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渭河下遊河流地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渭河下遊河流地貌》,渭河下遊河流地貌研究專著。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地貌研究室渭河組葉青超等撰寫。198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除序言外,共分12章,約34萬字。第1—2章概述了流域內地勢和水系特徵,水沙特性及人類活動的影響,並以斷陷盆地沉積建造特點和新構造運動表現,分析了地貌結構與發展因素。第3、4章,根據上新世至第4紀時期孢粉分析,探討了古地理環境,並研究了河流階地形成的機制,構造運動的影響,反映了古氣候和古水文狀況。第5、6章從歷史時期和建庫前後3個發育階段,論述了渭河河床沖淤變化規律,並闡明了其形成時代及其發育過程。第7、8章概括分析了潼關局部侵蝕基準的形成和演變及其影響的長度,還論述了入庫河口攔門沙的消長過程和河床演變。第9、10章,從河道平面形態特徵和河道平面變形,分析了影響河道平面變形的因素及其發展趨勢,研究了河流縱剖面的發育,探討了水庫淤積末端的變化規律。第11、12章研究了平衡河段的調整,以及河型及其轉化。本書系統地研究了渭河下遊河流地貌形成歷史、河流塑造過程,以及在黃河三門峽水庫運用以後的河道演變和沖淤規律。內容為近一二十年來河流地貌研究極其重要的問題,重視地貌學與水利學密切聯繫,注意內、外營力作用的結合。同時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定量地確定了淤積末端的位置及其發展趨勢。

作者簡介

葉青超,浙江人,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渭河下遊河流地貌 相關視頻

河流地貌的判斷
TED:從河流地貌探索地球演化歷史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2.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