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湛江市第二十一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湛江市第二十一小學學校創辦於1953年,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由一所民辦小學,歷經四十年,發展成為如今具有較大規模的全日制小學

歷史沿革

湛江市第二十一小學前身為赤坎民主小學,創辦於1953年7月,校址初在康順路,1955年搬至忠勇路,1965年與寸金小學合併遷到九二一路,後到民主路,易名赤坎民辦小學,1969年新建校址於民生路4號。學校曾經在大德路、幸福路、忠勇路、文章灣、鴨乸港、泰安路、勝利路設分教處,是典型的「麻雀學校」。1972年由民辦改為公辦學校。2000年學校占地面積13500平方米,建築面積4700平方米。

師資力量

全校在職教職工82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人,小學高級教師31人,一級教師36人,二級教師7人,三級教師2人,未定級1人,醫士1人,工人3人,本科學歷4人,大專學歷46人,中專學歷31人。領導班子中,有黨支部書記1人,正副校長3人,正副教導主任3人,總務主任1人,體衛處主任1人,大隊輔導員1人。全校有24個教學班,三個學前班,學生1630人。

學校概況

近年來,學校在市教委、區政府和教育局領導下,發展較快,投入了大量資金改善校容、校貌。填平了魚塘,平整了操場,其中一半硬底化,加蓋了一層教學樓,增添了大批儀器設備,優化了育人環境。學校設有多媒體電教室[1]、圖書室、電腦室、語音室、音樂室、美術室、勞作室、儀器室、體育設備室、衛生室、生物園等。「兩機一幕」進了課堂,強化現代化教學手段。

教學理念

學校校認真落實鄧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學習《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綱要》,從實際出發,制定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教學,分級管理,全面提高學生德智體美勞素質,培養出合格有特長的學生,辦出規範有特色的學校」的辦學總目標,構建了「以轉變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以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全方位開展教學研究為載體;以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為保證;以改革考試制度,科學評價教師為動力;以面向全體學生,打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創設教育環境,發 揚學校優勢為特色」作為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思路[2],逐一地、紮實地、積極地推行素質教育與辦學。我們狠抓校風、學風、班風建設,初步形成了「嚴教、好學、文明、活潑」的校風,「誠實、勤學、善思、專心」的良 好學風和「尊師、守紀、團結、友愛」的優良班風。從抓教學質量着眼,狠抓教師基本功訓練,課堂教學模式探討與改革,千方百計提高教學質量,使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有了進一 步提高,已初步達成了「辦學求發展,教學求質量,教師有專長,學生有特長,學校有特色」的辦學框架,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學生的入學率、鞏固率、合格率、優秀率均居區里先進水平,辦學水平上了新台階,贏得了社會的讚譽。

學校榮譽

先後被評為全國讀書育人先進單位、湛江市「雙優」學校、湛江市體育先進單位,2000年代被廣東省體育局命名為「廣東省游泳傳統項目學校」,為市體校、各大專院校、「八一」體工隊、省及國家游泳隊輸送18名優秀運動員。

近三年來,學校師生參加省、市、區各種學科、活動項目競賽,獲得可喜的成績,共有564人獲得全國.省.市、區等不同等級獎勵,區每年對學校德育工作、教育教學工作評估均獲優秀。幾年來,學校少先隊大隊部、 共青團支部、黨支部多次被評為教育系統、區先進集體;學校也被評為區德育達標單位、區精神文明單位、區衛生先進單位、區優秀家長學校、區家長學校示範校、區熱愛兒童先進單位、區先進職工之家、湛江市教學改革先 進單位、湛江市科技活動優秀組織、湛江「雙優」學校、湛江市「藍色國土」教育先進學校、湛江市讀書活動先進集體、湛江市少先隊紅旗大隊、全國讀書育人特色學校。學校的教育教學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果, 十八名教師參加區語文、數學、英語課堂教學競賽,十五名教師榮獲區一等獎,三名榮獲二等獎;三名教師參加市課堂教學競賽與教師基本功競賽,有二名榮獲市一等獎,一名榮獲三等獎;教師撰寫的教研論文,近年來,共 有83篇在全國、省、市、區各種刊物、報紙上發表與會議交流,有68篇榮獲國家、省、市、區各種等次獎勵;學校校歌參加全國《世紀之聲》征歌競賽,榮獲銀獎;學校少先隊大隊部設計、組織的「為低年級做輔導員」 體驗教育生活的活動,榮獲省活動一等獎、全國優秀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