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淳于(Chún yú)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 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後代,以國名為氏。周武王滅商後,把原夏朝斟灌國姜姓淳于公封在州邑(今山東省安丘市),建立州國,因位居公爵,世稱州公。春秋時期有州公實,亡國於杞,州國公族定居於淳于城(今安丘市東北,原為州國都城),後來復國,名淳于國,仍為公爵,成為春秋時期的小國之一。亡國後,其族人以原國名命姓,稱淳于氏。到唐代中期,唐憲宗名李純,淳于姓的"淳"字與"純"字同音,遂在避諱之列,乃去淳為于姓。五代以後,有于姓恢復祖姓,仍複姓淳于。
淳于(chún yú)姓 源出
源流一
源於姜姓,出自周武王給炎帝後代姜姓淳于公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原夏王朝時期有一個斟灌國,是姜姓小諸侯,周武王姬發滅商紂之後,將其封在州邑(今山東安丘),建立了州國,因位居公爵,世稱州公。以後遷都於淳于城(今山東監利,原為州國都城),稱淳于國,仍為公爵,國君稱淳于公,成為春秋時期的小諸侯國之一,其實就是州國的延續。
到了春秋初期,從河南遷移來的強大杞國頻繁入侵淳于國,淳于國國力迅速衰弱,無力再抵抗,國君淳于公迫不得已逃往外地,淳于國就此滅亡。淳于國亡國之後,其王族及其國人有以故國名為姓氏者,稱淳于氏。據史籍《古今姓氏書辯證》記載,到了唐朝中期,因為要避唐憲宗李純(公元806~820年在位)的名字之音諱,淳于氏乃去"淳"改為于氏。五代十國以後,有一部分于氏族人恢復祖姓,仍為淳于氏複姓,再後又多省文簡改為單姓淳氏、于氏,世代相傳至今。
淳于氏族人大多尊奉淳于公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姒姓,出自春秋初期的杞國國民,屬於以國名為氏。杞國是一個自商王朝到戰國初年的一個諸侯國,國祚延綿一千多年,國君為姒姓,是大禹的後裔。杞國最早建國於商王朝,其間時斷時續,具體事跡已不可考。周王朝初年在周武王姬發的扶持下,杞國得以重新建國,自東樓公起,有史料可考的傳了二十位國君。直到周貞定王姬介二十四年(楚惠王熊章四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杞國才被楚國所滅亡。當初在春秋早期,杞國將鄰居淳于國滅亡之後,吞占了淳于國故地並遷都於此,因此後世也將春秋以後的杞國稱作淳于國。
在杞國的國人之中,也有以淳于國名為姓氏者,稱淳于氏。後與姜姓淳于氏族人一樣,在唐朝中期,因為要避唐憲宗李純(公元806~820年在位)的名字之音諱,亦改為于氏。五代十國以後,有一部分于氏族人恢復祖姓,仍為淳于氏複姓,世代相傳至今。 [1]
得姓始祖
淳于公。從《水經注》上推敲,可以知道淳于這一姓氏的緣起。周武王時,淳于公受封於斟灌國,號為淳于國,後世子孫"以國為氏",而姓淳于。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據《古今姓氏書辯證》記載,唐憲宗年間,因要避御名,而改為于氏。古代的斟灌國,根據考證,在今山東省安丘縣東北,這裡便是淳于氏人家的老家。故淳于氏的得姓始祖是淳于公。
各支始祖
淳于清太:字號失紀,湖南淳于氏一世祖,生於元末遭兵亂,家盡失其所在,唯避亂走蜀,太祖定鼎,言旋南歸,遷湘陰縣西鄉,落業大施塘。遂世族於斯焉,後嗣子孫,不窮於所遠,因以淳于清太為遷湘始祖。
郡望
齊 郡:西漢時期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其時轄地在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唐朝玄宗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為青州北海郡,屬河南道,縣為屬。唐肅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為軍,齊郡屬平盧軍節度使領轄,治所在益都,其時轄地在今濰坊等一帶地區。
河內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涉),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包括汲縣。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縣)改屬冀州(今河北冀縣),四縣隨之改屬、後又回歸河內郡。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陽)、原武、陽武三縣。屬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陳留國的有封丘、酸棗、平丘、長垣四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西晉時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隋朝時期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兩朝的河內郡即懷州。元朝時期設為懷慶路。明、清兩朝為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縣。
堂號
河內堂:以望立堂。
齊郡堂:以望立堂,亦稱臨淄堂、北海堂。
德感堂:後漢時有淳于恭,清淨不慕榮利。他的哥哥被盜賊虜去,將要被烹,他要求替哥哥死,盜賊很感動,把他們兄弟二人都放了。淳于恭在家不願出門,朝廷拜他為議郎之侍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