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游擊隊之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游擊隊之歌》是一首進行曲風格的群眾歌曲。是中國著名作曲家賀綠汀於1937年所作。[1]


游擊隊之歌》曲調輕快、流暢、生動、活潑,以富於彈性的小軍鼓般的節奏貫穿全曲,既給曲調以進行感,又表達了游擊戰士們巧妙、靈活地與敵人周旋,伺機消滅敵人的典型形象。20世紀90年代初,這首《游擊隊之歌》毫無爭議地入選「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2015年8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網絡投票結果,《游擊隊之歌》是入選的10首歌曲之一。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游擊隊之歌
                填詞         賀綠汀
                譜曲         賀綠汀
                音樂風格         進行曲
                所屬專輯         正義之聲-100首優秀抗戰歌曲集
                發行時間         1937年


創作背景

1937年冬,賀綠汀參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劇一隊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輾轉南京武漢到達山西臨汾的八路軍辦事處。為抗日部隊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引起強烈反響。連隊火熱的戰鬥生活激發了賀綠汀的創作熱情,年底,他們到達山西重鎮臨汾。在城郊的一個八路軍辦事處(現在臨汾堯都區劉村鎮),他們與指戰員有了更直接的接觸,並對游擊戰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在聽取了朱德任弼時賀龍等首長的報告,從而,對抗日戰爭的形勢和策略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認識到,要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不僅要靠正規戰,也要靠運動戰、游擊戰。那是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賀綠汀對着小小的油燈,將那些零碎、片斷的音樂形象一下子綴成一個整體,連詞帶曲,一氣呵成創作出了歌曲《游擊隊之歌》。他將這首歌以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劇一隊的名義獻給八路軍全體將士。 1938 年初,在八路軍總司令部召開的一次高級將領會議的晚會上首演。[2]


由於這首歌曲準確刻畫出遊擊健兒機智、靈活的英雄形象,其歌詞更接近紅軍游擊戰法,尤其是"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兩句與會議的主題還十分貼近,故受到與會的朱德、劉伯承、賀龍、任弼時等高級將領的一致好評,認為當時部隊正需要這樣的歌曲。


抗日戰爭初期,紅軍挺進華北、華中,深入敵後,獨立自主地開展游擊戰爭。所謂"游擊戰爭",即"分散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消滅敵人,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這首《游擊隊之歌》用歌曲的形式為紅軍游擊戰法作了一個形象的註腳。但可惜的是,《游擊隊之歌》的第二段歌詞後來未保留。


歌詞

        第一段

        我們都是神槍手[3]

        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我們都是飛行軍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樹林裡

        到處都安排同志們的宿營地

        在高高的山崗上

        有我們無數的好兄弟

        沒有吃,沒有穿,

        自有那敵人送上前

        沒有槍,沒有炮

        敵人給我們造

        我們生長在這裡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

        無論誰要搶占去

        我們就和他拼到底


        第二段

        哪怕日本強盜凶

        我們的弟兄打起來真英勇

        哪怕敵人槍炮狠

        找不到我們的蹤和影

        讓敵人亂沖闖

        我們的陣地建立在敵人側後方

        敵人的戰線越延長

        我們的隊伍越擴張

        不分窮,不分富

        四萬萬同胞齊武裝

        不分黨,不分派

        大家都來抵抗

        我們越打越堅強

        日本強盜正在走向滅亡

        待到最後勝利日

        世界的和平見曙光


作者簡介

賀綠汀 著名音樂家。1903年生,原名賀楷,邵東縣人。1926年入黨,1931年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1934年以《牧童短笛 》獲「徵求中國風味鋼琴曲」第一獎。


抗戰爆發後,參加救亡演劇一隊。1937年創作著名歌曲《游擊隊之歌》。1938年任中國電影製片廠總幹事。1941年赴延安,在魯藝執教。毛澤東對他說:「你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會忘記你的。」1949年,任北師大音樂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後,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為中國的音樂教育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十年動亂中,他受到「四人幫」迫害。在「四人幫」的淫威下,他鐵骨錚錚,大義凜然,被人們譽為「硬骨頭音樂家」。粉碎「四人幫」後,他繼續擔任上海音學院院長,並任全國文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他一生譜寫了3部大合唱,5首鋼琴曲,200首歌曲,45首合唱曲。1998年獲「上海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1999年病逝,享年96歲。


賀綠汀 先生是位傑出的音樂家,如果說《牧童短笛 》《森吉德瑪 》《晚會 》等是先生陶醉於妙不可言的民族音樂的神來之筆,《四季歌 》《天涯歌女 》《春天裡 》等是先生處在燈紅酒綠的十里洋場,深切感受、同情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黑暗勢力的吶喊,那麼,《游擊隊之歌 》則是先生在中國共產黨的薰陶下創作的最為成功、永垂不朽的紅色歌曲。它高屋建瓴、大氣磅礴,它浪漫樂觀、舉重若輕。由此,這首抗日戰歌迅速傳遍全國城鄉,甚至在敵占區,人們也廣泛傳唱。它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像陽光一樣驅散了人們心中恐懼強敵的陰影,極大地鼓舞了抗日軍民奪取勝利的鬥志和信心。


歌曲鑑賞

《游擊隊之歌》節奏活躍,富於變化,曲調輕快、流暢,充滿旺盛的活力,具有鮮明的進行曲風格。歌曲生動地刻畫了游擊戰士在敵後艱苦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刻畫了機智、靈活、勇敢、頑強的游擊隊群體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反擊侵略者的堅強決心。


《游擊隊之歌》其旋律部分來自於《英國擲彈兵進行曲》。它曲調輕快、流暢、生動、活潑,以富於彈性的小軍鼓般的節奏貫穿全曲,既給曲調以進行感,又表達了游擊戰士們巧妙、靈活地與敵人周旋,伺機消滅敵人的典型形象。全曲音域集中,形象鮮明,語言通俗,這也是這首歌能在群眾中久唱不衰的原因。


《游擊隊之歌》融入了作曲家對抗日將士的真摯情感,對敵軍的憤懣與藐視,對革命必勝的樂觀主義精神。在創作上,作者做了精心的構思與安排:先將節奏寫出來,然後按節奏譜寫旋律,再依曲填詞。富有彈性的小軍鼓節奏,輕快活潑的小樂句,唱起來琅琅上口,適合部隊行進時邊走邊唱;對比統一的曲式結構,西方作曲技巧的應用,生動鮮明的音樂形象與曲調高度協調一致,使得樂曲和諧而完美,游擊隊戰士在艱苦環境下的機智勇敢性格,緊張愉快的生活場景躍然譜上,戰鬥性的內容,群眾性的語言,朝氣蓬勃的音調,無論是合唱亦或獨唱,無論是演唱者還是聽賞者,都會被歌曲的樂觀情緒所感染,都能感受到革命與集體的無窮力量,從而信心倍增,奮勇殺敵。


歌曲欣賞


        楊洪基帶領全場演唱《游擊隊之歌》 這才是真正的重量級![4]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陸空軍樂團合唱《游擊隊之歌》,震撼[5]

        楊坤一曲《游擊隊之歌》燃爆全場!嗨翻了[6]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精彩片段,歌舞《游擊隊之歌》[7]

        鐵道游擊隊主題曲《游擊隊之歌》,經久不衰的經典[8]


視頻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游擊隊之歌》耳熟能詳的一首經典老歌![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