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錯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海錯圖》,作者:聶璜,出版社:重慶。

書籍是用文字、圖畫和其他符號,在一定材料上記錄各種知識,清楚地表達思想,並且制裝成卷冊的著作物[1],為傳播各種知識和思想,積累人類文化的重要工具。它隨着歷史的發展,在書寫方式、所使用的材料和裝幀形式[2],以及形態方面,也在不斷變化與變更。

內容簡介

《海錯圖》為聶璜的作品,共有255個條目,336種生物,其中 大部分為海洋生物。該書不僅有細緻艷麗的工筆繪畫,還有作者十數年的實地觀察記錄和文獻考證,可謂是古代中國 一本傳世海洋生物圖志。雍正四年(1726),《海錯圖》一書由雍正近侍蘇培盛交入清宮造辦處,後深受乾隆、嘉慶、宣統等皇帝的喜愛。《海錯圖》共分四冊,前三冊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第四冊藏於 博物院,因其極為珍貴,面世尤為難得。本次出版的《海錯圖》在保留全本的基礎上,附以簡潔明了又不失專業的注釋與譯文,使當代讀者可以從輕鬆愉快的閱讀中體會文字、繪畫之美,亦可體味清朝時期頗具趣味的生物科學觀。

作者介紹

作者聶璜,字存庵,浙江錢塘人,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於康熙年間,唯有《海錯圖》一書傳世。

譯者戴啟飛,江蘇南京人,畢業於湖州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參與譯註《徐霞客遊記》《曹植集全譯》,獨自點校《明穆宗實錄》。 吳冠臻,籍貫天津,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翻譯作品有《酉陽雜俎》(譯註版)。

參考文獻

  1. 作品、著作物與版權,道客巴巴,2014-11-09
  2. 書籍裝幀設計的分類及藝術表現形式,豆丁網,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