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濕重越小纖維平均長度越小,濕重越大纖維平均長度越長。[1]製漿造紙術語,濕重是間接表示纖維平均長度。[2]
目錄
測定方法
框架法
纖維濕重(g)=框架與纖維的重量--框架重量
纖維平均長度(mm)=濕重×框架係數
顯微鏡法
組成:
1.具有80目銅網襯底的圓筒
2.錐型蓋
3.具有排管的分離室
4.量筒
框架由2mm銅絲製成,有凹口直到中心,框架有肋條25根,厚0.3mm,肋條間距5mm邊緣有四根20mm長的腿。
跟濕重有關的打漿磨片
HY Cut fin切割鰭
---適宜偏游離狀打漿,較低動力消耗狀態下快速降低長纖維濕重,利於提高勻度。
HY Broom fin 掃帚鰭
---適宜於偏粘狀打漿,對纖維分絲帚化作用較強,利於打漿度的提升。
HY Soft fin軟鰭
---適宜於短纖維漿種,切斷作用較弱,保持纖維長度,利於減少濕重流失。
HY Ease fin 疏解鰭
---適宜於多漿種,疏解與泵送能力強,降低電耗,利於提高出率。
參考文獻
- ↑ 濕重王朝網絡
- ↑ 紙漿纖維濕重測定/肖伯爾打漿度/叩解度/漿料濾水性能beati...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