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汪廷珍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清史稿·汪廷珍傳出自《清史稿》,此書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記載了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1]
原文
汪廷珍,字瑟庵,江蘇山陽人。少孤,母程撫之成立。家中落,歲凶,粥或不給,不令人知。母曰:「吾非恥貧,恥言貧,疑有求於人也。」力學,困諸生十年,始舉於鄉。成乾隆五十四年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嘉慶元年,直上書房。母憂歸,服闋,補原官。廷珍學有根底,初為祭酒,以師道自居,教學者立言以義法,力戒摹擬剽竊之習。及官學政,為學約五則以訓士:曰辨塗,曰端本,曰敬業,曰裁偽,曰自立。與士語,諄諄如父兄之於子弟。嘉慶十六年,授禮部侍郎。復直上書房,侍宣宗學。道光三年,宣宗釋奠文廟禮成,詔曰:「禮部尚書汪廷珍,蒙皇考簡用上書房師傅與朕朝夕講論非法不道使朕通經義辨邪正,受益良多。朕親政後,畀以尚書之任,盡心厥職,於師道、臣道可謂兼備。加太子太保。子報原,以員外郎即補用,示崇儒重道之意。」
四年,南河高堰潰決阻運,上以廷珍生長淮、揚,命偕尚書文孚往勘,劾河督張文浩、總督孫玉庭,譴黜有差。疏籌修濬事宜,交河督辦理。七年,卒,上震悼,優詔賜恤,贈太子太師,入祀賢良祠,命大阿哥賜奠,賜銀千兩治喪,諡文端。江蘇請祀鄉賢,特詔允之。廷珍風裁嚴峻,立朝無所親附。出入內廷,同僚見之,莫不肅然。大學士阮元服其多聞淵博,勸著書,廷珍曰:「六經之奧,昔人先我言之,便何以長語相溷?讀書所以析義,要歸於中有所主而已。」服用朴儉,或譏之,笑曰:「大丈夫不以曲學阿世為恥,而徒畏鯫生之譏乎?」後進以文謁,言不宗道,曰:「斯人華而不實,何以立朝?異日恐喪所守。」後皆如所言,人服其精鑒。 (節選自《清史稿》,有刪改)
譯文
汪廷珍,字瑟庵,江蘇山陽人。年幼喪父,母親程氏將其撫養成人。後來家道中落,碰上災年,家裡有時連粥都吃不上。他母親卻不讓人知道這件事。他母親說:「我並不以貧窮為恥,但是對人說自己貧窮是可恥的。那會讓別人懷疑我們有求於別人。」汪廷珍刻苦學習,但是用了十年時間才從秀才考中舉人。乾隆五十四年成為榜眼,被授予編修的職務。嘉慶元年,入值上書房。因為守母喪辭官歸鄉,守喪期滿,又被補為原官。汪廷珍學問頗有根基,剛當上國子監祭酒時,就以弘揚師道為己任,教導學生應以儒家義法為寫文章的法則,力戒模擬剽竊的文風。等到他擔任學政時,制定了五條「學約」以訓導士子:辨塗,端本,敬業,裁偽,自立。和學子對話時誠懇耐心,好像父親兄長對子弟一樣。嘉慶十六年,被授予禮部侍郎職務,再次入值上書房,侍奉後來的道光帝讀書。
道光三年,皇帝參與祭祀孔子大典時下詔說:「禮部尚書汪廷珍蒙先皇選拔派為我的上書房師傅,和我朝夕相處講論學問,不符合儒家義理的話不講,使我通曉經義,辨別正邪,我收益頗多。我親政後,給他以禮部尚書的重任,汪廷珍盡心他的職務,師道、臣道兼備。給他加太子太保銜,其子報原,以員外郎銜補用,以示尊崇儒道。」道光四年,南河高堰潰決阻礙了運河漕運。皇帝因為汪廷珍生長在淮揚一帶,命令他跟隨尚書文孚前去勘察。(他們)彈劾了河道總督張文浩、總督孫玉庭,譴責罷黜了犯錯的官員。上疏籌劃疏浚河道事宜,交付河道總督辦理。道光七年逝世,皇帝震驚哀悼,下詔從優撫恤,加贈他太子太師,進入賢良祠享受祭祀。命令大阿哥賜予祭奠,賜銀千兩治喪,贈諡號文端。江蘇士紳請求將之放入賢良祠祭祀。皇帝特別下詔允許。汪廷珍為人風格嚴厲,在朝廷中沒有什麼親附於他的大臣。出入內廷,同僚看到他,態度都很恭敬。
大學士阮元佩服他見識廣博,勸他著書,汪廷珍說:「六經的精奧之處,前人都已經在我之前說過了,為什麼還要用我這些多餘的話來混雜其中?讀書的目的在分析其中精義,重要的是將書中的精要內化於己,並自己有獨立見解。他的服飾和日常用度都非常儉省,有人譏笑他,他笑着回答說:「大丈夫不把歪曲學術投世人所好作為恥辱,卻只擔憂見識淺陋之人的譏笑嗎?」有文壇後學帶着文章拜見他,言論並不符合儒家正道,說:「這個人華而不實,如何在朝堂中立足?他日恐怕會喪失操守。」日後果然都像他預料的那樣,當時的人都嘆服他的識人之明。[2]
作者簡介
趙爾巽(1844年-1927年),字公鑲,號次珊,又號無補,清末漢軍正藍旗人,祖籍奉天鐵嶺。清代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安徽、陝西各省按察使,又任甘肅、新疆、山西布政使,後又調任湖南巡撫、戶部尚書、盛京將軍、湖廣總督、四川總督等職,宣統三年(1911年)任東三省總督。武昌起義後在奉天(今遼寧)成立保安會,阻止革命。民國成立,任奉天都督,旋辭職。1914年任清史館總裁,主編《清史館》,為「二十六史」之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