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淡淡的秋味(臨清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淡淡的秋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淡淡的秋味》中國當代作家臨清流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淡淡的秋味

已是入冬。然而這個黃昏,我卻不經意地走進了秋的餘聲里。

緩緩地獨行,在車流下面的沿河小道間。上面人聲鼎沸,而一坡之隔,就隔出了一片安靜——那種清寂的安寧,隱在蔓坡的爬山虎的碧綠里,隱在一樹樹楓紅的隱忍無語中。

來到了那座橋,細看,書着「迎恩橋」三字。清時所建,其高大堅實的橋身讓我不願懷想她當年迎受恩祿的盛狀。在我眼中,我願,它只是一座橋。

站定,卻被橋之前方所吸引。

那是一條古街,與我相隔了近二十餘載塵煙的古街。它老舊,鋪着被歲月磨損的青石磚,一路嶙峋;它暗沉,灰頭土臉的牆壁,仿佛只為凸顯天空的蔚藍;它悠閒,行走其中的歸客眼神安靜,步履悠緩;它溫暖,幾隻雞狗,數條炊煙,依在門前等待的身影,都有了存在的意義;它悠長,仿佛這條安靜的歸路可以延伸很遠很遠,遠到隔絕紅塵……於是,我在半生的秋暮中突然被擊中了什麼。那種暮色中的暖和閒,讓我想起了媽媽,想起了少時的家,想起了青春時初工作的時光。那時,幸福而不自知。玩累了,被家門前的那聲呼喚牽引,細弱的線就被暖暖地招回。穿越暮色的涼氣,奔至家門,眼睛會被一屋的暖黃點亮。入得屋內,心上也鍍上了金光,篤實的暖,可溫至入夢!那時,只一燈如豆,就可照亮整個世界,就有了穿行萬里奔赴而歸的動力。長長的悠巷,淡淡的炊煙,仿佛是歸家前最詩意的醞釀。

然而,年少的心不懂,青春的心不甘,仿佛那樣的簡單古樸是最沉重的鐵鐐,心如風箏線,渴望出走便是最大的心愿。然而,今日的我,隔着二十餘載的光陰,走在這個久違的老街一角,才發覺,古老的巷道,於我,已再無歸去之路了。母親只在相片裡,親人相聚已無多,人氣淡了,味道也散了,華麗的吊燈卻再也熏不出當時的暖調來。

這個人世的秋天裡,我空身站在這空空的街角,用回憶打撈出童年的味道,青春的色澤,還有心裡那絲抹不去的舊暖。

我嘗出,秋的味道,大概就是暮色中的這抹空淡吧。

移步,歸家。

滿樹的綠桂紅楓在我眼前經過。然而,細看,地上落下的更多。

猜想它們,經過春夏秋的醞釀和積蓄,定然對結局有過最美麗的懷想。如我一樣!

然而,到最後,穿越所有的想象,才發現最後的結局不是深紅,而是斑駁;不是輕揚於樹梢,而是零落在塵間;秋風伴,是為挽留,也是為飄散……於是,紅了,也落了!

那些美麗的夢境就這樣一朝永別,毫無餘地。

這,便是一生的真相。然而,心中可有怨悔?

在落地凝望的瞬間,是否會淡然一笑,只為懂得了這人生;還是會無語凝噎,零落一地的幽怨?我更相信是前者。原來,當日濃郁的深紅不過是用自己的苦心凝結,卻無視人間萬境,待秋風秋雨過盡,才知凝結於身的不只是嫣紅

落,便落了吧。

在空蕩的塵土中,回望一生,卻又如何能否認來過,活過?否認所有的情思輾轉?否認曾經深紅的美麗,抑或當時飄舞的自由?

不能!都不能!

既生長過,必有過存在的痕跡。

只不過,最後才明了,原來那些美麗的夢境,就像深秋的谷穗,既不是想象中的飽滿,也不是想象中的乾癟,它就是那點東西罷了。你用不着為之朝思暮想,更用不着為之捨命相隨,它只是那點存在。

運河的秋水裡映出了楓紅的倒影,有些淺淡,有些模糊。然而,我卻知道,這才是人世之秋里最真實的存在,一如那些人間的情愛。

我嘗出,秋的味道,大概就是濾盡想象後,這抹有中的無,無中的有吧——深情而又無情。

頂着沉沉暮色前行。

紅燈處,在車水馬龍里等待。忽然瞥見安靜的橋下,一棵棵樹上,正寂寥地點着街燈。那種仿古的宮燈仿佛借着暮色和靜樹,隱隱訴說着什麼。然而,和上面的車水馬龍如此不相配,仿佛兩個世界。

我定睛看了又看,心裡的一縷想象生髮,仿佛,我已身置其下,與樹,與燈,與幽徑相融為一,做了一回恬淡的閒人……

我又嘗出,秋的味道,大概就是在人間的荒蕪里,能用最後的秋心為自己營造出一片迷離的秋境吧!

2014-11-9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