承包款23萬元。黨支部、村委會管好用好這筆資金,為民辦實事,支援農業發展。近幾年來,從村經濟中拿出10多萬元,修建、加固了山嘴頭壩、海游大壩、水泵站等10多處水利設施,整修上洋、西山腳、嶺上等地水渠2萬多米。拿出貼農金50多萬元,為農業生產建立了統一規劃、統一供種、統一排灌、統一機耕、統一植保的"五統一"一條龍服務體系。同時,每年從村經濟中撥出10萬元資金,年均每人發放90元作為貼農金,還承包了農戶的農業稅,提高了村民的種糧積極性。1992年全村糧食總產量達到299噸,畝產達1110公斤,達到了噸糧指標。1992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5619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2417元,村級經濟固定資產290萬元。城西村嘗到了辦工業的甜頭,決心走工、農、貿一體化的道路。充分利用海游城區的優越條件,以土地入股,引進外資聯辦企業,開發新產品,使老產品不斷得到更新,促進企業上規模。計劃擴建縣變壓器配件廠廠房,建五層綜合樓,原廠底層改建為門市部;在菖蒲嶺光明路建一座中型加油站、辦一家高級賓館;進一步發展商業、服務業,擴大第三產業的比重;發展"一優兩高"農業;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力爭在三年內實現工農業總產值上億元,把城西村建成工、農、貿齊發展,村民共同富裕文明的新農村。

視頻

城西村城中村改造規劃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