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湖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1982年,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設有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2個二級學科[1],1998年獲環境工程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獲環境科學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下設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兩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同年獲准建立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目錄
科研隊伍
學院培養和造就了一批綜合素質高、勇於創新的中青年知名專家和學術帶頭人[2],形成了一支知識、專業、學歷和年齡結構合理的科研隊伍。目前湖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所)現有教職工60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3人(其中37人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負責人,8人是國家863項目、973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負責人)。曾光明教授2017年、2018年連續入選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發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工程Engineering領域),連續 5 年(2014年-2018年)入選愛思唯爾(Elsevier)發布的「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學術研究
多年來該領域的學術研究特色明顯,學術梯隊結構合理,學科建設成績顯著,科學研究層次較高,中外學術交流活躍。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5個穩定且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環境系統工程與清潔生產、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環境毒理與生態工程,而且均已取得豐碩成果。近五年本學院承擔了30餘項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湖泊污染濕地修復」、重點項目「三峽工程建成後水量水質變化情況下洞庭湖濕地演替規律及其修複方法」和湖南省成果科技重大專項「城市生活垃圾與電子廢棄物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示範」等。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四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省部級二等獎18項、省部級三等獎40項;教學研究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湖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近5年發表SCI論文600餘篇;出版教材及專著30餘部。在全球權威期刊Science上發表letter論文9篇;2019年7月11日,ESI發布HOT PAPER 榜單中湖南大學上榜42篇,其中環境學院發表論文上榜29 篇論文,其中Environment/ Ecology領域12篇(占全球熱點論文10%)、Engineering領域10篇、Chemistry領域6篇、 Agricultural Science領域1篇。2017年國家發明專利申請95項,獲授權24項;2018年國家發明專利申請65項,獲授權20項;2019年國家發明專利申請29項,獲授權45項。
人才培養
人才培養碩果纍纍。近五年期間,獲得湖南省優秀博士論文5篇,湖南省優秀碩士論文10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2篇;獲錢易獎學金、上海同濟高廷耀環保科技發展基金會「青年博士生傑出人才獎學金」、寶鋼優秀學生獎10餘人。培養本科畢業生387人、碩士研究生畢業445人、博士研究生畢業221人。本科生積極參加科技創新和學科競賽,獲全國大學生環境實踐虛擬仿真創新大賽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首屆全國大學生食品工程虛擬仿真大賽一等獎1項,ACM-ICPC程序設計競賽銅獎1項等獎項。近三年(2017-2019)本科生初次就業率分別為98.75%、100%、100%,升學率分別為45%、50%、51.32%,研究生初次就業率分別為97.09%、97.92%、98.97%,畢業生主要就業單位為中建集團、設計院、環保公司等。2017-2019屆本科畢業生17人(佔畢業生人數7.5%)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芝加哥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等海外知名高校深造;2017-2019年14名研究生前往美國加州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昆士蘭科技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海外知名科研機構攻讀博士學位或進行博士聯合培養。
視頻
湖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一級學科,什麼是二級學科,搜狐,2017-08-09
- ↑ 學術帶頭人隊伍壯大,搜狐,200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