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游碧色鎮有感(葛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游碧色鎮有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游碧色鎮有感》中國當代作家王葛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游碧色鎮有感

昨天來到蒙自,它屬於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它是州政府所在地,和越南接壤。

十九年前曾來過這裡,也曾從這裡去越南境內遊覽,在去越南的路上,公路兩邊那數不清、鱗次櫛比的墓碑,讓人震撼,讓我想起李存葆的小說《高山下的花環》描寫的場面。這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犧牲的烈士們的墓地,由此可見、那場戰爭的激烈和艱難,我們付出的代價的巨大,至今讓我難忘。

早飯後離開酒店,在當地親戚的陪同下,我們開始了一天忙碌的遊覽。

由於他在本地十分熟悉,遊覽的地方也是他建議的。

第一站是大屯海,大屯海其實是一個較大的湖泊,今天的大屯海水面寬闊、煙波浩渺、風光旖旎,但只有我們幾個遊客,還有兩個垂釣的本地人。湖面上不見一隻船隻,旅遊遊人如織難能盡興、但遊人星星點點也難免落寞。疫情的影響外加景點的小眾,讓今天的大屯河獨向我們寥寥幾人開放。看着那兩個垂釣的人,即興教外孫背誦:「天上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在這裡是那麼的應景。

第二個景點就是一個叫「碧色鎮」地方,這個地方因拍攝電影《芳華》而出名,成了來雲南旅遊的最熱打卡地。來時不以為然,但真的來到這裡,仔細的遊覽後,我慶幸沒有錯過它。

沒想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彈丸之地,卻有着如此的重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馮小剛和《芳華》,而是來自沉澱的不凡歷史。

當時這還是一個有着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但卻被法國人惦記上了,因為他們知道這裡有豐富的錫礦。

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和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蒙自被迫開關通商,法國人在此修築了長達854千米、有117個車站的鐵路。由此中國的錫、銅、鐵、茶葉、針織品、煤油、糖……被源源不斷的運往法國,這也是我國的第一條國際鐵路線。

1936年,雲南人自主修建了民營個碧石鐵路通車,從此在這個不大的小鎮上有了兩個車站,米軌和寸軌在此換裝,成了世界上一大奇蹟,也是第一條國際鐵路。 現在的碧色鎮因拍攝《無問西東》《知音》《玉觀音》《西南交大》《芳華》等電影而聞名遐邇。

碧色鎮一分為二,一邊是中國式的商號和民居建築,一邊是法國式的火車站、住宅,這裡有最早在國內出現的麵包房、咖啡店、紅酒店、奶牛房和網球場。這在大都市都罕見的建築和生活,在碧色鎮卻習以為常。東方、西方、開放和閉塞、恥辱和扭曲、在這裡同存而碰撞。

落後就要在自己的國家被外國人欺負,落後就要被搶劫挨打、落後就要民不聊生沒有尊嚴

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

在這裡還矗立着愛國將領蔡鍔將軍的府邸,他因率部隊堅定的抗擊外國侵略,被袁世凱視為眼中釘。當年的那一個夜晚,當蔡鍔將軍攜小鳳仙乘坐的火車經過小鎮時,袁世凱安排的刺客林立四處,殺氣充滿整個小鎮,但蔡鍔將軍令火車呼嘯而過,躲過一場劫難。

漫步碧色鎮、這裡的一房一樹、還有那停止不前的火車、米軌、寸軌……都述說着曾經的激盪和恥辱,碧色鎮一個有着豐富內容的地方,一個有着中西文化共存的地方、一個有着愛國教育的地方,值得你我前來遊覽觀望,它讓我們記住過去,堅定的邁向未來! [1]

作者簡介

葛玲,網名素年錦時,現居西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