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溟 |
溟是一個漢字,讀音為míng,左右結構,部首為氵。形聲字,從水,冥聲。意思是小雨濛濛;或通"冥",暗昧,不明事理。出自《說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溟
本義; 小雨濛濛
出處; 《說文》
拼音; míng
部首; 氵
字形分析; 左右結構
注音; ㄇㄧㄥˊ
部外; 10
總筆畫; 13
筆順; 4414525114134
解釋
(1) (形聲。從水,冥聲。本義:小雨濛濛)
(2) 同本義 [drizzly]
溟,小雨溟溟也。--《說文》
密雨溟沐。--楊雄《太玄·少》。注:"雨之細者稱溟沐。"
(3) 又如:溟沐(細雨的樣子)
(4) 通"冥"。暗昧,不明事理 [dull;muddleheaded]
禮義廉恥不設,萬民莫相侵暴虐,猶在於混溟之中也。--《文子·下德》
名詞
(1) 海 [sea]
或倒景於重溟。--孫綽《游天台山賦》。注:"謂海也。"
地勢極而南溟深。--王勃《滕王閣序》
(2) 又如:東溟;溟島(海中的小島);溟渤(傳說中的"溟海"、"渤海"。泛指大海)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並音冥。《說文》小雨溟溟也。《揚子·太䣥經》密雨溟沐。《注》溟沐,漸漬潤澤之意。
又海也。《十洲記》東王所居處,山外有員海。員海水色正黑,謂之溟海。通作冥。《莊子·逍遙遊》北溟有魚。
又瀴溟,水勢絕遠杳冥之貌。《木華·海賦》經途瀴溟。
又巊溟,山氣暗昧之狀。《左思·吳都賦》巊溟郁ᶒ。
又杳溟,水勢渺深激盪也。《郭璞·江賦》雷注杳溟。
又《廣韻》《正韻》莫迥切《集韻》《韻會》母迥切,$音茗。與瀴同。
又《集韻》莫逖切,音覓。亦小雨也。
常用詞組
溟濛
míngméng
[hazy] 形容煙霧瀰漫,景色模糊
上瞻既隱軫,下睇亦溟濛。--沈約《八詠》
溟溟
míngmíng
(1) [dim]∶形容昏暗
雲霧溟溟
(2) [damp]∶形容潮濕
小徑溟溟
English
溟
míng
[ 溟溟 ] a . the description is damp, the tide is smooth;b . the description is dusk.
Sea.
會昌城外高峰,
顛連直接東溟。---毛澤東
北冥
běi míng
地名,最早出現於莊子的《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冥不同於"溟",冥指大海天池。為何汪洋大水稱之為冥?是因水雖然透明無色,但眾多透明無色的水加到一塊兒,卻成了大阻隔。水深了,就什麼都看不見,光也遮蔽了,成為一片漆黑。因此屬水的北方,一向被認為其色屬黑,其神為玄武,乃龜蛇之象。冥:幽暗的意思。
溟茫
迷茫。 唐 沈佺期《答魑魅代書寄家人》詩:"何堪萬里外,雲海已溟茫。" 明 楊慎《戲效西崑體無題十六韻》:"蕩舟凌浩渺,解佩失溟茫。"
溟濛
【詞語】:溟濛 【注音】:míng mēng/méng/měng 【釋義】:也作"冥濛"。模糊不清的樣子:月色溟濛|曙光溟濛露華滿,輕雲閣日天沉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