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孟浩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圖片來自大眾網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是一首五言律詩。此詩寫梅道士邀飲過程,吟詠道士山房中的景物,流露出隱逸情趣,反映了詩人失意之餘的離俗之感。前半部分寫詩人在賞玩春景時,忽然被邀到梅道士家;後半部分熱情讚嘆梅道士的生涯。

原文

孟浩然〔唐代〕

林臥愁春盡,搴帷物華。

忽逢青鳥使,]入赤松家。

金灶初開火,仙桃正發花。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譯文

靜臥在林中為春天即將遠去而憂愁,揭開帳子欣賞山中的自然美景。

忽然梅道士派人送來書信,邀我去他那裡赴宴。

房裡煉丹爐剛剛點起火,屋外桃花正灼灼盛開。

如果說飲此酒能永葆青春,那我一定一醉方休。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孟浩然隱居襄陽時期。梅道士是孟浩然的隱居近鄰。在一個清明日,作者以隱士身份赴梅道士山房宴飲,有感而作此詩。

簡析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是一首五言律詩。此詩寫梅道士邀飲過程,吟詠道士山房中的景物,流露出隱逸情趣,反映了詩人失意之餘的離俗之感。前半部分寫詩人在賞玩春景時,忽然被邀到梅道士家;後半部分熱情讚嘆梅道士的生涯。全詩巧妙運用了與道士有關的術語及典故,涉筆成趣,幽默明快,自然天成。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孟浩然生於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