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溫端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溫端政
著名語言學家
出生 1931年
浙江省溫州市
逝世 2020年3月23日
國籍 中國
母校 北京大學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溫端政,男,1931年生,浙江省平陽縣人,語言學專家[1],主要研究領域為漢語方言和語彙。曾獲得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2]和「山西省勞動模範」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3]

人物簡介

1931年9月出生於浙江省平陽縣麻步鎮雷瀆村 。

1947年畢業於平陽縣南雁初級中學(今平陽縣第二中學前身)。

1950年溫州中學畢業後,在溫州新華書店工作。

1958年從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先後在山西省忻縣師專、晉北師專、山西省教育學院任教。

1978年7月調入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所任語言研究室主任。

1980年參與創辦了《語文研究》,任主編。

1983年,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所改為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後,任語言研究所所長。

2005年任《語文研究》編委會主任、山西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專家諮詢組組長。

1986年,國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1991年,山西省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優秀專家」稱號,同年獲得國務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貼。

199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補授「山西省勞動模範」稱號。曾任山西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理事、中國辭書學會理事、山西省語言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山西省語言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言學會理事。

2001年,應聘為山西省社會科學院資深研究員、語言研究所名譽所長。

2020年3月23日19點30分,著名語言學家、山西省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名譽所長、終身研究員溫端政先生在溫州逝世,享年90歲 [4]

學術成就

溫端政語言研究的重點是漢語方言和語彙。方言方面,主要學術活動是:主持列入「六五」規劃的哲學社會科學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山西省(縣、市)方言志」,主編該項目的主要成果《山西省方言志叢書》,獲山西省社科一等獎;聯合主持列入「七五」規劃的哲學社會科學國家重點項目「山西省方言通志」,聯合主編該項目的主要成果《山西方言調查研究報告》,獲山西省社科應用成果二等獎;主編《山西通志·民俗方言志·方言篇》,獲山西省政府頒發的一等獎;參加曾榮獲第三屆國家辭書獎一等獎、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最高榮譽獎的「八五」社科規劃國家重點項目《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本),合作編纂了《忻州方言詞典》。1985年以後着重研究晉語,撰寫了系列性論文,着重考察了晉語入聲的特點,認為晉語是「部分人聲音節兩分」的方言;論述了晉語「分立」的事實基礎和理論依據;提出在漢語方言分區中,要處理好劃界標準和劃分層次標準、語言標準和社會歷史標準、區別性特徵和綜合性特點,以及方言現狀的結構特點和歷史演變等關係;論證了區分方言特徵和特點的意義,針對漢語方言分區的劃界、「方言島」的類型歸屬,以及方言區的層次歸屬等問題,提出「特徵判斷法」、「特點判斷法」和「綜合判斷法」,主張用「綜合判斷法」來觀察晉語的歸屬。

在漢語語彙研究方面,所著《歇後語》、《諺語》,論述了歇後語、諺語的性質、結構、語義、語法功能和修辭作用等,經商務印書館出版後,先後被日本學者翻譯成日文,在日本東京出版;合著的《二十世紀漢語俗語研究》一書,比較全面、客觀地敘述了漢語俗語研究的歷史和現狀。《「龍蟲並雕」和「語」的研究》(合作)、《論語詞分立》等論文,論述了「語」的性質,認為「語」是「大於詞、結構相對定型、具有多功能的敘述性語言單位」,「語」是一個龐大的系統,主張用「語彙」來總稱「語」,建立與詞彙學並行的語彙學學科。

辭書編著

溫端政還致力於漢語語彙類辭書的編纂,主編了《中國俗語大辭典》《古今俗語集成》《漢語常用語詞典》《諺海》(聯合主編)《中國歇後語大詞典》等較大型的工具書和一些中小型的工具書。

主持項目

溫端政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漢語俗語語料的計算機處理及相關語言學問題研究》,目標是建成俗語語料數據庫,使資源共享,以促進漢語俗語學的繁榮和發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