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絲

圖片來自BBC中文網

海絲又名足絲 (英文: Sea Silk / byssus), 這不是指那種由蠶蟲口中吐出來的絲, 其實是由地中海軟體動物大江珧蛤 (Pinna Nobilis)的唾液加工製成一種相當罕見、珍貴、輕如蟬翼金光閃閃的絲製品。

海絲製成的物品很少會流於市面,因為是以前歐洲作為權貴人士的獨特物品,而最後一次公開拍賣可以追溯到1767年。

2019年在紐約上西城拍賣的頭巾式帽子估價為5,000至8,000美元, 這帽子帶有深金色的色調的布料纖維看起來與馬毛布料相似,但實際上它是由即將失傳的海絲打撈和編織而成的。[1]

海絲歷史

大約五千年前,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的女性會使用這種極其輕薄的海絲布料為國王繡製衣服、為所羅門王(King Solomon)製作長袍、為奈費爾提蒂王后(Nefertiti)製作手鐲、 為祭司、教宗和法老製作聖衣。 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曾提到過這種材質,在舊約聖經(Old Testament)中提到了45次,傳說是上帝讓摩西鋪設在祭壇上的布料。[2]

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人都認為,足絲是最上乘的編織材料,它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會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用檸檬汁和香料精心加工處理過後,一旦暴露於陽光之下,足絲就會發出金子般的光亮。

世上最稀有的布料

來自BBC中文網的圖片

全球僅一人懂做海絲

現在地球上只有一人懂得如何採集、染色、將海絲繡成精緻圖案閃耀如金絲製品。這不但令海絲成為世上最為稀有的布料纖維的其中一個原因, 還有其他複雜外在因素包括海水溫度上升等。

每年只有很短的收集期, 而一隻Pinna Nobilis蛤蜊每年只能生產10克左右的足絲原料,然後10克的足絲原料只能製造出1克足絲線, 大約需要100次潛水才能採集30克可用絲線。

如今維戈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後一個仍然知道如何採集、染色、將海絲繡成精緻圖案的人,海絲製成的圖案像金子一樣,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很短的收集期

只有在每年春天,維戈才會潛水到義大利撒丁島西南邊的聖安蒂奧科島(Sant'Antioco)水晶般無污染的海水, 這樣可以避免蛤蜊受到傷害。為了避免引來注目,維戈通常淩晨出發, 由於這種巨型蛤蜊是保育物種,所以每次維戈去「收割」時,義大利海岸防衛隊(Italian Coast Guard)隊員們都要陪同她前往。

她潛入到人跡罕至的海灣水底和水草茂密的環礁湖,有些地方水深達15米,這裏只有她的過去24代家族的女性成員才知道的地方。然後,她用小刀從高度瀕危的地中海扇貝尖角處小心翼翼割下細如刀鋒的纖維, 維戈特殊的切割技巧,能夠在不殺死這種稀有生物的情況下收取它們的唾液。[3] 軟體動物分泌的唾液與海水接觸,凝固成角蛋白,於是形成了絲線。之後,開始清潔、紡紗、編織精美絲織品, 據說它像蜘蛛絲一樣纖細,能防水、防酸和酒精。

海洋的污染

由於拖網捕魚破壞了這種巨型蛤蜊的棲息地,所以導致它幾乎快要滅絕,這也是導致編織足絲這項古老技藝的傳承人越來越少的原因。

2018年一位日本商人出價250萬歐元購買維戈的作品——"女性之獅"(The Lion of Women)。這個45x45厘米,光彩奪目的作品是維戈花費四年時間,用指甲一點點編製完成的,她把這一作品獻給了各地女性。

1000年來世代相傳的工藝

來自BBC中文網

沒有人確切知道維戈家族的女性開始編織貝類足絲的過程或原因,但1000多年以來,海絲的複雜工藝、圖案和染色方式一直在這個家族裏代代相傳,而且只傳女不傳男。

維戈記得當時三歲,外祖母帶著她將划艇劃向海洋,教她潛水。十二歲時,她坐在枕頭上,使用織布機編織。

依照傳統,足絲秘密的繼承人應是維戈最小的女兒馬達萊娜(Maddalena)。像外祖母一樣,維戈從小就開始教小女兒潛水和刺繡。

維戈獲得意大利共和國授予的最高等級騎士勳章。

製作海絲

維戈先從深海採集足絲原料,然後將纖維在淡水中浸泡25天除去分,每三小時換一次水。纖維晾幹後,用梳理刷清理絲線,去除其他剩餘的沉澱物。

接下來是最難的部分:從貝類足絲原料中,分離一縷縷純海絲。由於海絲比人的頭髮絲細三倍,所以維戈需要藉助放大鏡和燈光,用鑷子靈巧地拽出每根絲線, 但是在她的手指已經反覆訓練了50年了。

一個神奇的工序,維戈把細線扔進由檸檬香料和其他15種不同類調製的混合物中。僅僅幾秒鍾過後,被放入瓶子內的絲線就立刻有了彈性,呈現出金光閃閃的狀態,至此,海洋絲綢的染色工作才算徹底完成。維戈稱,自己為足絲染色的染色劑,是從124種水果、花卉和貝殼中提取的天然染料。不僅顏色鮮豔,對人體無毒副作用,更能保持幾百年不褪色,屬於自己的獨家秘方。[4]

最後,維戈用手指甲將絲織成經紗。足絲原料的提取和染色需要連續15天時間,如此才能製作出可用於編織的長達幾厘米的絲線。2克重、50x60cm的純海絲布料等此類織物需要花費六年時間縫製。

她說: 我們家族有140種圖案,其中8種圖案沒有任何文字記載,只是口頭代代相傳。

足絲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它輕如蟬翼。(BBC)記者閉上眼睛伸出手想去觸摸足絲時,但他分辨不出維戈是何時將一小塊足絲織物放在自己手上。

對海絲的敬畏

來自搜狐的圖片

義大利歷史學教授、《海洋之絲》的作者伊萬傑林·坎皮稱,直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義大利還有好幾位女性擅長編織足絲,她們中的一些人甚至還試圖開創公司,以批量生產足絲製品賺錢,但短短三個月時間內,工廠就沒了生意。伊萬傑林說:「這是個沒法營利的行業。」[5]

伊萬傑林又稱,雖然現在在義大利的阿普利亞仍有幾位年長的婦女可以編織足絲,但沒人能夠使它閃閃發光,或者像維戈那樣用傳統色彩給它染色。而且,維戈是義大利唯一一個懂得如何「收割」足絲的人。

每天,維戈都會前往一處荒蕪的小海灣,那裡是她每天要祈禱兩次的地方。她說: 「你必須對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心存敬畏。你在人世間只是一晃而過,而這些地方將持續存在。海洋擁有自己的靈魂,要想獲得它所擁有的東西,你必須徵求它的允許。」

維戈的歌聲,夾雜著古老的薩丁島方言和希伯來語,在海天間飄蕩。「我為現在和未來而祈禱。」她說。

產品只送不賣

維戈曾許下神聖的"海洋誓言",堅持認為足絲不可買賣。她編織的作品在羅浮宮(Louvre)、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和梵蒂岡(Vatican)展出,但她家裏一件足絲也沒有。她和丈夫住在一間不大的公寓裏,依靠丈夫作為煤礦工的養老金和維戈工作室造訪者的捐款為生。

維戈解釋說,只有以禮物相贈,才會接受足絲。她為教宗本篤十六世丹麥女王編織絲織品,但更多時候會為新婚夫婦、慶祝洗禮的孩子和期待懷孕的女性製作刺繡。

維戈說:「足絲不屬於我一個人,屬於所有人,販賣足絲就像乙太陽或潮汐牟利。」 她又說維戈的家族從未依靠這門技藝賺取過一分錢,維戈自己嫁給了一位煤礦工人,依靠丈夫的養老金和其他人的隨機捐贈生活。

正因為維戈的這種不為營利、樂於助人的精神,每天到此拜訪者絡繹不絕。

足絲博物館被關閉

2005年聖安蒂奧科政府竟突然關閉了她的免費足絲博物館,聲稱大樓的電氣系統不合標凖。 其實是市政府想強迫她收取門票費,要她用文字記錄家傳的編織圖案和秘密。她說只要我一息尚存,一定會捍衛神聖的誓言!

這一消息引起了全國震動,包括撒丁島總統在內的近20,000人簽名進行在線請願,但都無濟於事。

視頻

Spinning Silk from the Sea

參考來源

  1. 世上最稀有布料?海絲 Sea Silk 即將於紐約拍賣. vogue. 2019-11-13 [2022-06-11]. 
  2. 只傳女不傳男的海絲工藝. BBC News. 2018-02-02 [2022-06-11]. 
  3. 世界上最後一位海絲裁縫Chiara Vigo. 壹讀. 2015-09-14 [2022-06-18]. 
  4. 意大利有一位工匠,只有她能生產獨家的海洋絲綢,其產品只送不賣. 搜狐. 202-08-21 [2022-06-2]. 
  5. 足絲珍貴的海洋絲綢. 搜狐. 2015-09-12 [202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