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漁歌唱晚(陳巧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漁歌唱晚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漁歌唱晚》中國當代作家陳巧珠的散文。

作品欣賞

漁歌唱晚

提到她,我的心裡波濤澎湃,她有着女性的柔美:天光、雲影,倒映着碧波千里;她又兼着男性的陽剛之氣:聞其音識其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雖然經過戰爭的洗禮,承受了日軍的多次轟炸、侵占與蹂躪,如今依然鐵骨錚錚、堅強屹立。她能包容,有着匯聚江河之氣勢,容大小島嶼之襟懷,她流經歲月,從唐朝海上貿易的輝煌到現在海上漁城的繁華。朝霞滿天,漁歌唱晚之際,一幅由波浪織成的錦繡畫卷向世人一一展現,她,就是三都澳。

偎依在三都澳母親的臂彎里,被海風親吻着,撫摸着,仿佛回到兒時,那一瞬間打開了幸福之門,那幸福如溫泉般湧上心頭,面對萬道霞光竟迷離了雙眼。不遠處,一座海上漁城向天際延綿不絕,潮漲潮落,陣陣濤聲,那是大海的耳語,在訴說着曾經輝煌的歷史,一百多年前,茶葉、水產等物資匯集於此,就從這裡揚帆啟航,沿着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

古老的渡口,牡蠣殼的印跡斑斑,那是大海昨夜留下的囈語,囈語夾雜着鹹濕的氣息。一群海鷗,猶如這方海域的戰士在巡邏,它們時而穿破雲霧,時而停於礁石上,警覺地四處張望,鳴叫聲與海潮聲的合唱,是一首優美的讚歌,讚嘆着大海母親。一艘小船駛過的聲音,叫醒了大海的清晨,陽光漸漸強烈起來,霧氣漸漸隱匿而去,波瀾壯觀的海面波光粼粼。帆影、霞光、港標,燈塔,一幅寫實的動感油畫般浮現在眼前。

若起個晴早,迎着日出,借幾刻時光把霞光收藏,那便是湛藍湛藍的天空,再借海鷗之視野俯瞰着這片逐漸喧囂的海域,滾滾波濤載着船艇急馳,海上的生活總是與波濤一樣激動。出海打魚的漁船行在浪頭,捕魚的漁民矯健的身姿站立於船頭,用那雙風雨濯洗的雙眼讀着大海,想象着海里的一群群魚兒正耕耘它們與自己的生活。雙臂一揮撒開漁網,把漁網在空中劃開一道圓弧與慢慢沉到海里漁網構成他這一天美好生活的期望符號,船慢慢地開着,那個符號化作一行行捕撈的書寫。他在船頭一邊放着網線,一邊把叼在嘴上的煙吸亮。船上停下了,他也閒了下來,抬頭看天,看雲、看海鷗飛翔,扯亮嗓子,唱起漁歌,把三都澳的日子演繹得那麼滿足。

說起來難怪他們有這樣的心情,三都澳腹大口小,水深灣闊,是一個天然的避風良港,蜿蜒千里的海岸線,在陽光的照耀下猶如一條金黃色的玉帶向天際遙遙蜿蜒而去。記得有人說過「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海,廣袤深邃,包容有度,融會而貫通,孕育着魚蝦海珍。山,連綿不絕,不爭高而自成峰,沉穩挺拔,氣勢如虹,汲日月精華,養育飛禽走獸;山不語,海詠唱;山偉岸,海無垠。它們互為天地驕子,剛柔相濟,吟唱出大道與大美。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我久久地凝視着那片炫爛的霞光照在海面上,恍惚中,分不清哪個是天,哪個是海,低低飛翔的海鷗在波濤繁忙的節奏里棲息,在璨爛的霞光里與祝福同行。黑暗尚未到來之際,草蟲低鳴,秋意漸濃,樹葉飄零,同時這又是一個金色的收穫季節,吹來的風,有着金秋的天光水色。

傍晚時分,霞閃耀着炫目的色彩透過薄霧,群山鍍上了一層金色,大海披上田野的金黃。在岸邊守望的我,期待着點點漁船,披着飄逸的雲彩,歸航歸航。

夜幕已經降臨,燈塔的光忽遠又忽近,海鷗歸去,船兒泊岸。一根根纜繩拋向岸上,系上回家的急切心情,系穩了一天的豐收喜悅,點起了盞盞漁火。大海,於漁家人,日出是日子,波濤是節奏,漁火是家馨,晚風是漁歌。在詩人的情懷裡,是浪漫、是溫情。於我就是一首首的漁歌,日出啟序,波浪擊奏,魚躍擊鍵,撒網畫符,船行律動,暮歸是唱晚,點燈餘音,是一曲永久與海風和鳴的漁歌唱晚。 [1]

作者簡介

陳巧珠,作家,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