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神娘娘智斗呂洞賓巧占廟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神娘娘

來自網絡的圖片

海神娘娘智斗呂洞賓巧占廟島早年間的長島,人們都習慣尊稱媽祖為「海神娘娘」。[1]

媽祖是福建莆田湄洲島人,成仙之後,鄉親們為了紀念媽祖捨生忘死救助漁民、除妖降魔的英雄事跡,在湄洲島建起了第一座媽祖廟,也就是保存至今的湄洲島媽祖祖廟

那麼,媽祖是怎樣來到我們長島廟島的呢?史書里記載的是福建南日船民在公元1060年,最先把「龍女」靈牌供於沙門島寺廟中,公元1122年在廟島建起了北方第一座媽祖廟,後來被明朝崇禎皇帝御賜「顯應宮」的廟額。

除了正史的記載,在長島民間還流傳着另外一個版本——「海神娘娘智斗呂洞賓巧占廟島」故事。

廟島群島南部這些島嶼,從地勢上看,坐落在南、北長山島和大、小黑山島之間的廟島形若展翅鳳凰,東面的南、北長山島如同駕游雲海中的雙龍,西邊的大、小黑山島好似威風凜凜臥在渤海上的對虎,北邊的砣磯島恰如一隻碳身堅甲的神龜,而最神奇的是在廟島鳳凰頭頂不遠處,有一個形狀極圓、酷似太陽的小島——

這正是左青龍(南、北長山島),右黑虎(大、小黑山島),北玄武(砣磯島),南朱雀(廟島)。從星宿上最嚴格的排列上講,廟島與燒餅島(太陽島)在青龍、黑虎、玄武幾島的護衛下,形成獨有的丹鳳朝陽之勢,鬼斧神工,堪稱完美。所以說,廟島群島一帶風水極佳,而廟島更是連神仙都覬覦的寶中之寶地。

據傳,八仙之首呂洞賓一次巡遊渤海,偶然發現廟島靈氣十足,是神仙修煉的絕好去處,於是就取下道冠,施展法力將道冠扣在島上的最高峰鳳凰山上,意為先占為先。

說來也巧,仙居南海的媽祖聽報,說北方渤海常有海妖作怪,危害漁民百姓,媽祖便駕雲起身前往渤海降妖捉怪。及近渤海,恍惚間看見像一隻五彩鳳凰的廟島靜臥海中,周圍的南北長山島、大小黑山島以及擋浪島、螳螂島等眾多的島、嶼、岩、礁肩結膊連,環拱圍繞,將廣闊浩淼的大海圍成一座海不揚波的天然錨泊良港。

媽祖甚喜,決定在此建一住所,護佑北方的漁民百姓。但是到了島上細看,才發現已有仙人搶先一步,用道冠占下此島。見狀,媽祖不禁有些失望,但是又有捨不得這樣的好地方,情急中發現道冠下有一處石頭稍有些縫隙,靈機一動,取下髮髻上的金釵,透過道冠縫將金釵插入冠下,然後去降妖捉怪去了。

這真是道高一尺,海神娘娘高出你呂洞賓十丈都不止!

等到呂洞賓邀請其他七位仙友擇吉日來廟島踏勘,卻見媽祖的金釵在道冠中下露出一截,他百思不得其解,是哪位仙界高人搶了先呢?

媽祖騰雲駕霧來到廟島,呂洞賓等眾仙人一看是海神娘娘,只好把廟島拱手讓給媽祖了。

這就是在長島家喻戶曉的「海神娘娘智斗呂洞賓巧占廟島」的故事,只有像媽祖這樣能夠騰雲駕霧往來自由的神仙,才能從福建跨越千山萬水來到渤海海峽中廟島,建起北方第一座 「天后行宮」。從這個傳說中,我們不難看出長島人對媽祖無限的崇敬和愛戴之情。[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