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溫廷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溫廷敬(1869―1954),字丹銘,號止齋,筆名納庵,晚年自號堅白老人,出生於廣東大埔縣百侯鎮。是近現代粵東以至嶺南著名學者、文獻學家。

人物簡介

溫廷敬(1868-1953),字丹銘,廣東大埔縣百侯鎮白羅村人。少年時聰穎勤學,識見過人。光緒十五年(1889)得廣東學政樊恭熙賞識,錄為博士弟子員(俗稱秀才)。其時學子多攻讀帖括之學,而他獨致力經史互證,無意科名顯世。旋進潮州韓山書院,從院長溫仲和游,為學益進。後值丘逢甲在汕頭創辦嶺東同文學堂,仲和、廷敬均受聘為教習,他主講中國歷史,以經世致用之學教導學生。在其教導之下,成就卓著的有潮安饒諤、興寧饒景華等。

光緒二十八年(1902)何壽朋在汕頭創辦《嶺東日報》,聘他為主筆,有順德人黃節在上海國學保存會刊行其所撰《廣東鄉土歷史教科書》,於客家及福老語系多有謬解,他乃撰文舉實駁正。後復與鄒魯、丘逢甲、饒芙蓉諸人桴鼓相應,發起組織客家源流調查會,並呈請廣東提學使飭令更正,或禁止刊行,此事遂引起各地客屬學者關注,客家源流問題竟成為一門專門學問。著名學者羅香林(興寧人,《客家源流討論》作者)著文稱:"客家源流問題之成為學者專業,溫廷敬及丘逢甲、鄒魯均與有力焉。"

他一生曾四次參加編修地方志:民國17年至民國32年(1928-1943)間,以總纂職編《大埔縣誌》三十九卷;民國19年至民國24年間,以廣東通志館總纂職主持全館工作。後鄒魯任通志館長時,他任通志館主任兼編纂《廣東通志列傳》自周至唐部分四卷,宋、元、明部分基本定稿,清代部分則纂成初稿;又與鄒魯一起編纂成《廣東通志》(存手稿)。民國35年,還任《潮州志》編纂顧問,編《明季潮州忠逸傳》六卷。

他除致力省、縣誌之修纂外,復悉心研究殷周吉金文字,擇其可與經史互證者,詳為闡釋,著《經史星文證補》一書,分載於《廣州學報》。又以新志有民族門類而勘析《元和姓纂》,著為《元和姓纂證補》一書。其於詩文,亦造詣甚深,有《茶陽三家文鈔》、《弘覺師詩文鈔》及《潮州詩萃》等編輯校訂本存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職於廣東省文史館,1953年病逝於廣州,享年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