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雍正官窯八仙人物紋青花瓷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雍正官窯八仙人物紋青花瓷碟又名:清雍正官窯八仙人物紋青花瓷碟

時期:清朝雍正年間

出處:不詳

品型:青花瓷碟(破碎的殘碟瓷片)[1]

[]

整體概述

如此精美之器被鑿破坑埋,原因有三:其一是款字書寫在雙圈中偏差太大,六字款整體偏向左上方。經測量,「正」字左上起筆點同雙圈中內圈的最短距離為3毫米,而「雍」字最後落筆點同雙圈中內圈的最短距離將近7毫米。如此成倍的誤差率,造成六字款在青花雙圈中的偏心現象清雍正八仙人物紋青花瓷碟,視覺偏離感明顯;其二是六字款豎向軸同碟外壁所繪「壽山福海」紋也不能對正。以上兩點在封建社會官窯器講求款識與紋飾兩相對正的嚴格標準看來,是不合格的。何況還碰到像雍正皇帝這樣對瓷器頗有研究且苛求質量的冷酷君主,御窯廠在對解往宮廷的產品上是一點不能馬虎的;其三可能是此碟燒成後發現口沿有裂或有其他瑕疵而銷毀,因邊沿缺佚太多,只是猜斷。此碟雖已殘缺,但仍不失為難得一見、可遇不可求的官窯青花精品標本。

八仙為道教傳說中八位神仙的總稱,他們是:呂洞賓(持寶劍),張果老(持魚鼓),漢鍾離(持扇子,八仙祝壽紋中捧壽桃),韓湘子(持花籃),鐵拐李(持葫蘆),何仙姑(持笊籬),藍采和(持橫笛),曹國舅(持雲板)。八仙人物在瓷器上入畫,始於元代而流行於明清,明代嘉靖皇帝崇迷道教,故嘉、萬時期八仙內容的畫面在瓷器上比比皆是。

有的紋飾只繪八仙各人所持物件,稱「暗八仙」。此雍正官窯八仙紋青花碟所繪人物比例恰當,面容生動,更兼筆鋒細微,毫髮畢現,眉目傳神,栩栩如生,在筆者所見八仙人物瓷繪中,無出其右者。器雖殘而畫面精美,捧之觀賞,愛不釋手。

基本介紹

品名:清雍正八仙人物紋青花瓷碟

又名:清雍正官窯八仙人物紋青花瓷碟

時期:清朝雍正年間

出處:不詳

品型:青花瓷碟(破碎的殘碟瓷片)

瓷品概述

殘碟高2.1厘米,口徑12.4厘米,足徑6.8厘米,由三清雍正八仙人物紋青花瓷碟大一小四塊粘成,周邊破碎缺失得只剩下7毫米寬的邊棱。

瓷片鑑識

瓷片是研究古瓷的最好資料,對此碟的鑑識如下:

一、胎質異常細白緻密,無任何雜質和氣孔。

二、釉色微青,施釉雖薄但有肥潤感。

三、側視釉面,可見均勻而細密的「桔皮紋」。

四、圈足修削光圓,器型十分規整。

五、青料淘煉精細,毫無雜質和微粒。

六、青花呈色沉穩純正,不溫不火,不深不艷。

七、碟心紋飾精美,畫技高超一絲不苟,普通民窯無法相比。

八、外底「大清雍正年制」雙行豎寫六字楷書款字體工整,筆力老到,與已知雍正真款相符。

從以上八點可證,此碟為雍正官窯青花器確鑿無疑。但從碟心破裂紋及敲擊特徵看,屬官窯產品在檢驗中對不合格者用銳器鑿破後挖坑掩埋性質。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