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滇南礦廠圖略

滇南礦廠圖略
滇南礦廠圖略原圖鏈接

中文名:滇南礦廠圖略

著 者:吳其濬

著者生日:1789

逝世日期:1847


滇南礦廠圖略清雲南巡撫吳其濬撰,插圖為雲南東川知府徐金生繪輯。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本書分上下兩卷。上卷題《雲南礦廠工器圖略》,分為:引,硐,硐之器,礦,爐,爐之器,罩,用,丁,役,規,禁,患,語忌,物異,祭等16篇。卷首載工器圖20面。卷末附宋應星《天工開物》(節錄《五金》部分)、王崧《礦廠采煉篇》、倪慎樞《采銅煉銅記》、王昶《銅政全書·諮詢各廠對》。上卷記述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朝雲南南部開採的銅、錫、金、銀、鐵、鉛金屬礦產分布,礦冶技術,管理制度等。下卷題《滇南礦廠輿程圖略》,分為:銅廠,銀廠,金、錫、鉛、鐵廠(附白銅),帑,惠(附戶部則例),考,運,程(附王昶《銅政全書·籌改尋甸運道移於剝隘議》),舟,耗,節,鑄,采(附王大岳《論銅政利病狀》)等13篇。卷首載全省圖1幅,府、州、廳圖20幅。 [1]

目錄

正文內容

本書記述滇南銅礦33處、錫廠1處、金廠4處、銀廠25處、鉛廠4處、鐵廠14處,對它們的生產情況介紹甚為詳盡。其中有一些礦,如湯丹銅 礦、個舊錫礦,是至今仍在繼續開採的大礦。本書所附《采銅煉銅記》一文,對「東川式」銅礦的礦石品位、找礦方法、礦體產狀和開採 技術等均有精闢的論述;總結了前人的經驗,今天仍有參考價值;有些礦石和礦體產狀的名稱,至今仍在沿用。所附王昶《銅政全書》,現已失傳,幸賴本書得以部分保存,為研究採礦史留下珍貴史料。

著者(~)字瀹齋,別號雩婁農,河南固始人。嘉慶二十二年(1817)進土,還著有《植物名實圖考》、《植物名實圖考長編》、《滇行紀程集》等書。

參考書目

嚴中平:《清代雲南銅政考》,中華書局,上海,1948。


參考來源