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黃柳·花邊短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淡黃柳·花邊短笛》 |
作品名稱: 《淡黃柳·花邊短笛》 創作年代: 南宋末年 文學體裁: 詞 作 者:王沂孫 |
沂孫最工於詠物。他現存64首詞,詠物詞即占了34首。在宋末詞人中,王沂孫的詠物詞最多,也最精巧。他的詠物詞的特點,一是善於隸事用典,他不是直接描摹物態,而是根據主觀的意念巧妙地選取有特定含意的典故與所詠之物有機融合,使客觀物象與主觀情意相互生髮。[2]
詩詞正文
“ | <又次冬,公謹自剡還,執手聚別,且復別去。
悵然於懷,敬賦此解花邊短笛。初結孤山約。 雨悄風輕寒漠漠。翠鏡秦鬟釵別,同折幽芳怨搖落。 素裳薄。重拈舊紅萼。嘆攜手、轉離索。 料青禽、一夢春無幾,後夜相思, 素蟾低照,誰掃花陰共酌。 > |
” |
— <《淡黃柳·花邊短笛》>,< 詩詞名句網 > |
作者簡介
王沂孫,漢族,生於會稽(今浙江紹興),南宋末年著名詞人。王沂孫生年在周密之後,張炎之前。據其《淡黃柳》詞題,沂孫於咸淳十年(1274),與周密別於孤山。次年,周密游會稽,相會一月。景炎元年(1276)冬,周密自剡還會稽,二人又復聚別。景炎三年(1278)在越與李彭老、仇遠、張炎等賦《天香》諸調,編為《樂府補題》一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沂孫在杭,與徐天佑、戴表元、周密等十四人宴集於楊氏池堂。二十四年,周密得《保母貼》,王沂孫題詩,在趙孟奚谷丁亥(1287)八月跋之後,鮮于樞戊子(1288)再觀之前。
王沂孫生年在周密之後,張炎之前。據其《淡黃柳》詞題,沂孫於咸淳十年(1274),與周密別於孤山。次年,周密游會稽,相會一月。景炎元年(1276)冬,周密自剡還會稽,二人又復聚別。景炎三年(1278)在越與李彭老、仇遠、張炎等賦《天香》諸調,編為《樂府補題》一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沂孫在杭,與徐天佑、戴表元、周密等十四人宴集於楊氏池堂。二十四年,周密得《保母貼》,王沂孫題詩,在趙孟奚谷丁亥(1287)八月跋之後,鮮于樞戊子(1288)再觀之前。卒年四十左右耳。」[3]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