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渭河嬗變(國柯)

渭河嬗變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渭河嬗變》中國當代作家國柯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渭河嬗變

渭河,古稱渭水,發源於甘肅渭源之鳥鼠山,流經天水進入關中平原,是黃河之古道,是中華文明的誕生地。

《山海經》中記載:「鳥鼠同穴山,渭水出焉」,「三源孕鳥鼠,一水興八朝」。自周以來,渭河因灌溉、漕運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朝代,將周、秦、漢、唐等八個王朝推向了歷史巔峰;同時,她也哺育了數萬萬三秦兒女,為歷朝歷代的興盛繁榮積攢了人脈。渭河的興與衰,對應着社會的繁榮和沉寂,也是人與自然抗衡的真實寫照。

歷史的鏡頭拉回距今約百年前,在關中咸陽境內,每逢秋日陰雨綿綿之時,渭河水波濤洶湧,如脫韁的野馬,沖刷着南北堤壩。水災時刻準備吞噬兩岸的村莊,村民們夜不能寐,專人在河堤巡視,一有汛情,立刻敲鑼示警,其他村民就背起行囊,牽兒帶女踏上逃亡之旅。

據口口相傳的歷史說,我的祖上就是因水患從古之邑或周至流浪至今槐里之湯坊五幫村,這裡因在渭河北岸之第二高台,歷來不受渭河水患侵擾。祖上隨攜家眷居住在村外,購置薄田幾畝,躬耕傳家。村子自明洪武年間,因駐紮了五百戶王姓官兵,故稱為五百王村,因戰爭流亡等原因,王姓不復存在,留存下吳、翟、康姓,到清朝末年,有吳姓幾十戶人家,後改為五幫村,在民國早期之縣誌記載,五幫村屬於湯坊轄區,是當時槐里縣西南之重鎮。

在渭河北岸,有一劉姓村莊,相傳為劉秀的後裔,世代以耕種小麥玉米作物為生,田地低洼處多種花生、西瓜作物,怎奈每到收穫時節,一場暴雨過後,渭河水很快就漫過堤岸,一切農作物都隨水漂蕩,西瓜、花生也難保其身。

我的母親就是劉家村人,據舅舅講,水災過後,為了活命,我的姑婆在解放前帶領一幫人,劫富濟貧,成為了威震四方的女中豪傑。在涇陽、三原一帶,姑婆威名遠揚。國民政府正規軍多次圍剿,姑婆的人馬均安全脫身

解放後,人民政府大力褒獎她們的壯舉,姑婆隨後解散隊伍,安家在藍田縣華胥鎮,其後人與舅家往來至今。七十年代,劉家村有個能人,名叫劉天祥。他當選鄉黨委書記,帶領全鄉人民戰天鬥地,在渭河修堤壩。

為了運送石頭,全鄉男女老幼,先從戶縣境內秦嶺山腳下將石頭裝上火車,運送到隴海鐵路馬嵬坡站,再拉着架子車,一車一車拉往渭河岸,修成一號壩。我父親當年就是這大軍中的一員,為了修大壩,不知道流了多少血汗,吃了多少苦頭

在一號壩旁,還建成譽滿西北的酒廠,生產分水亭牌大麯酒。因為高粱產自渭河沿岸,粒粒飽滿,顆顆油亮,是釀酒的絕佳原料渭河水經沙石自然淨化後甘甜清冽,釀造的大麯酒口味獨特,後味淳厚,贏得了關中百姓的信任,據說當時價格比西鳳酒還要高。同時,建起來的還有醋廠、魚塘、五七大學。當時的渭河岸邊,人頭攢動,來參觀的,學習的,上級檢查的,真是摩肩接踵,車水馬龍。

渭河堤岸,一派欣欣向榮景象。這是劉天祥書記在計劃經濟年代,大膽提出了走特色經濟、觀光經濟的思路,並付諸實施的結果。試想,這是在改革開放還沒有提出來的七十年代初啊,誰有這樣的遠見卓識呢?

[1]

作者簡介

國柯,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