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溢出效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溢出效應是一個名詞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名詞解釋

所謂的溢出效應是指事物一個方面的發展帶動了該事物其它方面的發展。例如:

1、溢出效應指由於個別企業的行為而對消費者或其他生產者可能造成的好的或壞的經濟效果。

2、一國總需求與國民收入增加對別國的影響。

3、溢出效應,有技術溢出效應,是跨國公司是世界先進技術的主要發明者,是世界先進技術的主要供應來源,跨國公司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內部化實現其技術轉移。這種技術轉讓行為對東道國會帶來外部經濟,即技術溢出。相關市場中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會體現這類技術,那麼這些產品或服務使用者的利益將是外在的,由於是實現或產生利益的企業與產生技術的企業展開競爭,即技術產生了溢出效應 。

全球經濟中的溢出效應

宏觀經濟分析的着眼點在於森林而非樹木。我們強調聯繫全球經濟世界金融市場的經濟鏈環和溢出效應,力圖以此來說明部門和國家間相互影響的意義。目前左右全球經濟的是一個強大的推動力,全球經濟的下滑的速度之快、蔓延之廣在很長時間以來都是最嚴重的一次。現在,關鍵是要判斷出,再膨脹政策是否能夠阻止這一連串事件的發生,從而使世界經濟避免陷入全面衰退。

目前全球經濟中有四個這樣的溢出效應在起作用,前兩個是由西方七國製造業部門的衰退引起的。當然,這是任何國家的經濟中最古老的宏觀經濟推動力之一。過去,製造業推動着宏觀經濟的波動,因此這個關鍵的周期性部門的收縮是經濟衰退的核心。這次的情況不同。世界的經濟發達國家中,服務業在就業和產出中的比重在60-70%之間。但是製造業周期對於塑造國內總需求的形狀仍然是重要的。在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高工資的工廠工人作為消費者擁有很高的支出能力。而且,由於全球供給鏈的作用,製造業衰退的影響會迅速在國家傳播。

毫無疑問,工業世界的主要地區已經出現了製造業衰退。就美國而言尤其如此。5月份就業人數剛剛大幅度減少了124000人,本月製造業的就業人數又比 2000年7月的峰值下降了3.6%,675000人。而且,上月的《勞動力市場報告》表明5月的工業生產大幅度下降了,這是本輪衰退中連續第八個月下降。但是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僅僅是開始。畢竟,在過去的六次衰退中,美國製造業的就業平均下降了9%。與此同時,歐洲製造業的衰退也正在加深。5月份,歐元區和英國的採購經濟指數都進一步跌破了50這一關鍵的門檻值。4月份,日本的工業生產比上月下跌了1.7%,比2000年8月的峰值低了 7.7%。這是最近四個月中第三個月出現急劇下降,而且本月的降幅是政府的0.7%的預計值的兩倍。

製造業衰退的兩個溢出效應已經很明顯,第一個是工業化世界的消費需求向下調整。在到2001年第1季度為止的三個季度中,美國實際消費支出的年度增長率已經放慢到了3%左右,這遠遠低於到2000年第2季度為止的五年中4.5%的年均增長速度。而且根據即將發布的月度數據估算,看來在2001年第2季度消費增長率將進一步放慢到1.5%-2%的區間中。但是現在真正令人震驚的消息是歐洲的消費者正在減縮開支,打頭陣的是到目前為止一直旺盛的法國消費。 5月中,法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下跌了6個百分點,這是八年來最大的月度下降。根據我們的估算,2001年第1季度歐元區私人支出的增長有近三分之二來自法國,法國的消費突然下跌尤其令人擔憂。日本的消費也明顯的轉向了惡化,4月份實際居民支出下跌了4.4%,這是四個月以來首次出現低於上年同期水平的情況。而且,目前工資下調的幅度超過了1997-98年衰退時的幅度,因此不能指望日本的消費支出會迅速回升。

第二個溢出效應正通過新形成的全球化供給鏈傳播。受到打擊的主要是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台灣、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這些國家曾經藉助 IT周期的擴張階段實現了快速增長,現在由於同樣的IT周期的收縮階段的打擊而出現了經濟減速。而且Andy Xie報告說,現在還看不到IT引導的亞洲經濟下滑出現觸底的跡象。由於自身缺乏國內需求的支持,因此亞洲出口需求的損失尤其令人擔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美國的夥伴也感受到了製造業溢出效應的打擊,對於美國的產品組裝企業來說,它們是日益重要的外部採購的來源。2001年4、5月間,加拿大GDP基本上停滯不動,這表明2001年第2季度的GDP幾乎沒有增長。同時,2000年年末開始,墨西哥製造業的就業人數一直在急劇下降,因此我們最近把對墨西哥 2001年GDP增長率的預測值從3.3%下調為3.0%。

第三個溢出效應來自全球貿易的擴展。2000年世界經濟增長迅速,世界貿易隨之實現了創紀錄的增長,速度接近13%。隨着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急轉直下,陷於停滯,世界貿易周期也從高漲走入低迷。我們最新的估算結果是,2001年世界貿易增長5.5%,兩年之間出現如此急劇的減速,這是從未有過的。而且,由於2001年第一季度中許多貿易大國的貿易額突然下降,加上未來幾個月中亞洲貿易疲軟的風險增大了,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2001年世界貿易增長率將跌破5%的門檻值。過去,只有在世界經濟徹底陷入衰退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種結果。我認為這是一個很現實的風險。全球貿易令人吃驚的急劇減速對歐洲的損害尤其嚴重,出口構成了該地區GDP的15%以上。日本也受到了全球貿易迅速下滑的影響,第四季度的出口比上月下跌了8.2%,這使得增長率按照年率計算下降為-9.2%,這是出口連續第四個月出現負增長。

第四個溢出效應是四個之中最致命的,這就是資產市場與實體經濟之間倍受爭議的聯繫。這種溢出效應一般稱為財富效應,它是美國經濟中最令人擔憂的問題。正如股市泡沫曾經擾亂了私人消費支出和企業資本支出,導致這兩部分需求增長過快;我擔心泡沫破裂以後,美國經濟的恰恰要清除掉這些過度的支出。美國人的儲蓄不足,他們將需要開始進行痛苦的調整以恢復原有的支出習慣,這將迫使他們重新掌握從薪金而不是共同基金中儲蓄的藝術。類似的,過度的IT生產能力正處在清理的過程中。我認為,泡沫破裂以後,對於已經重塑了整個世界的宏觀經濟形勢的一連串事件來說,美國經濟的實體部門中的這些調整時非常關鍵的。

再膨脹政策有可能抑制這些溢出效應嗎?過去確實如此,1999-2000年各國政府出手挽救經濟時的的全球經濟復甦恰恰是一長串例子中最新的一個。但我認為還存在着風險,這一次大概不會這麼簡單。決策者們在運用反周期政策對付周期性蕭條的問題時已經做到了最好。對付結構問題時他們表現則要差得多。我認為,很大的風險在於當局運用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這兩種傳統的反周期手段去解決結構問題。藥不對症恐怕無助於防止全球經濟走向負增長。我認為全球經濟存在很大的衰退風險,而且這一風險正在增大。溢出效應有着積極的一方面-知名獵頭烽火獵頭資深顧問評價。

福利的溢出效應

偉大公司的成就絕不只是創造了長期經濟回報,而是在社會結構中扮演中堅角色。應該警惕這樣的傾向:企業過度追求利潤最大化,而越來越成為孤獨的經濟動物。正如柳傳志所言,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行動會對社會空氣起到濕潤的作用,有助於減少社會的不和諧因素。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慈善、公益的行為被一些企業更多當成了裝飾自己的羽毛。事實上,「社會責任行動」是偉大公司在利潤之上的追求,是完善「公司人格」的重要一步。

這不是一項道德標榜。《環球企業家》聯合中央電視台和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從2006年7月開始對中國境內所有合法註冊並經營三年以上、經營良好的 980家獨立法人企業或企業集團開展了「2006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調查歷時5個月,最終,有20家企業被公眾和專家們評價為最具社會責任企業。

請不要把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捐贈層面上,事實上,這些企業的最佳實踐揭示了,「社會責任行動」同樣是一項有效的管理工具:松下,從改善員工關係出發,提高了企業經營效率;微軟,以嚴格的項目管理方式,讓公益行為成為可評價和可考察的對象;海爾,將綠色生產的管理思想滲透到從研發、製造、採購到回收利用的整個過程,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更環保、更節能、更高質量的產品。

正如彼得·德魯克所說:「企業要融入社區,企業是生活而不是維持生計的手段,企業是好鄰居,企業是力量的中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