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橋區河北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湘橋區河北村位於本鎮北面,安鳳公路兩旁。東至東洋塭村的白塔嶺山,西至安鳳公路,北與四益村為鄰,南至東洋塭村田地。距鎮政府約3.5公里。由鹿山、黃竹洋、銀洞三個自然村組成。[1]
中文名:河北村
地理位置:距鎮政府約3.5公里
面 積:耕地面積597畝
人口數量:1430人
村名歷史
鹿山村因創村於鹿山旁而得名。劉氏為盛族,村民占70%。銀洞村,抗日戰爭以前稱源洞村,後改今名。全村皆姓林,明末從福建西河來此定居,村前的小峰是抗擊日寇的陣地,故名交戰嶺。黃竹洋村曾稱安洋村,因多產黃竹而改今名,現有馮、林、蔡、李等姓。
產業布局
2009年全村有384戶1430人;耕地面積597畝(其中水田476畝,旱園121畝),山地面積3760畝,魚塘232畝,曾經飼養鰻魚、毛蟹、四大家魚。主種水稻,次為花生、甘薯、水果、蔬菜。村民以農業為主,1978年以後發展多種經營,調整農業生產布局,水果種植有較大發展。2009年人均收入4314元。
企業發展
2003年11月,由陳伯潮先生租庵坑內山地一片,建立「潮州市綠城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著名畫家林豐俗在「百草堂」中創辦國畫訓練中心。
所獲捐助
2006年,鹿山村旅台同胞劉來欽先生捐資60萬元重建鹿山橋,長35米、寬7米,命名為「欽施橋」,劉先生還捐資30萬元鋪設鹿山村道水泥路面。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5戶通自來水。有35戶通電,有3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1%和9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25戶,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11戶(分別占總數的71%和31%)。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1 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1輛,摩托車2輛。
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7.8畝,有效灌溉率為7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7.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3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5戶,共鄉村人口131人,其中男性81人,女性59人。其中農業人口131人,勞動力85人。該村以漢、白族為主(是漢、普米、白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08人,白族12人,其他民族10人。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1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100%;享受低保5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仁和點,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1公里。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